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錕
【摘要】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人應該要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和素養(yǎng),關系到一個人的修養(yǎng)、文化水平、品德與人格等,英語作為語言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也有一定作用。本文對高中英語教學常見的問題以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 人文教育 人文素養(yǎng)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28-02
引言
人文素養(yǎng)是指整個人類文化所體現(xiàn)的最根本的精神,綜合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個性等,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提出的一種要求。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我國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從幼年開始就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英語作為當今社會重要交際語言,其背后承載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在英語教育過程中也必須要結合素質教育目標,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并且要對學生講解各種文化背景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就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還遠遠不夠。
一、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問題
第一,教師的教學問題。教師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是對高中生進行引導教育的主要力量,高中生的學習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指引。高中生的思維是發(fā)散的,他們往往具有十分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高中生進行學習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應用這種想象力,而不能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扼殺。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進行講解,進行黑板教育,給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很少,因此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第二,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不足。互動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學中的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還比較陳舊,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都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對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也不夠,因此導致整個教學過程中比較乏味,影響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
第三,忽視文化教育。英語是一種語言,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還應該要重視語言教育背后的文化教育,應該要結合英語文化背景開展對學生的全面教育??v觀當前很多學校的英語教育課程可以發(fā)現(xiàn),文化教育嚴重不足,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人文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實現(xiàn)對人格的追求,實現(xiàn)個性的解放。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背景下,高中教育應該要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不是只注重于簡單的知識傳授,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針對高中生的個性特點,要正確地認識到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給學生更多自我學習的機會,從而能夠作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落實到英語課程中,教師應該要給學生營造一種比較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并且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主體意識,讓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在思想、感情、想象力等方面所具備的能力,從而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以及健全的人格,促進高中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二)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蘊含人文素養(yǎng)素材
對高中英語教材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了很多與人文素養(yǎng)相關的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不斷分析教材內(nèi)容,圍繞人文教育的目標,幫助學生延伸拓展相關的素材,深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各種人文素養(yǎng)元素,并且借此開展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在講解《The Olympic Games》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對奧林匹克精神進行講解,通過網(wǎng)絡、書籍、報紙等搜集與奧林匹克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在英語課堂上可以一首《One world, One dream》歌曲作為導入,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中,然后引導學生對奧林匹克進行討論,加強對奧林匹克精神的了解,并且用這種精神對自己進行教育,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在英語閱讀教學滲透人文素養(yǎng)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除了一些基本的教材內(nèi)容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之外,還可以對英語素材進行拓展,從英語閱讀素材中提煉出與人文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并且拓展學生的視野,開展人文教育。比如在閱讀教育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素材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對于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熱點問題,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找到論據(jù)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證明,并且最后在課堂上進行辯論。通過英語閱讀了解更多社會素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水平,還能增強英語課堂與社會實際間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教育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階段,對高中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很大影響,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結合英語素材、閱讀教育等,給學生提供更多有用的學習資料,拓展學生的視野,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7(06)
[2]黃立春.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J].中學教學參考,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