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英
摘要:本文以應用型本科所培養(yǎng)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應具有的知識能力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和著眼點,結合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對畢業(yè)在企業(yè)工作的校友的調查,研究探索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模式,以期為應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學的構建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6-0058-03
一、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呼喚著應用型本科教育
我國傳統(tǒng)的高等院校屬綜合研究型,綜合研究高校主要培養(yǎng)發(fā)現和研究客觀規(guī)律的學術型人才、工程設計型及工程應用型人才;近年獲得較大發(fā)展的職業(yè)教育主要培養(yǎng)技能操作型人才;而對生產現場管理與工藝設計、設備維修和質量監(jiān)控并參與部分產品的設計、技術改進與新技術開發(fā)等技術創(chuàng)新層面的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yǎng)才剛剛起步。在如今,高新科學技術應用廣泛,產業(yè)技術逐漸升級并日益復雜和尖端化,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獨特的作用以及功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雖然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但一些關鍵和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品牌,在世界產業(yè)鏈中處于中低端。所以培養(yǎng)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之一,是新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二、應用型本科教學模式調研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應該緊密結合企業(yè)行業(yè)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和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通過對畢業(yè)后在企業(yè)工作的校友的調查,研究探索應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學模式,以期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構建提供數據與事實支撐。
1.調研內容。本次調研調查問卷是從畢業(yè)生角度設計的,對畢業(yè)生所在企業(yè)的背景、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目標、學生學習目標、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率、專業(yè)知識對工作影響度、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行為的提高改善、教學效率提高措施等內容進行了調查。
2.調研目標。(1)獲取畢業(yè)生對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評價與建議。(2)反思目前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方面的不足,提出新的教育教學模式。
3.調研對象及方式。本次調研的方式是“調查問卷+互聯網”。調研對象為應用型本科教育畢業(yè)生。調研對象借助手機或電腦利用互聯網點開問卷鏈接進行答題,答題結束后點擊提交即可。
4.問卷統(tǒng)計。本次調研共有106位應用型本科畢業(yè)生參與。參與的畢業(yè)生所在的企業(yè)有國企、民企、臺企及外企,國企占28.3%,民企占51.89%,臺企占11.32%,畢業(yè)生的分布從2008屆到2016屆。本次調研的被調研人員可以從自己貼身的工作中給出問題的答案,對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構建革新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模式調研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教育教學調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和沙氏通量表相結合的方式。李克特量表是答卷人根據自己的認識,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完全不重要”中選擇。分析原則是問卷各個部分的題目根據“非常重要”和“重要”兩者總和得分高低排序,找出最受重視的一些項目,這些項目需要滿足在“一般”、“不重要”、“完全不重要”的選項中,得分比例不能靠前的條件。如果在“非常重要”和“重要”兩者相加得分基本相同,則考慮“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比例,如果“非常重要”更多,則排名靠前。沙氏通量表是一個問題有若干陳述,答卷人根據自己的認識,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陳述。分析原則是根據每個陳述得分的多少,找出該問題的最佳答案。
1.培養(yǎng)目標。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為生產一線培養(yǎng)高級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畢業(yè)生經過鍛煉,將成為現代工程師?,F代工程師領導或具體從事產品或系統(tǒng)的構思、設計、實現和運行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或全部過程。這一項畢業(yè)生的調查結果有“贊同”、“基本贊同”和“不贊同”三個選項,數據顯示,“贊同”和“基本贊同”兩項相加達95.3%,那么應用型本科教育這一目標是被畢業(yè)生認可的。
2.學習目標。本調查有“獲得知識”、“獲得學習方法”、“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項陳述,可以多選。“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受畢業(yè)生認可,為98.1%;其次為“獲得學習方法”;學習目標為“獲得知識”的達54.7%。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問題的解決中才能培養(yǎng),具備一定的知識是獲得解決問題的必備要素之一,這也印證了CDIO工程教育中所倡導的“課堂+項目的主動學習方式”。
3.課堂教學模式。此調查有“教師對知識的透徹講解”、“教與學互動”、“教師的幽默逗笑”、“對典型的案例進行討論”四項,可以多選。即便是教師透徹的講解,學生對“填鴨式”教學的認可度也只有為49.1%,“教師的幽默逗笑”的比重為37.7%,“教與學互動”達72.6%,“對典型的案例進行討論”為78.3%。數據顯示,利用“教與學互動”進行知識的學習,接著通過討論“典型的案例”鞏固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最被認可。也表明了學生希望動手動腦,自主學習。
4.教學內容方式。應用型本科教學研究表明:應用型本科要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貼近企業(yè)生產實踐過程。但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實踐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從而完成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呢?本項內容針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及呈現的方式進行了調查。本項調查設計了“根據學科邏輯講解,使學生學科知識扎實”、“把學科知識和應用結合起來進行案例教學”、“結合學科邏輯和生產應用明確講解內容、重點及教學方式”、“其他”四項陳述,可以多選?!案鶕W科邏輯講解,使學生學科知識扎實”的教學,重視學科知識的邏輯性,把有關學科知識不加取舍地進行教學,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學科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把學科知識和應用結合起來進行案例教學”的教學,重視學科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通過對生產實踐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進行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學科知識的邏輯性;“結合學科邏輯和生產應用明確講解內容、重點及教學方式”的教學,把學科知識的邏輯性和學科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結合起來,根據學科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明確學科理論知識中哪些內容重點講解以使學生掌握,哪些內容簡略介紹以使學生有所了解,哪些內容可以不講解,哪些內容和生產實踐中的典型案例結合講解,哪些內容進行描述講解足矣。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傾向于和生產實踐結合的理論知識學習,可能是對選項陳述理解的問題,“把學科知識和應用結合起來進行案例教學”達77.4%的比重,“結合學科邏輯和生產應用明確講解內容、重點及教學方式”為71.7%的比重。不過,學生認可和生產實踐結合的理論知識學習是無疑的。
