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冬梅
【摘 要】本文旨在明確略讀理論的要義,論證略讀理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必要性,并從實施略讀理論策略的引力系統(tǒng)、助力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葉圣陶先生的略讀理論對現(xiàn)今的小學課外閱讀仍有借鑒意義,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
【關(guān)鍵詞】略讀理論 要義 必要性 實施策略
略讀理論是葉圣陶先生閱讀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原則是略讀理論的核心。我們旨在通過這樣的課題研究,鏈接略讀理論,使小學生在珍貴的童年時代就培養(yǎng)出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并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能力,由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書到自己的自由閱讀。
一、認知略讀理論的要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閱讀時用得最多的是略讀。現(xiàn)今已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搜集資料、攝取信息,篩選要點,都離不開略讀這一閱讀方法??梢?,略讀充分表現(xiàn)出了它應用性強、適用范圍廣的特點。因此,必須認知略讀理論的要義和一些有關(guān)略讀學習指導要求。
1.略讀理論的意義、原則
葉老對略讀的解釋是:“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jīng)驗,應用這些經(jīng)驗,自己去讀長篇巨著以及其他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由此可知,略讀是學生運用學習所獲得的閱讀經(jīng)驗和方法去讀課外讀物,并不是粗略的、不求甚解的去閱讀。
我們對葉老的略讀理念可以達成以下幾點共識:其一,略讀的意義是“應用”;其二,其指導原則是“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其三,略讀仍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要養(yǎng)成略讀的讀書習慣,精讀學習是首先的和重要的,但是單靠精讀學習是很不夠的,還必須重視略讀;其四,略讀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使其能夠成為一個獨立、自由的閱讀者。
2.略讀指導的教材、程序
葉老在《略讀指導舉隅》一書中還對課外閱讀中,略讀學習指導的教材、程序、內(nèi)容和方法都作出了精辟的論述。例如,葉老將略讀學習指導的課外書確立以閱讀教材的地位。他指出:“課外閱讀的鼓勵和指導必須配合著教材隨時進行。換句話說,課外書也該認作一項教材?!?他還指出“略讀既須由教師指導,自宜與精讀一樣全班學生用同一的教材”。
這其中,略讀學習指導的三個階段為讀書前指導、讀書中指導和讀書后指導。這三個階段是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如果我們教師在指導課外閱讀的實踐中,認真踐行讀書指導的三個階段,開展多元的閱讀活動,并經(jīng)過反復的鍛煉和培養(yǎng),就可以讓學生掌握閱讀整本書的方法。這樣,才有可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更多更好地閱讀其他的作品。
二、明確略讀理論的地位
重溫略讀理論,對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有一定的現(xiàn)代啟示和借鑒意義。筆者試著從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兒童在小學學習階段的特殊性三個方面,論述運用略讀理論指導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1.運用略讀理論,契合閱讀的現(xiàn)狀
請關(guān)注2011年“全國小學生閱讀狀況在線調(diào)查”成果報告。報告指出:86.4%的學生希望開設閱讀課,70.2%的小學生擁有特定的閱讀課或閱讀時間……有90%以上的小學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應當開展閱讀活動。
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有開設閱讀課的強烈要求和良好的閱讀動機。另外,在該項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或家長,他們對課外閱讀都普遍是葆有支持的態(tài)度,而課外閱讀的發(fā)展也呈現(xiàn)出自主多元的總體傾向。但是從筆者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方法、讀物等方面仍需要教育者的引導和幫助,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待培養(yǎng)。
