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
[摘? ? ? ?要]聲樂,是指人通過演唱的形式進行的音樂活動,需要把人的聲帶作為主要發(fā)音部位,使氣息從人的口腔和鼻腔中流出,配合不同的舌位,發(fā)出一種具有節(jié)奏感、連續(xù)悅耳的聲音。從中可以看出,氣息對于一個人的聲樂訓練來說至關(guān)重要,說一個人的氣息決定著一個人在聲樂方面的成就高低也不為過。所以音樂教師一般都會采用多種有效的方法與策略來訓練學生的氣息。在此對聲樂訓練中氣息的訓練方法進行簡要探究。
[關(guān)? 鍵? 詞]初中生;聲樂訓練;氣息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7-0030-01
隨著新課程理念在廣大教師思想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重,素質(zhì)教育也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廣泛追求的目標,教師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過分關(guān)注學生學習成績的老觀念中脫離出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更加重視了,所以原本不被教師關(guān)注的學科,例如音樂,就因其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情操而備受教師的關(guān)注了。聲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管是高音、中音、低音,還是美聲、民族、流行唱法,無一不需要氣息,因此訓練學生良好的呼吸習慣,強化學生的氣息,可以讓學生的聲樂學習如魚得水,實現(xiàn)學生聲樂學習效果的更大提高。那么,在聲樂訓練中,我們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氣息呢?
一、訓練學生呼吸方法
說起呼吸,學生說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如果沒有了呼吸,一個人也就失去了生命。但是教師需要給學生講清我們平時的呼吸與聲樂訓練中呼吸的不同之處。我們?nèi)粘I钪械暮粑话愣际切厥胶粑?,氣息只能到達胸腔部位,氣息較淺,沒有深度,因此發(fā)出的聲音也會生硬、不穩(wěn)定。而我們在聲樂訓練中的呼吸,是指胸腹式呼吸,是一種非??茖W的呼吸方法,使用胸腔、橫膈膜組織、腹部的肌肉組織來共同控制氣息,可以充分調(diào)動胸部、腹部的整體力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來共同完成對于氣息的控制任務。同時,因為胸腹式呼吸能夠使肋骨和下降橫膈膜同時擴張,這樣所能容納的氣息更加充沛,因此發(fā)出的聲音才能更加渾厚、綿長,音色也才能更加優(yōu)美,演唱也才能更加動聽。此外,教師還應當訓練學生達到自然呼吸的程度,并不是讓學生用自然的呼吸方式演唱,而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使用胸腹式呼吸的習慣,讓學生習慣成自然,這樣對于學生氣息的訓練將會有更大的效果,也能保證聲樂訓練中氣息的訓練更加有實效。
二、訓練學生氣息的方法
有了科學的呼吸方法,學生的氣息來源有了足夠的保障,就可以傳授學生相應的氣息訓練方法了。首先,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發(fā)聲訓練,讓學生發(fā)出“si”的聲音,力爭呼吸一次發(fā)聲20到30秒不間斷,訓練5次到7次為一組,每一次可以訓練3組到5組。為了讓學生感覺更有興趣,避免單調(diào)的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用“si”的音代替歌詞來進行演唱,要求演唱過程中的發(fā)聲要輕,要細,要連綿不斷。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du”的發(fā)聲訓練,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生放松嘴唇,深吸一口氣之后發(fā)出“du”的聲音,最好要使嘴唇顫動,這樣一次進行20秒到30秒,5口氣到7口氣為一組,每次訓練3組到5組為宜。為了增強學生的氣息,每次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深呼吸,吸得要慢,呼得要清,時間保持一致,找準氣息的節(jié)奏感,然后開始逐漸加快吸氣的速度,吸氣時間越短越好,但是呼出的時間要保持在5秒以上。這樣多次進行訓練,學生的氣息就一定會慢慢增強。
三、訓練學生發(fā)聲中的氣息
畢竟,聲樂是需要學生進行演唱的,僅靠單項的呼吸訓練與氣息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保證學生在真正的演唱中能夠正確運用自己的氣息,所以教師應當訓練學生發(fā)聲時的氣息,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運用軟口蓋的方法進行練習,就是模仿自己不張嘴打呵欠的動作,這樣強迫自己通過鼻腔來進行呼吸。再如,在運動中的氣息,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一邊進行慢跑,一邊背誦一些句子比較短小的古詩詞,兩人并肩慢跑、互相配合,盡量控制自己的氣息,不要出現(xiàn)喘息的聲音,當不能堅持的時候可以快走,慢慢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呼吸,之后再繼續(xù)進行。而當學生回到家,可以平躺在床上,在腹部用幾本比較厚重的書壓上,深吸一口氣之后從一開始數(shù)數(shù),這樣可以有效增強腹部肌肉對氣息的控制力度,讓自己的控氣能力大大增加,保證學生在日后的聲樂訓練中可以有更加厚重的氣息作為支撐,保證學生的聲樂學習效果不斷提升。
總之,氣息是聲樂的基礎(chǔ),沒有了氣息,聲帶的震動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動力,當然也就沒有辦法發(fā)出聲音了。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需要依據(jù)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氣息方式,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和聲樂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楊長嶺.聲樂教學中氣息的運用及訓練方法[J]. 通俗歌曲,2014(3):1-2.
[2]李華.聲樂教學中氣息運用的基本要求與訓練方法[J].甘肅教育,2013(1):81.
[3]高劍霞.論聲樂訓練中氣息的控制[J].通俗歌曲,2013(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