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萍
【摘要】現(xiàn)行的初中語文教材缺乏專門的寫作知識與技能的訓練體系。對于低年級學生,專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墩Z文新課標》提倡讓學生敞開心扉,自由寫作,自由表達。本課時筆者選擇學生在寫作中不被重視的“心理描寫”進行訓練,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橫向比較,通過對心理描寫知識的感悟借鑒及創(chuàng)造拓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下水文;課文范例;引導點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情境創(chuàng)設
由雨果名言引入課題。老師: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這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關注人的心靈,刻畫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是很多名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法寶。它能夠展現(xiàn)人物情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變得鮮活起來,進而起到推動情節(jié)、深化主題的作用。同學們能用一兩句話來形容你們此刻的心情嗎?
設計思路:提取現(xiàn)實生活素材,貼近學生生活,以問設疑,由疑生趣。
二、下水作文當引路
通過運用下水文給學生示范,讓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感覺作文并不難,明白作文是用筆說話。只要把自己獨特的見聞與親身感受,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這就是作文,同時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情感。師生共同面對作文課時內心一樣的“翻江倒海”。下水片段主要是表達老師在一次給學生上作文公開課前的復雜心情:
窗外的梅雨還在滴滴答答地下著,陽臺上桂花翠綠的葉子在雨珠的沖刷下輕輕地搖擺起來,在黑夜的清冷中透著幾分迷茫。
一絲倦意慢慢地爬上眉頭,我關上電腦,打開教學日志,看著桌前那一疊厚重的學生習作本,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眼前忽然模糊起來,自己似乎站在了熟悉的講臺上,映入眼簾的是孩子們一雙雙清澈透亮的眼眸,如晴夜里鑲嵌在天空藍布上的碎金。
“可為什么一提到作文……他們的眼神就頓時變得黯然失色起來,明天的公開課我能上好嗎?孩子們會怯場嗎?這堂課該不會變成我的‘獨角戲吧?”我的思緒就這樣在游走……
忽然耳邊傳來的幾聲清脆的蟲鳴一下子吹散了我心頭上的陰云,我深呼吸一口氣,心漸漸淡定起來。要相信孩子們,他們一定會和我一起努力。是的,一定會的!
設計思路:精心撰寫下水作文,搭建了心靈的橋梁,初步感知描寫技法。
三、課文范例來舉證
中學語文課本選編的課文既是名作,更是指導學生作文的范例。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比纭敖杈笆闱椤边@一技法,在本冊課文里面的例子比比皆是。筆者最后決定主要以學生之前學過的《天凈沙·秋思》為范例,進行改編對比,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嘗試改為“青藤綠樹紅花”,以此成為“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最佳范例??傊诮虒W過程中,有意識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的例子。而內心獨白是比較直接明了,學生應該比較容易感知與把握,可以簡略用學過的《皇帝的新裝》里大篇幅的鮮明的內心獨白進行指導點撥?!跋胂笳凵洹睆恼n文《賣火柴的小姑娘》《社戲》等部分片段都能找到原型。課文范例舉證的方法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寫作技法就是來自于課本,深刻認識到課文就是范文。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溫故而知新的能力。
四、生活素材激靈感
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是寫作素材取之不盡的源泉。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的生活情景片斷都是學生共同關注、熟悉的生活情景片斷,這樣更好地引起學生共鳴,寫起來就不再是“無米之炊”了。
比如練筆訓練一:
“想象折射”表達心理的技法用學生平日習作舉證:“我仿佛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織一個大網(wǎng)向我撲過來,似乎看到老師滿臉怒容,似乎聽到家長悲傷的嘆息?!?/p>
又如練筆訓練二:
用學校身邊剛發(fā)生不久的運動會,學生大都還歷歷在目,想必是文思泉涌。
佳作展示:“我們贏了”,賽場上頓時成了我們班的天下!同學們有的滿場奔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用力揮舞著球衣,臉上滿是粲然的笑意,還有的緊緊擁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感情的潮水在奔流,歡樂的海洋在澎湃……
“授魚不如授漁”,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里安排的小組合作探究,意在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之間的合作精神,在探究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和諧及人格平等,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學習上,加強了對學生的寫作方法指導,并讓學生運用新授的作文技法在熟悉的生活片斷中運用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亞聲.教師該如何寫“下水文”——對一個作文講評案例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9(8).
[2]胡贊云. “下水文”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3(10).
[3]谷代彬.教師下水作文淺探[J].文學教育(上),2008(1).
[4]王孔文.淺談心理描寫的方法[J].寫作,2012(12).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