2. 運用略讀理論,順應新課改的需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在145萬字以上,每個學段都有不同數(shù)量的課外閱讀量。對閱讀的要求,還明確指出:要“多讀好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因此,要想讓學生達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閱讀目標,使其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形成良好的語感,就必須開展運用略讀理論指導的小學生課外閱讀,這是當代新課程改革的應有之意。
3. 運用理論,遵循兒童發(fā)展的規(guī)律
著名特級教師張學青老師指出:“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培養(yǎng)(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比說、寫更重要。如果老師的精力不放在引導學生讀書而放在做各種各樣的題目上,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因此,我們要遵循兒童發(fā)展的規(guī)律,認識到小學學習階段的特殊性(尤其是小學第三學段,此學段處于由篇章閱讀向整部書閱讀的過渡階段)。而我們平時的精讀教學都是對單篇文章的閱讀訓練,而課外書籍則是對整部書進行閱讀。此時,教師運用略讀理論來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顯得十分必要。學生不僅會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而且還會掌握閱讀整部書的方法。因此,我們應在學生的童年階段,充分借鑒葉老的略讀理論來指導小學的閱讀教學。
三、實施略讀理論的方法
筆者將從實施略讀理論策略的引力系統(tǒng)、助力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談談對“如何運用葉老的略讀理論來指導小學課外閱讀”這一問題的幾點思考。
1.引力系統(tǒng)——精選略讀教材,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
正如前文所述,葉老將略讀學習指導的課外書確立以閱讀教材的地位。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需要精選“閱讀教材”,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吸引他們沉潛在閱讀的樂園中。
教材的選擇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兒童自身知識積累的基礎,選擇適合各年齡段學生的讀物。這樣才會使其對課外讀物產(chǎn)生親近之感。以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知識積累的基礎為標準,我們選取的課外讀物最好文學性和社會性兼具,并盡可能地選擇不同語言風格的作品。為此,在六年級上學期,我推薦給學生的書目有《魯濱遜漂游記》《米蘭的秘密花園》《上下五千年》《哈利·波特》小說系列、秦文君校園小說系列、《西游記》(原著)等。
2.助力系統(tǒng)——講究略讀方法,培植良好閱讀的習慣
葉老說過:“(學生讀課外書)要先看序文或作者、編者的前言,知道全書的梗概,是好習慣……自覺有所得,隨手寫簡要的筆記,是好習慣?!?/p>
培植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應給予學生各種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有指向性和方向性。筆者將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在閱讀前指導和閱讀后的指導,怎樣講究略讀的方法。
【案例一】
筆者執(zhí)教五年級《青銅葵花》的推薦讀物課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閱讀曹文軒的純美小說系列之一的《青銅葵花》。那雋永的文字,真摯的情感,可以把我們帶進美麗的青銅葵花世界。大家說說,如果當你打開這本書,你最先會做什么事?
生:我會看看封面畫了些什么,再關(guān)注下書的作者是誰。
生:我會看封皮處對作者的簡介和這本書的內(nèi)容梗概。
……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在閱讀《青銅葵花》這本書之前,我們不要急于走進書中去看個究竟,可以把目光投向書中的作者簡介、序文或內(nèi)容提要、編者的前言,從而知道全書的梗概。如果有目錄,還可以大致瀏覽,尋找對這本書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這樣再進行正文閱讀,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大家不妨在閱讀時試試這個方法。
本案例中,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前的情境,讓學生交流閱讀整本書之前,可以關(guān)注一本書的序文或作者、編者的前言等,知道全書的梗概,并要求學生在多次的閱讀實踐中堅持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案例二】
筆者執(zhí)教五年級《夏洛的網(wǎng)》導讀課
師:這本童話書的題目叫《夏洛的網(wǎng)》,那么夏洛織的網(wǎng)到底是怎樣的呢?她和別的蜘蛛織的網(wǎng)區(qū)別又在哪里呢?她和小豬威爾伯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當我們帶著問題,邊讀邊寫下自己的想法,這種閱讀的方法叫——(板書:批注法)
……
師:《夏洛的網(wǎng)》主要寫的是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兩種動物的故事。故事里還寫了人類的一些表現(xiàn)。如果你讀的時候,對這些人類的表現(xiàn)不太感興趣時,你可以采用——
