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下,要求教師在開展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通過積極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術,利用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有效增強和學生的互動溝通下,更好地幫助其完成專業(yè)基礎知識技能的深化學習。而在信息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下,目前開始有教師嘗試將QQ引入到投資學專業(yè)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通過從簡單介紹“Q課堂 微互動”入手,在與筆者自身實際教學經驗進行有效結合下,對Q課堂微互動在投資學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及成效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QQ;微信;微互動;投資學專業(yè)教學
筆者在長期從事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提高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之間建立起高效的互動關系,科學完成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學質量的評價是開展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關鍵所在。而在教學改革的深化下,本文通過建立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即“Q課堂 微互動”,通過利用功能強大的QQ在課外搭建第二課堂,課內微信增進師生互動的、生動的互動式課程教學模式以達到有效完成投資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的目的。
一、“Q課堂 微互動”的簡要概述
所謂的“Q課堂 微互動”就是通過依托當前功能極為強大的社交媒體軟件QQ以及微信,在與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具體學習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等進行有機結合下,運用各種各樣與專業(yè)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文件和學習材料,構建起能夠和學生實現(xiàn)實時在線互動溝通的微型課堂。用以有效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路徑,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事實上,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多習慣采用理論灌輸式教學手段,注重向學生單向傳授知識內容,并未重視起和學生的互動溝通,因此長期以來學生多保持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參與性不高。而通過利用學生喜聞樂見且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經常使用的QQ和微信,在與投資學專業(yè)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下,利用QQ、微信當中的在線交流、文件實時傳輸?shù)葟姶蠊δ?,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更加自由靈活地完成個性化和交互性學習,并且可以有效實現(xiàn)和教師的實時互動溝通,對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1]。
二、“Q課堂 微互動”在投資學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及成效
(一)軟硬件準備
在將“Q課堂 微互動”運用在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當前本校在圖書館館藏資源、實驗室建設、計算機配置等方面已經具備了相當?shù)奈镔|條件,因此為保證能夠將“Q課堂 微互動”有效運用在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當中,筆者通過積極借用學校新建的多媒體錄播教室進行Q課堂、微互動內容的設計和制作。同時對當前學校以及經濟與管理學院設立的實驗實踐裝備示范中心、實踐教學綜合平臺等進行充分運用,在校園網的作用下將學生的智能手機與“Q課堂 微互動”平臺進行有效連接,從而為后續(xù)投資學專業(yè)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保障。
(二)建設資源庫
為了能夠有效豐富投資學專業(yè)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筆者積極通過利用校園網建立網上資源庫,一方面將包括筆者在內的多名投資學專業(yè)優(yōu)秀教師的教案、教學計劃以及平時積累的教學資料等,利用掃描儀和電子計算機等設備進行矢量化處理,用以作為“Q課堂 微互動”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筆者也結合投資學專業(yè)的具體教學內容,從互聯(lián)網當中主動搜集相關優(yōu)秀教學視頻和其他教學資源,在一邊開發(fā)一邊完善的過程中,使得資源庫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2]。
(三)課前階段
在向學生講解證券投資工具相關內容之前,筆者通過利用“Q課堂 微互動”平臺,將事前準備的教學微課視頻利用QQ上傳至這一平臺當中,與此同時也將之間構建的教學資源庫當中與證券投資工具有關的教學資料,包括圖片、PPT等共享至QQ群當中。隨后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成效,并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利用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證券投資工具的基礎學習,掌握正確投資工具的具體內容、種類、工具用途等基礎知識。而后為了可以有效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效,筆者還通過結合相關教材內容和上傳的教學資源內容,設計了相應的預習任務表并同樣上傳至QQ平臺中。要求學生在觀看完教學微課視頻、深入學習QQ平臺中上傳的各項學習資料后能夠認真填寫相應的預習任務表,并及時利用QQ的文件實時傳輸功能反饋給教師。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問題,均可以利用QQ或是微信向同學以及教師進行請教,因QQ和微信本身具有強大的交互性和實時性,因此學生和教師能夠隨時隨地在線進行交流溝通解決問題。
(四)課中階段
