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母語教育課程,它是人們思維和交際的工具。從構建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在語文課堂實施有效性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同時在細節(jié)上做了事例性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高效率,用最少時間取得最好效果;高效益,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最大效益;高效應,通過教學師生在心理、人格、思維、情感、價值等方面產生最大效應。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就多年來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實踐總結與同行們進行交流。
一、構建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語文教學不僅是認知活動,還是情感活動。其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傳授知識,還是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師生情感交流。人是情感動物,如果教師能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今的語文課堂教學關注學情,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比如,一篇課文的學習,既要研究學生,又要研究教材,關注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學生的學習情感,正確引導學生學習,鼓勵他們探討研究,教會學生質疑,引導他們解疑,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盡量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師與作者之間、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融于一體,那么課堂教學自然達到一種新的境界,師生之間彼此心靈相通,并達到情感共鳴,一起用心靈去體會和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只有在這樣一種和諧教學情境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場所。本來語文課堂教學就是一種美的情感的流動,是追求更美的心靈境界。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讀、疑、議、評、練”上做文章。
1.正確指導學生去“讀”
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注重讀得輕重緩急和帶著感情去讀。
2.教會學生有“疑”
在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只是被動地解答,沒有打開思維之門。因此,教師要多多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答疑,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積極組織學生多“議”
議就是議論、討論。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深入討論,協(xié)調好每一組學生,要求個個參與,人人討論。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找到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充滿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
4.激勵學生好“評”
評,一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評論,二是教師對回答進行分析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文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學習過程。只要學生能在學習評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就能對課文的認識更進一步。
5.鼓勵學生多“練”
練,即練習、訓練。多練才能真正掌握和鞏固知識,提高運用語文的實際能力。筆者的做法是首先布置學生學習文章后寫讀后感等;其次布置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多背誦,積累一些優(yōu)美的文段、名言和警句。
二、優(yōu)化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強化語文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1.創(chuàng)設情境法
通過真實的事例,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能激起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跳出課文的同時也是在理解課文。如教學《三峽》這一課時,筆者用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引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弊寣W生輕聲背誦,觀賞三峽視頻畫面,感受三峽無限美好的風光,對三峽產生強烈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達到學習目的。
2.故事引入法
愛聽故事,好奇心強,是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把學生的好奇心變?yōu)闈夂竦膶W習積極性,得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在學習標點符號的運用時,筆者給學生講了這樣的一則故事:古時候,有一個財主,他年輕時結婚后生了個女兒,到了六十歲才生了個小兒子,有人就傳言說這個孩子不是他的親生兒子,老財主信以為真。到臨終時他就寫了這樣的一份遺囑給他的女兒:六十公公得一子人言不是吾子也田地錢財房產不得予女兒女婿也。這個財主死后不久,他的女兒女婿就回來叫小弟弟搬走,他們要回來住。弟弟就叫姐姐拿遺囑來給他看。這個小弟雖然不能進學校讀書,但小時候去放牛時,就經常到私塾偷聽老師上課,識一些文字,他就把這份遺囑的“不”字改為“還”字,然后加上標點符號。他修改的遺囑就變?yōu)椋毫靡蛔樱搜赃€是吾子也。田地、錢財、房產不得予女兒女婿也。后來,他的姐姐、姐夫看了遺囑,不敢叫小弟搬走了。以此引入標點符號的學習,就能讓學生認識到標點符號的重要性,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對標點符號的運用認識更深刻,興趣更加濃厚了。
3.運用多媒體
現(xiàn)在課堂教學所采用的現(xiàn)代技術越來越先進了,有視頻的、有幻燈的、有投影的、有錄音錄像等電教用具,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欣賞音樂,觀看電視、錄像、電影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因此,講授新課文時,筆者常常運用多媒體進行導入。如教學《在聲音的世界里》時,先給學生欣賞一兩段《命運交響曲》和《二泉映月》,讓他們分別感受一下不同的音樂魅力;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先放一段人民解放軍千帆競發(fā),橫渡長江的電影片斷,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戰(zhàn)火紛飛的解放戰(zhàn)爭年代,然后才學習新課文。這樣藝術的導入,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運用現(xiàn)代教學藝術,優(yōu)化課堂
現(xiàn)代教育媒體信息量大、內容充實、形象豐富,能夠從不同角度提供有趣的、新穎的、藝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知識。這些不僅是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還能充分展示語文教材的人文素養(yǎng),突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人文內涵。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來設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為學生自我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促進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如果教師能巧用現(xiàn)代技術,就可以優(yōu)化課堂。
例如,學習《中國石拱橋》時,筆者首先從網上尋找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圖片和資料,然后再將課文內容與相應圖片資料相結合,并且制作成網頁。學生通過網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就能感受到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笆皹虻臉蚨闯苫⌒?,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遍喿x課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就能感受到石拱橋結構堅固?!摆w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xiàn)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和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然后,筆者讓學生結合圖片,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內容學習。
高效課堂是對理想教學境界的一種追求,讓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高效課堂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快速、高效、扎實地掌握課堂知識,具備新課標要求的基本教學技能,從而提高教學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不再消極、被動的接受,成為程序化的機器,轉變?yōu)橹鲃印⒎e極的知識探索者,課堂的主人。在新課標理念下,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時間、空間、學習過程都還給學生,課堂教學不能再“濤聲依舊”,教師應是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評價一堂課是否高效,關鍵是能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2]劉麗娟.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語文學習與研究.2011年12期
作者簡介:
朱亞娟(1983--)女,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