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其中因為壽山石的珍貴,對于壽山石圓雕的完成,非常不容易,所以壽山石圓雕的藝術價值非常高。本文針對壽山石圓雕的藝術性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造型藝術的重要性、藝術效果的關鍵性、評價壽山石雕的藝術性等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壽山石圓雕;欣賞;藝術
壽山石雕是福州蠻聲海內(nèi)外的傳統(tǒng)工藝品。對于壽山石圓雕的完成,非常不容易,不但需要好的原石料,還需要合適的題材,完善的故事架構,以及精湛絕倫的創(chuàng)作功力。壽山石圓雕與其它的雕刻藝術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壽山石有巧色,受到石材的形狀、石紋以及石質(zhì)因素等多項因素的制約,壽山石雕最突出的便是以巧色點題,通過石頭的形狀進行構思。在正式構思之前,要對原石進行熟悉,以便對構思方向進行明確。傳統(tǒng)的藝人時常會講“一相抵九工”。簡單來說便是“看中”石頭非常關鍵。所以要求“一相抵九工”要在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中貫穿,對于壽山石圓雕藝術品的完成,有著重要的價值作用。
1、造型藝術的重要性
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xiàn),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cè)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
圓雕的手法以及雕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會很具體、有些會抽象,有些會表現(xiàn)戶內(nèi)的場景、有些會表現(xiàn)戶外的場景;雕塑內(nèi)容與題材更是豐富,可以是花鳥,也可以是魚蟲;
壽山石藝術品當中的圓雕雕刻,需要分為幾個階段,如相石設計、雕刻、修光等等,各個階段緊密相連,缺一不可[1]。在不同的步驟當中,最需要注意講究的便是相石設計,一個好的作品,即使取巧以及雕刻都非常完美,但造型不合理,便是一個最大的缺憾,這樣的作品是不完整的,所以造型藝術十分關鍵。
在對壽山石雕刻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需要對作品的造型藝術進行關注。壽山石圓雕的造型,總體的設計原則為依照石頭進行造型,結合作品的主體,對整件作品的布局進行合理安排。同時,還需要根據(jù)石材的顏色,形狀以及紋理等進行之后的藝術構思。對于整個畫面的構想,一定要對結構的虛實、疏密進行強調(diào),并保留相應的空間。例如:有些創(chuàng)作者對花鳥作品進行創(chuàng)作時,會雕刻的過于飽滿,這會給人產(chǎn)生累贅的感覺。所以在創(chuàng)作中,如雕刻花籃,不要將作品雕刻得過于飽滿,如滿滿一籃的果實,這樣人們便不會對籃子進行欣賞,會給人累贅臃腫的感覺[2]。
此外,在很多的作品當中,原石為四方形以及三角形,在完成雕刻之后的造型依然是原樣,沒有對藝術作品的疏密以及虛實進行把控,更沒有處理好其中的取舍關系,只是進行盲目的堆砌,最終淹沒了主題。
2、藝術效果的關鍵性
壽山石在我國多種名貴的彩石當中,是價值最高最珍貴的,壽山石因為本身的品質(zhì)和難采、珍稀程度非常高,所以創(chuàng)作者對其非常珍惜,在拿到原料之后會精心設計,精雕細琢。創(chuàng)作者利用巧妙的構思,可以對一件作品進行雕刻,但也需要欣賞者有一定的藝術性,才能對其進行欣賞和審視。普通人的審美以及欣賞會關注漂亮、比例正確或者像或不像,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壽山石作品的好壞進行評價比較膚淺。由于壽山石會受到顏色和形狀、材料的限制,在對欣賞作品時,還要考慮材料、創(chuàng)作者的思路以及雕刻技藝等等,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思考其內(nèi)涵性以及寓意性、構思是否巧妙、主題是否明確、布局是否完整、條理是否清晰等。
壽山石來之不易,所以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都非常珍惜,非常看重作品的質(zhì)量和藝術效果?,F(xiàn)在有些人對于作品的商品價值過于追求,迎合了收藏者“貪大”的心理。對石材當中的不合理部分或者影響畫面的效果部分,創(chuàng)作者不舍得剔除,害怕作品縮水,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盡管對原石的完整進行了保持,但對整件作品的藝術效果造成了影響,甚至成為了創(chuàng)作敗筆。
3、創(chuàng)造好的造型
首先,作品當中的動物骨骼、肌肉以及皮毛等要栩栩如生,通過不同生物的不同特點對其表情和姿態(tài)進行刻畫[3]。動物表現(xiàn)出來的形神是作品的命脈,所以要表現(xiàn)的身形并茂。此外,還要與生活進行結合,對不同生物的習性有所了解,如有些鳥合群、有些鳥不合群、有些溫順、有些兇猛。特別在對飛禽進行雕刻的過程中,要通過構圖的變化,展現(xiàn)翅膀的動態(tài)變化。同時,對于花鳥的雕刻等,不需要將動物身上的全部都搬到藝術作品當中,需要有主有次,層析分明。此外,還要有明確的夸張和淡化,結合畫理,對作品的虛實、遠近等進行處理。
在對創(chuàng)作技巧進行掌握之后,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要對作品的造型以及畫面的整體布局進行把控,大膽提出不該保留的部分,不能出現(xiàn)縮手縮腳的心理。壽山石的藝術價值,更在于其天然性與藝術創(chuàng)新的組合,如果以貪大,尋求漂亮來吸引欣賞者,做出來的作品反而會讓人覺得不理想,這并不是對壽山石的珍惜,而是對壽山石的一種踐踏[4]。
4、評價壽山石雕的藝術性
在一件作品完成之后,欣賞者要對壽山石雕進行評價,其中要對作品的造型、構思,取巧、刀法、技法等多重方面等進行欣賞。從理論上進行分析,圓雕不賦著任何背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欣賞。完全立體圓雕造型的成功,造型生動非常重要,并且圖案線條一定要流暢,花鳥形象多姿多彩,神情兼顧、層次分明。此外,又要將這些與壽山石的角色進行巧妙結合。
通常會說巧色是壽山石的一種天然神韻,將花、鳥、蟲的形神與壽山石的巧色美妙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也是。藝術家雕刻水平、高低進行衡量的標準,其中巧色一定要巧分,巧分便是巧色與巧色之間要盡量分清。
5、結束語:
壽山石難得,壽山石圓雕更難得,所以要珍惜每一塊美石頭,使其能夠發(fā)揮出最絢麗的光彩。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從藝術的角度出發(fā),摒棄世俗的銅臭,這樣才能深深打動,欣賞者,并且要將造型藝術貫穿于整個雕刻當中,用自己巧妙獨特的視角構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景,呈現(xiàn)出壽山石絢麗多姿的故事。
參考文獻:
[1]陳仲得.壽山石雕的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雕刻藝術[J].大眾文藝,2014(19):78-79.
[2]林霖.淺說壽山石圓雕作品的造型藝術[J].藝術.生活,2009(06):63.
[3]徐寶. 圓雕技法在壽山石人物雕刻中的運用探究[J]. 天工, 2017(5):114-115.
[4]林鐵勇. 壽山石圓雕的觀賞和技法傳承探析[J]. 天工, 2017(5):108-109.
作者簡介:
王逸文(1988—),男,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族:漢 職稱:助理工藝美術師,學歷:在讀大專,單位:壽山石行業(yè)協(xié)會,研究方向:壽山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