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凡
摘 要:在高職教育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情感教育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信念,看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及社會性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同樣也應該引入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如此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融師生交流阻隔,啟發(fā)感染學生,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分析了高職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應用策略,希望對高職體育教師有所啟發(fā)和助益。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情感因素 作用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065-02
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針對學生主體的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也由以往的單純的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轉變?yōu)橥瑫r注重學生生理健康和情感體驗的體育素質教育,推崇健康第一,鼓勵應用趣味教學方法和手段,致力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情感的作用不容忽視,其在關系創(chuàng)建、教學提升、學習啟發(fā)等方面的作用尤其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高職體育教師應該注重情感因素積極作用的挖掘,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情感因素,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 高職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1.1 創(chuàng)建良好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想要更好地教授體育知識就要和學生建立溝通聯系的橋梁,即時獲得信息反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信息溝通的保障,而互相尊重是師生關系的良性循環(huán)的基礎。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人格,在教學工程中做到切實關心和愛護學生,用坦誠的態(tài)度處理和學生之間的問題,這樣才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尊重的相互化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老師尊重學生,學生尊敬老師,是教育教學良性循環(huán)的基礎開端,是教學感情因素的雛形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要充分觀察學生的言行,面對不同的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應對措施,統(tǒng)籌觀念指導、多元方法論實施,防止和避免學生和老師產生對立的情緒。對立的情緒來源于由被壓迫感產生對抗,這種對立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利于相關知識的教學傳授。體育教學擁有其特殊性,因此更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循序漸進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
1.2 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情感因素對于教學效果的有顯著的提升效果。主要表現在言語的鼓勵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上。體育教育和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已經逐漸成為了有關部門及家長們關心的重點,學習成績和身體素質齊頭并進是每一個教育體系的從業(yè)人員都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感情因素,促進體育運動中學生的主觀情緒。把困難轉化為嘗試,把壓力轉化為興趣。很多同學抵觸長跑,沒有辦法堅持下來,適度適時的激勵可以讓學生從主觀上克服恐懼,堅持下來。
1.3 啟發(fā)學生學習思考
教學工作要努力提升將客觀轉化為主觀,把理性問題轉化成感性問題的能力。高職的學生依舊處于易被感情左右而沖動的年紀,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誠懇的態(tài)度、真切的關愛可以讓學生在感受到溫暖的同時提升對教師及其教授內容的好感。思考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教學工作安排上要張弛有度,在緊張階段著力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訓練,在松弛階段充分利用感情因素將學生和課堂有機地聯系起來,推動知識的深化引發(fā)學生思考。
2 高職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應用策略
2.1 情感應用的根基——尊重關愛
尊重是保證一切教學計劃順利實施的前提,尊重是互相的,想要贏得學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和關愛學生。結合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發(fā)現,彰顯個性、獨立自主是這個階段學生的主要心理訴求。對于教師來說,我們要充分尊重個體的獨立性,在大的方針下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教育教學方面,課前充分準備,在準備階段就可以考量學生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成功完成教學任務的先行條件,學生參與選擇有利于課程興趣度的提升,但要考慮到學生興趣的差異性,包括經歷差異、性別差異、性格差異等,這些都可能導致課程選擇以偏概全的狀況發(fā)生。因此學生參與,教師決策才能科學地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進行分配布局。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成就感和負擔感在體育活動中總是相伴而生,因此從事體育教育要著重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這是利用感情因素的突破點之一,成就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輕微的負擔感對學生體育活動的成績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懷學生,減輕其心理負擔感,既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有助于優(yōu)化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2.2 情感應用的途徑——情感教學
多樣化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這是現代體育教學的大趨勢和發(fā)展方向。情感教學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維穩(wěn)作用。學生對新模式會有較高的興趣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期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一方面,由傳統(tǒng)模式向創(chuàng)新模式的轉變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經驗有較高的要求,這需要教師擁有較高的統(tǒng)籌組織能力,能夠客觀地分析科學地規(guī)劃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學生的適應能力是主要的局限因素。
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有利于教師及時地從學生中得到信息的反饋,及時對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改進。感情基礎建立和尊重關愛依舊是基礎,創(chuàng)新的教學是未知的旅程,教師的關心和呵護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在不斷的鼓勵和學生成就達成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才可以不斷從傳統(tǒng)向創(chuàng)新推進。情感教學中要注意普適性原理。在課堂中要安排參與度高、起點門檻低的活動讓大家充分參與到活動當中。參與能夠培養(yǎng)興趣,興趣才能帶動學習。
2.3 情感應用的執(zhí)行——情感滿足
情感因素要與高職體育教學充分融合,滿足學生的情感期望。體育教學是高職教學系統(tǒng)的一部分,與其他科目共同構成了高職教育教學整體。因此體育教學不能脫離開其他教學而談,體育教師應當正確認識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對其他基礎學科擁有一定的了解。觀察學生對不同科目的感情變化,從中尋找突破。善于利用學科差異的優(yōu)勢,加強本學科和學生興趣學科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感情變化,捕捉學生的內心訴求。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訴求渴望被滿足的過程,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僅要滿足學生知識和技能提升的訴求,還要滿足學生的感情需求,不斷地刺激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健康地學習成長。知識傳授的目的是滿足學生成長和今后就業(yè)需求的剛性任務,學生心理建設則是對社會效益負責的建設工作。
3 結語
情感因素的作用需要高職院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加強認識,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情感因素,不但可以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啟發(fā)學生學習思考,還能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高職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意義重大。為此,在實際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尊重關愛學生、采取情感教學措施、滿足學生的情感期待與身心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教學對策,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fā)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促進高職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郝秀江.淺談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6):99-100.
[2] 康建榮.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32):82-83.
[3] 謝萍,陳勇.高職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與實施措施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48,47.
[4] 張菁,王立,黃惠.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科技風,2017(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