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 ? ? ? ? 要] ?初中課外閱讀評價存在評價觀念落后、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方式死板和評價功能片面等問題。在進行課外閱讀評價時,應該采取個性化和激勵性等原則,強調(diào)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發(fā)揮評價的多種功能,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 ? ?鍵 ? 詞] ?閱讀評價;評價現(xiàn)狀;評價原則;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3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87-01
溫儒敏教授認為:“語文教學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課內(nèi)和考試,很大程度上要看課外,看是否培養(yǎng)了閱讀的興趣與習慣?!闭n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時代的進步,課改的深入,擴大課外閱讀的呼聲也與日俱增。但是,我認為課外閱讀要真正得到重視,不能僅僅停留在呼吁與倡導,關鍵還要有相應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v觀現(xiàn)在的閱讀評價,主要是關于課內(nèi)的,涉及課外的少之又少,所以課外閱讀評價處于一個尷尬而窘迫的
地位,因此制定課外閱讀評價原則,探尋課外閱讀評價策略必不可少。
一、課外閱讀評價現(xiàn)狀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很多人對課外閱讀這一概念不是很了解。特別是有些家長,在他們眼中,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教科書上的搞懂,老師講的吃透,爭取考試取得高分。所以課外書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閑書”,是不提倡多讀的。特別是初三的學子,面對升學的壓力,課外閱讀更是受到限制。因此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學生在讀課外書時,要么是表示不贊同,要么是不置可否,就更別提給予評價了。還有部分家長不知道怎樣來評價課外閱讀,因此也就索性不評了。其次是老師的評價觀念落后。老師由于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對課外閱讀評價也存在較落后的看法。他們的評價,多數(shù)針對于語文書上“名著導讀”板塊推薦的書目,涉及其他課外的書籍則不多,甚至是沒有。
二、課外閱讀評價原則
(一)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
課外閱讀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霸u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而不是檢查學生的表現(xiàn),評價應當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習的效率?!彼栽谠u價時,我們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zhì),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但要關注學生閱讀成果的評價,還要關注學生學習興趣、情感體驗等多方面的發(fā)展。我們要利用課外閱讀評價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為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好導向。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最終的閱讀成果,還要關注內(nèi)在的學習品質(zhì),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自覺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個性化原則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于他人的個體,他們的性格各異,愛好有別,能力也有所區(qū)分。所以他們在閱讀時,會有自己不同的收獲。即使全班都讀同一本書或同一頁書,它帶給學生的收獲也會是不同的。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便是這個道理。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不同的人格,不能什么都“一刀切”。因此在語文課外閱讀評價中,應該因人而異,也就是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課外閱讀評價要遵循差異性原則,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關注個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評價中能根據(jù)自己的個體特征,取長補短,不斷進步。在評價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fā)展。
三、課外閱讀評價策略探尋
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在教學中真正落實,也沒有相應的評價措施,課外閱讀活動必然會成為一種低效的語文活動,也難以擺脫課外閱讀窘迫的局面。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這種現(xiàn)狀,還課外閱讀評價一片藍天呢?我想,我們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認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jié)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闭n外閱讀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不僅僅老師是評價者,學生自己也是評價者,也有資格對自己的閱讀進行評價。一方面,由于學生完完全全地參與了整個閱讀過程,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許會更貼合實際,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地進行自我調(diào)整并努力改正原來的不
足之處。另一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年數(shù)相差不大,相處時間多,彼此更有話可說,所以有時候小伙伴間的互評更容易彼此接受,在相互的評價和督促之間促使學生更好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還有,家長對自己孩子課外閱讀的評價也很重要。我們要努力讓家長逐漸改變“課外書是閑書”這一錯誤觀念,然后慢慢讓家長加入評價主體之中。逐步形成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注重評價主體間的互動與反饋,從而讓評價更全面、更有效。因此課外閱讀評價主體應當多元化,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
(二)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不同的評價方式有其不同的適應性和關注點,我們在評價時
最好的做法是多種評價方式相互結(jié)合。由于課外閱讀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所以我們在評價時最好把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
合。這樣做既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又關注學生的閱讀結(jié)果。在評價中不但能發(fā)現(xiàn)和改進學生在閱讀時存在的一些問題,還能對他們的閱讀做出總結(jié)性的結(jié)論。總之,恰當?shù)剡\用多種評價方法,能讓評價效果更公正客觀。
總之,課外閱讀評價的完善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在進行課外閱讀評價時,堅持課外閱讀評價的原則,恰當運用評價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著眼于他們的整體發(fā)展,讓其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參考文獻:
[1]溫儒敏.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7.
[2]薛曉嫘.語文課程與教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