安春香
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一般都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即通過培養(yǎng)優(yōu)秀生和轉化后進生來促進中等生,以帶動整個班級的發(fā)展。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兩頭”抓好了,“中間”卻被忽視了。這樣,對中等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對創(chuàng)建健康、和諧的班集體也是不利的。本人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從以下四個方面粗淺地談談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中等生;關愛;健康成長
許多班主任受“抓兩頭帶中間”教育觀念的影響,往往把比較多的精力放在對優(yōu)秀生的培養(yǎng)和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上,而對大多數“中等生”的關注卻遠遠不夠。其實這是對“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認識上的偏差。“帶”并不意味著“被動跟隨”。“中間型”的學生并不都能通過“帶”就自己上進,他們的成長也需要老師的辛勤扶植。
研究表明,中等生中的多數人都存在著強烈的自卑心理和抑郁心理。這是由于他們長期處于“中等地位”,最容易被老師忽視,缺乏老師應有的關心、愛護、教育和培養(yǎng)。這使他們感受到了老師的冷落,從而產生了自我否定意識和自輕自賤的抑郁情緒,對班級事務漠不關心,只喜歡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默默地生活和學習;他們性格上比較內向、孤僻,很容易形成自卑、抑郁、閉鎖、焦慮等異常心理。所以中等生比優(yōu)秀生和差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其實他們身上潛藏著許多積極因素,只要眾多“中等生”的積極因素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樹起信心,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也將成為班集體的一支積極力量,推動班集體的發(fā)展。那么如何關愛中等生,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呢?結合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從以下四個方面粗淺地談談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一、小處著手,溫暖心靈
擁有和享受班主任老師的愛,這是每一位學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作為班主任要有意識地關注每一個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那些默默無聞,容易被忽視的中等生。我曾看到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很孤獨,很無助。因為我成績平平,膽子又小,同學們都不理我。老師也不關心我,上課從來沒有提問過我。有一個老師教了我一年,還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多么希望老師也能提問我一次,也能找我談一次心?!?/p>
我在震驚之余陷入了沉思,在一個班級中,中等生要占大部分,他們成績一般,學習認真努力,行為習慣也較好,循規(guī)蹈矩。因此,班主任對他們也比較放心,而用在他們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起優(yōu)生和后進生要少的多。然而這樣做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等生也是一些渴望被老師關心的孩子,他們努力學習,希望提高成績獲得尊重,他們遵守紀律,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墒前嘀魅螀s偏偏對他們視若無睹,班主任的信任在他們看來是對他們的冷漠。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后,馬上調整了工作重心,后半期,我把工作重點放在中等生上,所以在上課前,我會摸摸膽小、不善發(fā)言的同學的頭或拍拍他們的肩,上課時他們果然更認真聽講了;提問時,投給他們期待、鼓勵的眼神,他們變得積極思考了,甚至有幾個從不舉手的同學也能舉手發(fā)言了;當他們回答時,我會微笑著用目光和他們交流,給予真誠的鼓勵,他們的聲音大了,更有自信了……點點滴滴發(fā)自內心的自然而然的關愛,就像甘霖一樣灑向學生的心田,讓他們如沐春風,雄心勃發(fā),形成一種持久上進的動力。
二、創(chuàng)造契機,發(fā)掘潛能
中等生大多性格沉穩(wěn),表現(xiàn)一般,不為別人注意,但他們身上隱藏著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謬·詹姆斯說:“每個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個人天生都具有視、聽、觸以及思維的方式。每個人都能成為富于思想與創(chuàng)造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個成功者?!边@就是說,每個學生都可能具有一技之長。中等生也不例外,他們也有表現(xiàn)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因此,我根據中等生普遍存在著的要求進步的心理特點,用心創(chuàng)造良好的契機,讓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才智。如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多給中等生解答的機會,多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大膽發(fā)言。我還設立“一周班長”,“板報編輯”,“圖書角管理員”等,讓中等生在活動中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班主任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并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中等生的積極性和特長,要盡量使中等生在活動中有崗位、有職責,讓中等生都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從中鍛煉才能。
三、激發(fā)斗志,促其進步
當中等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被調動起來,樹立自信后,我們千萬不能松懈,而要抓住時機,積極引導,促使他們向先進轉化。首先,我設法在學習上幫助其提高。對那些偏科現(xiàn)象嚴重的學生,我會指導他們合理分配時間,逐漸把弱科補上;對學習方法欠靈活的則加強學法指導;對意志薄弱、成績波動大的同學我會嚴格要求,督促他們學會自我約束。此外,我在班內開展了互助小組活動,讓一般學生在優(yōu)秀生的帶動下,在與后進生的比較中獲得進步的推動力量。其次,繼續(xù)安排他們做些適宜的班級工作,如宣傳委員、紀律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等,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熱情。例如,我班的小燕同學,各科的成績大部分處在五十多分到六十多分之間,不好不壞,她本人十分想學好,但又不知所措。針對她這種情況,我?guī)退治隽嗽颍旱谝弧W習態(tài)度上得過且過,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第二、打亂戰(zhàn),沒有科學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第三、意志力不強,缺乏學習恒心。分析完原因后,我首先找她談心、交流看法,讓她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再幫她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把五十多分的提高到六十多分,再把六十多分提高到七十分,逐漸提高成績;然后再幫她確立科學的學習計劃,多給她一些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多找一些難度適中的題來訓練她,讓她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此,小靈同學變得愛學習、會學習了,成績提高特別快。實踐證明,如果老師對學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學生,必然會產生喜悅、樂觀、奮發(fā)圖強、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促使他們努力奮斗,取得良好的“期待效應”。
四、協(xié)調各方,共同關愛
班主任作為班級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指揮者,對中等生的教育工作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就要充分協(xié)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齊心協(xié)力,共同關愛。我的做法是:首先,爭取科任老師的配合。我經常向科任老師了解班內中等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并把自己發(fā)現(xiàn)到的問題向科任老師反映,和他們共同探討在對中等生教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具體落實幫教措施,使幫教工作能協(xié)調有序地進行。其次,爭取家長的支持。我通過家訪、電訪、發(fā)短信等方式常與家長聯(lián)系,向家長反映其子女在校的表現(xiàn),并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提醒家長對子女要多加鼓勵,不要施加過大壓力。
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這是教師的責任。我們每位班主任在精心“培優(yōu)輔差”的同時,也要關愛中等生,用心去理解、貼近他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多去關愛他們,多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正確認識自我,重拾前進的信心,多給他們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空間,他們是會努力做得更好的。心中有著全體學生,才能讓每一朵花兒都展開美麗的花瓣,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
參考文獻
[1]蔣思良.尊重差異張揚個性[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上旬),2010,(01):25—26.
[2]靳建枝.班主任管理的藝術[J].中國校園導刊:教育版,2011,(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