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煒民
摘 要: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直接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青少年成長與其人生發(fā)展的過程中,體育教育都發(fā)揮了重要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國在體育教育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就從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了我國體育教育功能性缺失的表現(xiàn),從思想、制度等角度找到了功能性缺失的根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對策,以期實現(xiàn)我國體育教育在功能性上的高效發(fā)揮。
關鍵詞:體育教育 功能性 缺失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c)-0198-02
體育教育是一種具有獨特功能性的科目,這是因為這項教育活動直接關系到人類的身體運動,對于人類健康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強調德智體美育全面發(fā)展的今天,對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不能只從智育的角度入手,必須應該充分提高對體育發(fā)展與教育功能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但是目前體育教育在功能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缺失現(xiàn)象,這對于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本文在研究中就對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性缺失進行了問題與根源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對策。
1 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性缺失現(xiàn)狀與表現(xiàn)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對于生活水平與質量的要求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得這一教育體系呈現(xiàn)出了完善與成熟的總體趨勢。而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開始受到了“健康第一”這一理念的影響,體育教育由于其強大而獨特的功能性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從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開展現(xiàn)狀來看,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事業(yè))都受到了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育工作者、家長都將智育放在首位,但從某種程度上卻忽視了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這項教育工作出現(xiàn)了功能性缺失的情況,其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育目標的缺失
自體育教育這項活動傳入到我國,其就被賦予了強身健體的重要功能,而教育更是升華了運動的地位,使這項活動在我國居民日?;顒又懈映R?guī)化、規(guī)范化。但是結合實際教育情況來看,目前強身健體這一功能目標在體育教育中存在著缺失的情況,很多學校、教師在具體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僅將體育教育作為運動技術的教學途徑,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成為了知識、技能的被動接收者。另外,很多體育課的教材在編寫上也較為側重于技術上的指導,造成了強身健體這一功能的弱化與體育教育本質的缺失。在教育目標缺失的影響下,不僅學生產生了一種厭學倦怠的情緒,同時也不能達到體育教育所要求的強身健體這一結果,對于課程的規(guī)劃設計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2 教學內容的缺失
目前體育這項教育科目在我國已經歷經了50多年的發(fā)展,其體系實現(xiàn)了完善化、豐富化,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體育教育的具體內容仍然存在著缺失的情況。結合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來看,雖然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標、豐富教學內容,中小學已經對體育教學的大綱進行了多次修改與完善,將終身教育理念融入到了教學內容設計的過程中,但是其改革力度依然有待提高。這是因為目前中小學在體育教學上的內容安排依然是以競技運動教學的內容為主,并沒有從根本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改變,影響了體育教育的整體效果。
1.3 鍛煉時間的缺失
體育教育是一種需要經常開展的活動,因此每天都需要有一定的鍛煉時間,我國在此方面也做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在肯定體育教育功能性的基礎上,明確學校必須要保證青少年學生每天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并且?guī)椭鷮W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外,在我國相關體育教育工作條例中也就學校每周的體育活動安排進行了相關規(guī)定。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時間編排其實并不樂觀,體育課想停就停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
1.4 組織形式的缺失
對體育教育的科學組織有利于進一步實現(xiàn)體育課的教育目標,促進教育活動更能針對教學的具體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其能動作用與主導作用,為體育教育活動在效果上的提高與功能性的發(fā)揮提供組織保障。但是結合我國體育教育的現(xiàn)有組織情況來看,目前很多中小學教師在組織的過程中依然保持著始終如一、一成不變的形態(tài),在教學流程、組織形式上都較為僵化,有的甚至放手不管,只是將體育器材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開展體育活動,這種缺失也影響了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發(fā)揮。
2 我國體育教育功能性缺失的根源
我國體育教育在功能性上的缺失受到認知、制度與應試教育思想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可以將這些因素作為缺失產生的根源。
2.1 對教育本質功能認知的缺位
學校教育工作開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則能達到教育、健身以及娛樂這三個方面的功能。但是在實際執(zhí)教的過程中,很多學校仍然缺乏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忽視了科學鍛煉對于青少年身心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功能。
2.2 嚴重缺乏教育制度的有力保障
綜合我國教育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來看,各項教育制度都是被動的產出,且并沒有立足于我國教育活動開展的時代需求、實踐需求。以體育教育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例,雖然我國自1952年就頒布了暫行規(guī)定,并在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并沒有就體育教育功能如何發(fā)揮進行細節(jié)上的強化,造成教育功能性的缺失越來越嚴重。
2.3 應試教育內容的缺位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是我國人才選拔與培養(yǎng)的決定途徑。但是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缺少了對體育這門課程的考核,因此也造成了從學生到教師、家長的忽視。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中小學生應有的娛樂休閑和體育鍛煉時間都被一些語數外課程擠占,造成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每況愈下。雖然我國現(xiàn)已推行面向初中生畢業(yè)升學的體育考試,并強調應該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考成績中的分量,但是高考的指揮棒依然占據著主導作用,且并沒有真正從學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入手開展體育考試活動。