通過前期學生利用“Q課堂 微互動”完成投資工具相關知識內容的預習,筆者在后期的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當中則并沒有多次進行過多講解。而是將重點放置在了股票、債券等投資金融工具的具體使用上,考慮到該部分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筆者選擇通過運用“Q課堂 微互動”這一平臺,將其與案例教學法進行有機整合。在結合當前比較新穎的經濟金融事件案例如比特幣等,將案例基本信息等上傳至QQ平臺中,隨后通過利用QQ和微信的分組功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與學習意愿,在線將其分為若干小組,并依次將其分成問題組和討論組。由問題組學生通過對案件、事例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從中尋找出兩到三個問題并將其上傳至“Q課堂 微互動”平臺中,由討論組的學生通過利用所學知識技能在線解答問題,而沒有參與討論的學生則需要對本組發(fā)言學生進行相應補充說明。一方面,筆者通過選取比特幣等較為新穎的經濟金融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播放事例和案件講解視頻等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利用“Q課堂 微互動”平臺靈活、簡便的優(yōu)勢,在與所學專業(yè)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下開展“讀評議”,提高學生參與思考和討論的積極性,而又不破壞課程內容的連續(xù)性和流暢性。另一方面,“Q課堂 微互動”使得學生利用手機便可以隨時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其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與正確率等相關學習數(shù)據均將被統(tǒng)一記錄在平臺內,可供教師和學生隨時查閱瀏覽,了解當前的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而學生在利用手機參與課堂討論、案例分析,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師生和生生的交互,培養(yǎng)學生形成較高的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五)課后階段
考慮到投資學專業(yè)教學本身具有較高的實踐性,需要學生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內容轉化至實踐當中,進而形成良好的投資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因此筆者在將“Q課堂 微互動”引入至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還將其開辟成第二課堂,通過上傳虛擬的投資操作軟件,并要求學生將APP下載至手機當中。這一APP中具備近乎真實的投資環(huán)境,并且其中所出現(xiàn)的大盤數(shù)據、操作數(shù)據等與真實交易所當中的數(shù)據保持同步更新。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利用“Q課堂 微互動”的視頻、語音功能,向學生動態(tài)化地展示了軟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登錄注冊、股票期貨交易等,隨后為每一位學生的虛擬賬號當中設定同樣額數(shù)的投資資金,要求學生通過利用手機進行虛擬投資操作,而“Q課堂 微互動”將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以及實時投資金額等進行動態(tài)化監(jiān)控并實時反饋至教師處,使得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投資情況,對其投資能力等進行準確判定。
(六)教學成效
筆者通過將“Q課堂 微互動”引入投資學專業(yè)教學的前后教學情況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使用了“Q課堂 微互動”的投資學專業(y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幾乎全部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且通過在線上實時發(fā)表評論和相互交流,營造了熱烈的學習氛圍。在將包括點名、簽到、課堂測試等教學管理活動全部轉入至“Q課堂 微互動”平臺中,大大增加了教學管理活動的趣味性和便捷性,有超過93%的學生表示在使用“Q課堂 微互動”后更加熱愛學習投資學專業(yè),同時在對學生課前與課后學習投入時間的調查當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在使用“Q課堂 微互動”后,有超過78%的被調查學生表示會其課前與課后投入的學習時間比至少達到了1:3,還有將近20%的學生表示其課堂與課后投入的學習時間比至少達到了1:2,而這也意味著在該平臺的運用下,學生投入到投資學專業(yè)中的時間更多。
而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往往會受到時間、空間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但通過運用這一平臺,在借助QQ和微信的強大應用下,徹底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限制,實現(xiàn)了學生和教師的高效互動溝通,有效解決課堂外輔導、答疑學時數(shù)不足的問題,讓學生的疑問能夠即時、生動地得到回答,從而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課程的不及格率。而平臺通過及時搜集獲取學生的各項學習數(shù)據,使得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管理數(shù)據更加透明、合理,教師和學生在此基礎之上也能夠更加全面公平地對開展日常學習行為管理和評判工作,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的熱情。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以投資專業(yè)教學為例,在將“Q課堂 微互動”引入到教學當中,利用QQ和微信強大的交互性、實效性,為師生之間的高效溝通互動、在線答疑解惑、課堂討論等提供了有利途徑。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成效、增強教學趣味性,幫助學生和教師全面了解自身日常學習行為管理情況,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成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也證明了“Q課堂 微互動”具有強大的應用價值,值得在各個專業(y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林源,夏澤義.《投資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懷化學院學報,2016,35(03):114-117.
[2]陳尊厚,胡繼成.基于應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投資學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5(09):37-40.
作者簡介:周麗君(1970—),女,湖南汨羅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