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藝
[摘要]金庸小說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擎天柱”,塑造了眾多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本文從金庸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主角形象出發(fā),以金庸筆下女主角在愛情中的地位的發(fā)展,分析金庸小說中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識的發(fā)展,即從依附男性、無智的菟絲花成長為獨立自由、才智雙全的擎天木。
[關(guān)鍵詞]金庸;女性形象;地位
“凡有中國人,有庸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苯鹩剐≌f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擎天柱”,有著經(jīng)久不衰的熱度,如今依然有廣泛的受眾。與古典武俠小說和其他新派武俠小說不同,金庸小說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了更多的個性和內(nèi)涵上的發(fā)展,他將女性角色從古典小說中非善即惡的臉譜化中解脫出來,塑造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女性。在繼承傳統(tǒng)女性審美,成為真正的“女”俠外,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女性在“俠氣”外又多了“人味”,成為男性角色外的亮點。金庸小說的魅力在于其刻畫了人性,金庸先生自己也說過:“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笑傲江湖·后記》)本文主要從金庸的小說中的女性主角人手,從愛情觀上的表現(xiàn)分析其個性的成長。
一、香香公主: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書劍恩仇錄》作為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包含了大量儒家文化的痕跡,這本書包含的儒道又與射雕時期的不同,例如陳家洛的“儒道”更接近宋明理學,難說這是否是他性格中隱含了一些卑鄙的原因,他在面對女中豪杰霍青桐時的敬而遠之,實際上體現(xiàn)了男權(quán)主義對女性的偏見。與霍青桐相比,香香公主是這種綱常倫理審美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她不僅更為年輕,也不僅具有驚人的美麗容貌,更重要的是她既不會武功,更不懂謀略,只有一派無知無識的天真?!彼龑﹃惣衣宓拿つ砍绨莺蜕钋椋瑯O大地滿足陳家洛一個小男人的虛榮心,也滿足宋以來對女性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的要求。香香公主就像是依附磐石的蒲葦,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是男權(quán)中可有可無的點綴,她的天真純情,更突出角色的蒼白干癟。陳家洛在事業(yè)上的失敗,打碎了香香公主的依靠,天真純情的香香公主,在陳家洛為了所謂的大義讓她獻身乾隆之后,就像夢一樣的消散。
可以看出,在《書劍恩仇錄》里,將女人當作物品的文化心理的痼疾依然明顯,女主角在這里只是一個沒有性格和思想的背景板,她依然是古典武俠小說中無智的孩童的內(nèi)在。
二、黃蓉。小龍女:在地愿為連理枝
到了《射雕英雄傳》,金庸小說一改“以‘事為線”為“以‘人為本”,塑造了最崇高光輝的郭靖和亦仙亦妖的黃蓉。變的不僅僅是故事模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有對“一夫多妻”制度、“男尊女卑”思想的超越,這種超越在《神雕俠侶》這部以情愛為主的小說中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郭靖尚且多次差點履行與華箏的婚約,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則貫穿《神雕俠侶》全書。黃蓉和小龍女一個外放,一個內(nèi)斂;一個與郭靖一見鐘情,一個同楊過日久生情,但其在感情上的境遇頗有相似之處,且男女雙方在感情上平等專一。
(1)黃蓉與小龍女都對男方的境遇產(chǎn)生過導向作用,在地位上曾占主導:黃蓉是郭靖中原之行的文化和精神導師,正是黃蓉對郭靖智慧品質(zhì)的發(fā)掘和培育,才使郭靖在中原一路風光無限,屢有奇遇,終于脫胎換骨。小龍女是楊過的正兒八經(jīng)的師傅,這也是《神雕俠侶》中主要沖突之一,她教楊過武功,助楊過學習九陰真經(jīng),在以武為尊的江湖,恩情極大。