5.課堂教學效率。目前,有人形容大學課堂教學“冷如冰”、“靜如水”,其中原因何在?本調查設計了“學生認為所學知識無用,沒有動力和興趣”、“學生覺得所學知識有用,但無法約束管理自己”、“教師講,學生無解”、“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聽中麻木”四個選項。數據表示,“填鴨式”的教學是教學效率低下的第一因素;知識學習無用論為59.4%,學生覺得教學中沒有收獲的有51.9%,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比例;學生自我管理因素為35.9%,在各個項中,這項最低,看來學生對自我管理能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6.專業(yè)知識對工作的影響度。為了用數據說服認為專業(yè)知識無用的學生,調查設計了專業(yè)知識對工作中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影響度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人還是認為學習專業(yè)知識對工作是有幫助的,但是幫助“非常重要”的比重不大,參考畢業(yè)生學習目標調查,建議教師教學中把能力、素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和學習知識結合起來。
7.學生專業(yè)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其中的原因本調查涉及了“認為所學內容對自己幫助不大”、“長期的學校學習使人厭倦”、“學習枯燥無味,教學沉悶”、“其他”四個選項,可以多選。“學習枯燥無味,教學沉悶”是主要原因,“長期的學校學習使人厭倦”的比重也不小,兩項相加達90.4%。數據顯示,如果教學生動活脫,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去11.3%的不明原因之外,還有58.5%的學生“認為所學內容對自己幫助不大”,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yè)是根據社會需要設置的,只要學生所學專業(yè)與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對口,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這一選項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8.提高改善教學的教學行為。本項調查意在改變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構建高效充實的教學。本項共有“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學科競賽”、“技能證書考取”、“和教師組成科研團隊到企業(yè)解決技術問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5項陳述,可以多選。結果顯示,學生認可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愿意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問題。這和前面的課堂教學模式調查相互印證,也和CDIO工程教育中所倡導的基于項目的教育教學相一致,和“產學研”的指導思想同樣吻合。
9.教學效率的提高措施。本項對提高教學效率的措施設計了“加強教學管理以彌補學生自我管理不力”、“教師基本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科學合理安排教學以保證教師、學生的教學精力”、“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其他”五項,可以多選。調查顯示,“科學合理安排教學以保證教師、學生的教學精力”的比重達72.6%,教學安排不當成為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超過了教學本身對教學效率的影響。所以,科學合理安排教學,杜絕教學安排的隨心所欲很重要。當然,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教無止境”,三尺講臺,教到老,學到老。
四、應用型本科人才教育教學模式調查總結分析
調查顯示,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高級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是被認可的。說明這一目標定位滿足了企業(yè)的需要,也有助于學生的工作和發(fā)展。希望本次調查能讓從事應用型本科教育者從在職畢業(yè)生的角度思考應用型本科教學。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及我國在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參考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構思—設計—實施—運作)工程人才培養(yǎng)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參考本次調研結果,歸納總結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高級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人才的教學模式,如表1所示。
上述表中的教學模式分成了兩個大類。
1.理論教學模式。這部分的教學模式分為了三種,這三種教學模式的使用和教學內容是密不可分的。在“應用型本科教學內容方式”調查中,畢業(yè)生要求教學貼近生產真實的傾向非常明顯,根據之一結果,教學人員應該了解專業(yè)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根據專業(yè)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情況確定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及教學方式。另外,在“學習目標”中,98.1%的畢業(yè)生認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是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結果也提示從事應用型本科教學者知識的學習要為能力的培養(yǎng)服務。
2.實踐教學模式。98.1%的畢業(yè)生認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是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結果明確了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方式:盡可能多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去做,讓學生在“做”中獲得知識,得到方法,鍛煉能力,教師可以以“教練員”的身份出現于整個過程中。實踐教學是讓學生“做”的重要的教學形式。對于不同時期的學生,應用型本科教學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實踐教學模式,當然,豐富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模式也是應用型本科教學者的工作樂趣。在“教學效率提高措施”的調查中,學生表達了對教學科學安排的愿望,“科學合理安排教學以保證教師、學生的教學精力”的選項的比重達到最高。所有的調查幾乎都印證了學生希望主動學習,獲得能力的愿望。
參考文獻:
[1]龐思勤.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與行動[J].中國高校創(chuàng)造教育論壇,2008.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學,2006.
[3]李尚衛(wèi).普通教育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
[4]夸美紐斯.J.A.大教學論[M].教育出版社,1979.
[5]董奇,申繼亮.心理與教育研究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6]謝安邦.中國高等教育新進展[M].華東師大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