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
午后,與女兒一同在湖邊散步。湖面漾起細細的波紋,我們凝望眼前的湖水,談論對面拔地而起的大樓。你在前面獨自散步,我拿著手機拍了拍——綠葉、鮮花,深沉之中又透著一股明朗。這一刻,真希望時光能慢些,再慢些。
時間步履不停匆匆向前,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有誰能挽留得住呢?
我突然想到了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的影片《步履不停》——夏日里明亮的陽光,長長的小道,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蟬聲如雨。畫面偶爾定格,只覺濃濃綠意撲面而來。
這幾天拿到小說版《步履不?!?,我細細品味,感覺小說更加細致,文字尤為動人。
全書以主人公良多的口吻記敘一天的經(jīng)歷,不時穿插兒時的記憶與之后發(fā)生的事情——這樣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因果循環(huán)中,我們看一個人的命運,不是孤立地立在某一個點上,而是在不斷地流動中逐漸立體起來——他的身上既有過去的影子,又有未來的預兆。
四十歲的中年男子良多帶著新婚的妻兒到鄉(xiāng)下老家,參加大哥純平的忌日紀念,姐姐一家也同去。場景一開始就展示出細細碎碎的生活日常,母女倆在廚房忙著切蘿卜,聊家常。良多回來后,一起剝玉米,炸玉米餅。母親一邊忙碌著一邊談笑往事,香味傳來,所有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寧靜的小院,艷麗的百日紅,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美味的頂級壽司……一家人的美滿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是枝裕和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不動聲色地展現(xiàn)生活細細碎碎的韻味,有著日式的平緩與溫情,讓人親近。
大海表面是平靜的,深處卻是激流暗涌。歡笑背后,一些隱隱的哀傷小心翼翼地浮出水面。良多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哥哥純平,十五年前為救一個溺水的孩子而不幸身亡,這是全家人心中的傷痛。母親執(zhí)意要那個被救的孩子每年來祭奠,就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結。書中多次寫到紋黃蝶,展露母親的孤獨以及無處安放的思念。
在父母眼中,大哥無疑是最出色的,這無形之中,給良多帶來壓力,甚至陰影。他小時候也夢想當醫(yī)生,像父親一樣。但小孩子很難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長,他最終選擇美術事業(yè),因為只有美工成績比哥哥好。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極力逃避這個家。剛剛失業(yè),生活貧困潦倒,最怕每次見面,父親的那句話——“工作如何?能糊口嗎?”
書中多次寫良多與父親的正面沖突。父親是一位熱愛工作的醫(yī)生,原本希望大哥能繼承這份事業(yè)。他性格倔強,長期忙于工作,疏于與孩子溝通,一直囿于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嚴肅,不可接近。他在世時與妻子爭吵不休,互不理解。
母親熱愛生活,喜歡插花、編織毛衣等手工。她對孩子的愛,令人動容。但對于良多而言,這種過分執(zhí)著讓他特別不舒服——“曾經(jīng),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只讓我覺得她好施小惠而令我心煩?!?/p>
然而,這樣的感覺,只發(fā)生在父母還健在時。
就在那一天,他注意到家里的浴室里新裝了把手,因為父親剛剛摔倒過;他第一次看到父親不知所措的背影而感到心酸;他上車了,突然想到了相撲選手的名字而沒能告訴母親;到最后,他也沒有和父親去看足球,也一次都沒讓母親坐過他的車……
“正是因為這一天,我第一次感覺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這是件理所應當?shù)氖虑?,但即便我眼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么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p>
親情是一個復雜的課題,理解父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那一天,所有的隔閡與誤解,都在時間的河流里稀釋了,在風中飄遠了,剩下的是和解、寬容以及最后的悔恨——
“人生,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親還有母親之后,我最真實的感受?!北M管你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么一點事不及,終于有了車,但已經(jīng)無法載母親去購物;終于有了時間,但已經(jīng)無法陪父親看一場球賽;終于理解了父母,但已經(jīng)無需去表達。
是枝裕和在另一本書《有如走路的速度》中提及,有一次與母親說“再見”的時候,望著她的背影,心頭忽然涌起莫名的不安:說不定這是最后一次和母親一起吃飯了。他目送母親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遺憾的是,那預感成了現(xiàn)實。
“‘沒能為母親做些什么——電影《步履不?!肪褪加谶@股悔恨,所以我反而強烈地想把它拍成一部明朗的電影,不是講述母親走向死亡的過程,而是擷取她生命中的瞬間,并把家庭記憶中的陰翳收藏進這一刻,就像最后一次目送母親的背影那樣?!?/p>
如此,你才會讀懂作者最后的話:“然后想起母親,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笑吧?!?/p>
合上此書,不由想起我與父親一起散步的日子。我們經(jīng)常在周六的午后,沿著田埂,穿越村莊。我們邊走邊聊,父親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蒼老——
春天未完全鋪展開來,但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新綠。麥田里綠意正濃,一天多似一天。楊柳青了——一棵外皮裂開了口的粗壯樹木上,纖纖地伸出柔韌的嫩枝,新生的葉子惹人生憐。大地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圣經(jīng)》中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球卻永遠長存?!?/p>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逝者如斯,人生在世,唯有步履不停。小說折射出的是意猶未盡的感嘆,是對生活原本的留戀,是深深的愛意,在一次一次細微的刺痛中,在大大小小的遺憾過后,我們在平淡一生里學會的——便是愛。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新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