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
【摘 要】繪本是學生們喜愛的語篇形式,如何利用繪本助推小學英語教學,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新興領域。本文從收集繪本資源、選擇繪本內容、使用繪本教學三個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 收集資源 選擇內容 使用教學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是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又不同于圖畫書,它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還可以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yǎng)多元智能。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庇⒄Z繪本中的故事內容生動、情感豐富,繪本融入英語教學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將英語繪本有效地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這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實踐中必定會困難重重。如何有效地運用繪本進行教學呢?在這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粗淺地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一、多種途徑收集繪本資源,力求資源系統(tǒng)化
1. 收集中外英語繪本。
繪本教學是一種新的嘗試,繪本資源何處來,這就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多收集,多整理,多分類。把每一本繪本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料統(tǒng)一建立在一個文件夾內,方便日后調出來使用。新出版的《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對應了各個年級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和知識水平,精心打造了一套系列繪本。有生動的故事,有精美的插圖,有劇場化的配音,教師可以有效地使用。
2. 運用電子英語繪本。
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電子繪本得以廣泛運用。學生可以看著動態(tài)的畫面,邊聽邊模仿純正的語音,說說故事的情節(jié)以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電子繪本的運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耙黄鹱鳂I(yè)”網站是個很不錯的平臺,里面不僅有與教材同步的基礎題和試卷練習,還有大量的電子繪本,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融入課堂,或者作為家庭作業(yè)鞏固閱讀水平。
3. 合作創(chuàng)編英語繪本。
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找到合適的繪本,這就需要我們創(chuàng)編繪本,使得繪本文本與教材相匹配,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學生初次制作繪本有一定難度,所以第一次制作要適當降低要求。教師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和語言材料或者部分語言材料,指導學生根據圖片選擇合適的語言描述,如果是不完善的語言材料,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片把文本補充完整。圖文結合,排序整合成一本完整的繪本。學生積累了一些經驗之后,可以給學生圖片,放手讓他們去創(chuàng)編繪本。能力強的同學也可以讓他們自己手繪圖片,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自己喜歡的繪本。
日積月累,所收集的繪本資源不斷增多,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資源進行整理歸納,使其系統(tǒng)化、條理化。例如,建立一張統(tǒng)計表,具體介紹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英語繪本。這樣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可以對照表格,選擇繪本資源,輕松搞定。
二、多方面考量選擇繪本內容,力求內容合理化
1. 繪本的可讀性。
繪本語言的難易應該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按年級考慮詞匯的難度和句式的難度。如果過簡單,沒有新的語言輸入,沒有對教材內容的拓展,也就失去了閱讀繪本的意義;如果過難,超出了學生的能力接受范圍,學生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從而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在選擇繪本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在可接受范圍內選擇合適的繪本。
2. 繪本的趣味性。
繪本中精美的畫面和精彩的故事,總能一下子吸引住孩子的眼球,使他們無壓力地愛上閱讀。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和題材,提高他們閱讀繪本的樂趣,從而使他們享受“悅讀”。在教學繪本“Birthday soup”時,學生看了題目,就非常感興趣。談到生日,學生自然會想到生日蛋糕和生日禮物,而生日湯是什么呢?學生會迫不及待地帶著好奇走進繪本,通過閱讀找到答案,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驅力。
3. 繪本的可預測性。
可預測繪本因為故事的節(jié)奏感比較強,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在閱讀可預測性繪本時,更容易進入故事情節(jié),運用故事中的重復性語言進行表述預測。例如,“When I was little”就是一個很好的繪本。故事的部分圖片和文本如下:
預測表述:
When I was little, I wished I could run like my Dad. Now I can run as fast as I wish.
沒有圖片的提示,學生們也紛紛挖掘頭腦里儲備的知識,進一步續(xù)編繪本。在編寫的過程中,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比較,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時態(tài)的運用。將閱讀與寫作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4. 繪本的教育性。
閱讀繪本故事,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觸動了學生心靈深處的真善美。當他們沉浸在寓言故事中,暢游在童話世界里,都能不知不覺激發(fā)他們內心深處的感覺與想象。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Cartoon time部分時,筆者補充了根據《龜兔賽跑》改編的電子繪本“I can do that”。簡單的故事告訴了孩子們一個道理:要有堅持不懈、目標專一的精神,穩(wěn)扎穩(wěn)打,最終定能取得勝利。最后烏龜也贏得了兔子的欣賞,一起快樂地玩耍。
三、有效使用繪本教學,力求教學效益最大化
1.問題引領,深度理解繪本故事。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繪本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描述故事情節(jié)?;蛘吒鶕适掳l(fā)展設計一個問題,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問題的設計需要教師認真揣摩,避免問題繁瑣復雜,否則會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耐心。問題設計應有一定的層次性,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出判斷,當然問題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而不是檢測知識點的掌握。
2. 角色體驗,感受故事人物內心。
低、中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敏銳,對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印象比較深刻。師生可以共同為故事角色設計一些表情和動作,走進角色人物的內心。教師可以用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來呈現故事內容。通過聲音、表情和動作的融合,演繹不同角色,讓學生走進故事,體驗故事的精髓。
3. 表演展示,運用語言改編故事。
繪本教學,注重對故事理解的完整性。而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對繪本進行完整的表演展示,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部分內容進行表演。選擇精華部分,適合表演的部分,并鼓勵學生對繪本進行續(xù)編或者改編加以表演。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兒童繪本生動形象、豐富有趣,是學生愛不釋手的讀物。從繪本的收集到內容的選擇,再到課堂上的使用,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使學生在繪本的引領下,真正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周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