3 我國體育教育功能性發(fā)揮的對策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性缺失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要想改變現(xiàn)狀,必須要從思想上、制度上等多個角度入手,通過積極的改善提高我國體育教育在功能性上的正常發(fā)揮。
3.1 思想保障,提高對體育教育功能性的正確認識
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早在古代中西方就有著強調,例如柏拉圖就曾經將健康與體格的強壯作為幸福的重要構成,中國古代也將體育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并且認為這種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得學習者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人才。但是在我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社會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但是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并沒有消失,反而在中國日益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日益重要。
因此,要想保障體育教育在功能性上的發(fā)揮,必須要突出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在此基礎上讓學校教育認識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提高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
3.2 制度強化,保證體育教育活動的高效開展
為了促進體育教育能夠在不同階段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都能得到順利的開展,我國自古就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但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教育的發(fā)展與功能性的發(fā)揮扎根于新的環(huán)境、新的時代,目前制度的不完善也對體育教育的開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在我國體育教育課程指標與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制度進行全面完善,將“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化到學校、家長、學生的思維認知中,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的開展,在教育教學課程時間、教育內容上做出更為廣泛精準的規(guī)定,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不僅如此,各級教育部門還應該強化對學校的整治力度,通過監(jiān)督考察了解學校、教師是否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運行,這樣才能提高體育教育制度貫徹落實的總體水平,發(fā)揮制度上的保障作用。
3.3 環(huán)境優(yōu)化,從社會角度提高體育教育的地位
結合我國體育教育活動開展的實情來看,其之所以受到忽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會總體環(huán)境的影響,家長對于體育存在的偏見,讓體育教育陷入了一種不倫不類的境地。但是家長卻忽視了健康身體的重要性,只有讓孩子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讓學生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集中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因此,為了發(fā)揮體育教育的功能性,必須要從社會角度入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為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構建良好的溫床。
對此,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應該打破社會對于體育教育的偏見,重新樹立這項教育工作的地位,使得人們能夠從更加科學合理的角度去看待體育教育與人類發(fā)展、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為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更加廣袤的生存空間。除此之外,學校、教育部門也應該加強對于體育及其教育功能的宣傳力度,改變長久以來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努力營造出一種學體育、懂體育、愛體育的整體氛圍。
3.4 充實內容,進一步豐富體育教育的功能性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性之所以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之所以不能全面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與教師在教育內容的設計也有著直接性的聯(lián)系。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認識到體育教育不僅發(fā)揮著強身健體的功能,更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精神意志。對此,教師應該對體育教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通過內容的充實來豐富體育教育的功能。
在實際內容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重視競技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應該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多種類型的游戲與比賽活動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榜樣的樹立,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素材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精神的豐富內涵,從而提高體育教育活動開展的整體價值。
4 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體育教育功能性缺失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學生健康體魄、心理的形成,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消極負面的影響。面對體育教育在功能性上的缺失,我國社會、學校、教師等不同群體都應該提高重視程度,通過思想認知的改善、制度規(guī)范的強化等有效措施,積極發(fā)揮體育教育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江文奇.學校體育功能泛化現(xiàn)象審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2):134-136.
[2] 劉德,王華倬.生命安全教育:體育教育的本源回歸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7):112-116,127.
[3] 趙洪波,馬從坤.論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及其理性回歸[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2(6):31-36.
[4] 王明獻,李王杰.略論學校體育的功能回歸[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27(5):631-634.
[5] 丁海榕.中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3(S2):113-114.
[6] 許文鑫,邱小燕.學校體育本質與功能的邏輯學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2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