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善水
“我們創(chuàng)造了人工智能,在它們的身上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希望、想象和恐懼,以及我們與這個世界相處的另一種可能性,但更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人類智能的種種奇妙之處?!敝襟w人楊瀾繼超級暢銷書《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一問一世界》《幸福要回答》后,又有一部新著《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問世,這也是她的首部跨界力作。
楊瀾是資深傳媒人士,陽光媒體集團和陽光文化基金會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主席。她曾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她曾擔任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陳述人,亦被聘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目前楊瀾還擔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首位中國形象大使、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及全球董事、美國林肯中心中國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慈善聯(lián)合會副會長。這位看似平凡而實際不凡的女性曾獲多項國內(nèi)外榮譽,應該說在國內(nèi)外有一定的聲譽,不然也不會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楊瀾作為中國首位全方位探尋人工智能的媒體人,在2016年,帶領團隊歷時一年,走訪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的20多座城市,采訪了30多個全球重量級實驗室及研究機構的80多位行業(yè)專家,制作出《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在剪輯紀錄片的過程中,楊瀾回味和沉浸其中,用媒體人的人文視角、獨特的親身體驗以及細膩的情感,通過文字,全面記錄了那些改變世界的人和事,書寫了一段充滿驚奇與驚喜、溫暖與溫度、哲思與展望的,一個文科生的人工智能探尋之旅。
楊瀾在書中記錄了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著名學府,IBM、微軟、百度、facebook等國際性知名大企業(yè),以及中國本土的諸如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新興企業(yè)在深度學習、視覺識別、語音識別、機器人制造、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全新科研成果。還比較充分地展現(xiàn)了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領先水平的、可以上天入水、可以大若巨人、小若米粒的各式各樣的并讓你“萬萬沒想到”的機器人。這些精彩的“記錄”使此書更加厚重。
楊瀾在書中用浪漫而理性的筆觸,闡釋了對于人工智能在社會、經(jīng)濟、倫理等方面的觀察與思考。未來到底往何處發(fā)展,說到底,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人類智能的神奇與偉大。對此,有不少媒體是這樣評價《人工智能真的來了》一書的: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說,楊瀾這本書能讓更多讀者認識了解人工智能技術,支持關注中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人與機器人共舞的新時代,人類永遠是人工智能的領舞者;創(chuàng)新工場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開復指出:“2016年我參與了楊瀾團隊策劃的《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拍攝,從37年前就投身人工智能科研的我,很高興看到楊女士基于無可救藥的好奇心和探尋精神,帶著人文歷史與社會關懷的角度來解讀人工智能”;百度總裁張亞勤也給予很高的評價:楊瀾用文科生的細膩情感和獨特視角,拍攝了一部浪漫卻又理性的人工智能發(fā)展史。正如猶太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人工智能在不斷學習和思考的時候,同樣也帶來想象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