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艷
[摘 要] 時事評論型材料作文因其貼近現(xiàn)實而成為高考作文命題的新寵。寫好時事評論型材料作文除了從論點、論據(jù)和論證三個要素角度切入講授,不妨從語言要求的角度思考。從語言的概括、嚴密、辯證、形象四個角度,結(jié)合作文實例,剖析審視時事評論型材料作文的寫作要求。
[關(guān) 鍵 詞] 時事評論;材料作文;語言;辯證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2-0120-01
在今天強調(diào)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高考作文的命題重點考查學生思想的廣度和深度。作文內(nèi)容已經(jīng)越來越貼近社會,緊扣時代脈搏,直觀反映或者側(cè)面折射社會熱點。因此,時事評論型材料作文成為命題人青睞的對象。時事評論型作文,是高考作文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如何引導(dǎo)學生寫出有見地、有思想、有內(nèi)涵、有格調(diào)的高分作文,我們不妨從語言角度入手,助力學生掌握這一類型作文的寫作技巧。
一、語言重在概括
時事評論型材料作文以思維見長。文中的觀點應(yīng)該以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展現(xiàn)給讀者,這就要求作者要用概括性的語言表達,用直接說理的方式表達。概括性的語言在說理論證時,往往表現(xiàn)為抽象、理性、富有哲理。包括敘述時事時,也應(yīng)該是概括敘述,力爭語言簡潔明了。
我們在論證過程的敘述也應(yīng)該遵循“語言重在概括”的要求。如,有人說,每一個重大事件的發(fā)生,其實都是社會的一次進化。羅爾賣文救女經(jīng)歷了刷屏熱傳和輿情反轉(zhuǎn),演變成一個公共事件。這篇時事評論中就是概括引述了羅爾事件。
二、語言重在嚴密
所謂嚴密,至少包括正確、準確、嚴謹三層含義。正確指的是作者的觀點立場要正確,傳播正能量,格調(diào)高雅;準確指的是表情達意貼切到位,作者的所思所想與文字表達高度一致;嚴謹指的是恰到好處,沒有漏洞。
比如,粵教版必修4《時評兩篇》中的《車隊與紅燈》一文,通過對人大代表的車隊不再一路綠燈一事敘評,贊揚和呼喚“在交通法規(guī)面前無特權(quán)”的社會新風尚。為闡明觀點的正確性,作者采用了例證法和對比論證。例證體現(xiàn)在:許多代表提出異議,車隊在“兩會”期間不搞特殊化;北京申奧期間,國際奧委會委員提出奧運會不能擾民的觀點;大法官為了維護法律尊嚴對抗國王。對比論證體現(xiàn)在:人代會車隊今昔待遇不同的對比,人代會代表的意見和“兩會”車隊暢通無阻現(xiàn)實情況的對比,對待擾民問題國內(nèi)外處理的對比,在看待法律問題上大法官和國王意見不同的對比。采用例證、對比論證的方法就體現(xiàn)了時評語言的嚴密。
三、語言重在辯證
唯物辯證法認為,對任何事物,在任何時候,都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我們用這一方法進行時評寫作,文章會更無懈可擊。例如,對于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我們不妨如此思考:手機本無罪,利弊在于人。智能手機是高科技產(chǎn)品,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既有利也有弊,但總體而言,是利大于弊,因為對中學生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正確地使用智能手機,就能迅速獲得各種有用的信息,促進學習,同時與人交流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好處多多。
又如,《莫讓深情成羈絆》一文:誠然,校友們的不舍,我完全能夠理解,畢竟他們在這里度過了人生中最珍貴的青春歲月,老樓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他們點滴的青春記憶,拆掉老樓無異于拆掉了他們的精神家園,反對拆樓,恰恰體現(xiàn)了他們對母校那份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然而,過于迷戀往昔會阻擋我們前行的腳步。
該文中,作者采用讓步說理,先肯定老校友們的想法,承認對方的優(yōu)勢;“誠然”一詞與下文的“然而”形成讓步關(guān)系,引出作者的觀點。如此,文章更顯得完美。
四、語言重在形象
時事評論重在“評”,就事論事,就事論理。倘若僅僅是平淡地說理,很難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要在議論時既給讀者深刻印象,又把理說清說透,就必須錘煉語言,使之生動形象。
打比方就是不錯的選擇。例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似乎成了當下中國家長公認的真理。于是中國孩子早早地背上小書包,周末被課外補習班塞滿。而家長們則天真地認為讓孩子盡可能地早學、多學,將來便可成人中龍鳳。培養(yǎng)孩子似乎像看電影,按下快進鍵,便可以越過成長的點滴,迅速看到孩子成熟。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選自《不要按下成長的加速鍵》)
文中,作者批判將培養(yǎng)孩子當成看電影的錯誤教育方法,“不要按下成長的快捷鍵”形象生動,貼切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時事評論往往具有傳遞信息、點評時事、宣傳教育等推動歷史進程的功能,這就注定了我們在教授學生寫作此類文章時,要從概括性、嚴密性、辯證性、形象性等角度訓練學生的語言。
參考文獻:
[1]鄒小千.高考議論文寫作必須加強“思想評論體”的訓練[J].基礎(chǔ)教育課程,2016(10):10-14.
[2]曹林.時評寫作十講[M].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11.
[3]胡殿文.時事評論寫作應(yīng)注意的問題[J].新聞愛好者,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