(出示)
生:快速瀏覽法。
在這節(jié)名著導讀課中,我關(guān)注了在閱讀中批注法和快速瀏覽法兩種閱讀方法的指導。針對批注法,張學青老師還指出:“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能隨時寫下閱讀的心得體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深入理解作品內(nèi)容是非常有益的?!?/p>
誠然,法無定法。講究略讀的方法,要認識到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有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語文綜合素質(zhì)提高的方法才是王道。
3.動力系統(tǒng)——堅持略讀原則,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提綱挈領,期其自得”是略讀指導的基本原則,它是指:教師以“一篇文章”或“整本書”為例,給學生作講解、分析和示范,或作重點內(nèi)容的及時點撥,交給學生獨立閱讀課外讀物的策略或方法。
對于“提綱挈領”的閱讀指導,我們可給學生開設各種專題指導課,對其進行專門的指導。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方面,我適當改革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給學生上兒童文學閱讀指導課或分享交流課,嘗試設計了以下幾種課型:閱讀方法指導課、推薦讀物課(導讀課)、閱讀匯報交流課、閱讀欣賞課。這四種課型能較好地體現(xiàn)“整本書“閱讀能力養(yǎng)成的全過程,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認讀、理解、感受、賞評等獨立閱讀的能力。
堅持略讀的原則,培養(yǎng)上述的四種閱讀的能力,需要我們將略讀教材中最有價值的知識點確定為重點來展開,教師需要提供問題情境,同時應在問題設計上下功夫。請看案例:
【案例三】
筆者執(zhí)教五年級《青銅葵花》的閱讀交流課,設計的幾個課堂交流問題。
1.作家的心血和智慧都化為翩翩的文字,他永遠靜靜地在書中等我們輕輕地叩擊柴扉,在書中你和作者曹文軒相遇了嗎?《青銅葵花》讓你懂得了什么?
2.如果讓你選擇下列關(guān)鍵詞中的一個,結(jié)合這本書的內(nèi)容,你會怎么說?
關(guān)鍵詞1:苦難 關(guān)鍵詞2:幸福 關(guān)鍵詞3:親情
3.其實想要理解老師所提出的這些關(guān)鍵詞或更進一步的了解作家,大家還可以關(guān)注作家在本書代后記中所寫的《美麗的痛苦》,以及本書封底作家所寫的那段話: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在本案例中,我關(guān)注了對《青銅葵花》這本書思想內(nèi)容的鑒賞體驗,還通過交流我和學生共寫的讀后感,來探討寫讀后感的具體做法。
綜上所述,在課外閱讀指導過程中,巧妙運用略讀理論實施策略的三大系統(tǒng),使它們不斷互為因果,有機結(jié)合,并在各種活動中得以強化鞏固,從而內(nèi)化成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四、欲揚之,必先思其遠——設想理論研究的未來
從略讀理論研究領域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強調(diào)運用略讀理論指導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研究較多,但是運用略讀理論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為此,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關(guān)注:
1.閱讀速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研究
葉老對閱讀速度有自己精辟的言論,他指出:“略讀既經(jīng)訓練讀書為目標,自當要求他們速讀,讀得快,算是成績好,不然就差?!?可見,在略讀理論指導下的課外閱讀需要關(guān)注學生閱讀速度的訓練,切實提高閱讀效率。
2.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閱讀評價研究
基于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兒童閱讀評價是一種新的教學探索,它使評價得以量化,這將對教學活動有監(jiān)督和控制作用,對教師和學生更是一種促進和強化。
葉老的略讀理論,是一個內(nèi)涵豐富、比較全面的整體。它與精讀指導相聯(lián)系,以讓學生共同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為指歸。目前必須充分認識到葉老的略讀理論對現(xiàn)今小學課外閱讀指導所具有的借鑒和指導意義,從而著力改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忽視略讀學習指導的現(xiàn)狀。運用略讀理論來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將使“要我讀”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變?yōu)椤拔乙x”“好想再讀一次”的閱讀自覺狀態(tài),這將成為是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時候讓我們攜手,與孩子們一起組成閱讀的共同體,為孩子們將來的終生閱讀打好生命的底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