(2)黃蓉與小龍女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金庸先生說:“女性的武功不一定比男性強,但她們具有男性所沒有的一個根本優(yōu)點:不把名譽、地位、面子、財富、權(quán)力、禮法、傳統(tǒng)、教條、社會責任等等看得那么重要?!秉S蓉隨父,不將社會的道德倫理觀念放在眼里,她和郭靖的緣分起源于她的離家出走,結(jié)果于她在愛情中的主動出擊,如幫助自己解除郭靖和華箏的婚約??梢哉f,郭靖一直愛著黃蓉,但他們的愛情大半靠黃蓉的維護。小龍女則自幼長于古墓,對綱常倫理:“反正我是不懂的?!蹦呖镌凇段铱唇鹩剐≌f》中說小龍女:“另有自己在古墓生活的一套觀念?!墙咏裣删辰??!毙↓埮辉谝猱敃r的世俗禮法,也不在意武林盟主的位置,她非常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與楊過歷經(jīng)磨難終相伴。
盡管如此,兩部書中還是有對男性中心的繼承,郭靖和黃蓉性格上的互補體現(xiàn)在“非原則性的一應小事上全都由黃蓉說了算,但在一些原則性的大事上卻要看郭靖作何主張。也就是小事看黃蓉,大事看郭靖;平??袋S蓉,非常時刻看郭靖?!焙我月斆髁胬⑽涔Σ蝗醯狞S蓉在家庭中處于主內(nèi)地位?固然有其受東邪的世界觀價值觀影響,在處事上有些“小家子氣”的原因:《神雕俠侶》時期,已為人母的黃蓉自己說:“說到誠信知人,我實在遠遠不及你爹”這仿佛可以解釋為女性自身的性格弱點,這性格弱點隨著黃蓉嫁為人婦后越加明顯,黃藥師道出其中的天機:“她自己嫁得如意郎君,就不念別人相思之苦?我這寶貝女兒就只向著丈夫,嘿嘿,‘出嫁從夫,三從四德,好了不起!”從這里看,這性格弱點更像是為男權(quán)社會所設(shè)定,而且“三從四德”的觀念,更像是受郭靖的儒家思想影響。小龍女生性冷淡,幾乎不食人間煙火,也在絕情幽谷對楊過“道:‘我決意跟了你去……過兒,我自然是你的妻子。她話中‘跟了你去四字,說的是與他同死。”黃蓉最后與郭靖犧牲在襄陽和小龍女在絕情幽谷中“同死“的想法,是女性對愛情的忠潔專一,另一方面也影射出男性中心思想。
三、趙敏:自我去后再無來者
趙敏之后,再無趙敏。作為金庸小說中女權(quán)主義巔峰的代表人物,趙敏聰慧過人,她與黃蓉并稱為金庸小說中的瑜亮,與黃蓉相比,她在愛情中更顯大氣,幾乎完全具有愛情中的現(xiàn)代女性精神。倪匡評她:“勇氣豪情皆勝人一等?!彼砩嫌幸环N天然的貴氣與大氣,同是女中豪杰,她同霍青桐相比更了解人心,尤其是情郎的人心。趙敏的氣質(zhì)在神態(tài)上也可見一斑:“眼見她臉泛紅霞,微帶酒暈,容光更增麗色。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艷姿媚,這位趙小姐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tài),同時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視”趙敏貴為郡主,又來自于曠野上的民族,似乎一切心思都在她眼中無所遁形。這樣的趙敏,自綠柳山莊對張無忌種下情根后更是“一愛到底,其問絕無反顧、猶豫之處。”在自己的愛情受到父兄干涉張無忌命懸一刻的時候,趙敏當機立斷,與父兄脫離,一方面救了情人一命,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的行為不要影響到自己的家族,兼顧了大局與小情。在面對自己的情敵時,趙敏沒有像黃蓉對穆念慈那樣威逼利誘,甚至還幫助小昭救金花婆婆,這不是封建大家長統(tǒng)籌后宮,是源于她對自己的自信:張無忌會是她的。趙敏與黃蓉在感情里都居于主動地位,但趙敏更進一步,她居于主導地位,黃蓉在大事上聽從郭靖,趙敏則一應事情,皆自主判斷和下決定,感情定下之后,張無忌也不會忽視趙敏的意見。同時,趙敏在感情中也自尊自愛,在確認張無忌有婚約后,她并未打算成為第三者,或者千方百計的破壞婚約,她甚至打算通過犧牲自己來保護張無忌。在她身上,社會地位、愛情心理、價值觀上的平等都實現(xiàn)了。
然而趙敏只有一個,除“反武俠“的《鹿鼎記》外,金庸再未塑造出一個具有如此強烈的女權(quán)意識的人物。
四、結(jié)語
金庸小說是男性小說,區(qū)別于古龍小說和梁羽生等之處在于利用江湖世界塑造了一批個性解放的女性,作為通俗小說,金庸小說能對女權(quán)意識的啟蒙產(chǎn)生推廣作用,但千百年來男性中心意識仍然影響著金庸筆下的武俠江湖,金庸對雙兒的喜愛,未嘗不是對宋明時期“細、白、幼、瘦”審美的回歸。由此可見,從香香公主到趙敏,從依附男性、無智的菟絲花成長為獨立自由、才智雙全的擎天木,正是金庸對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認識的增長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