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兩國文化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性,在古代中日便有了文字上的相似性。中國古代的文字與日本文學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中國文學對日本古代文學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日本的著名文學作品《源氏物語》為例,探討中國文學對其的影響,以便為后續(xù)的學術研究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日本;《源氏物語》
和中國經歷過百花齊放的文化盛況相類似,日本文學也有過文化上的鼎盛時期,《源氏物語》便是在文學藝術百花爭艷的平安王朝時創(chuàng)作的長篇寫實小說,《源氏物語》的篇幅十分宏大,在其中所展現(xiàn)的內容極為豐富。雖然《源氏物語》運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愛情,但從深層次來看,其主要思想?yún)s是在表達對政治狀況的無奈。正處于歷史巔峰的平安王朝卻有著迂腐的貴族社會政治,過度的揮霍問題以及一夫多妻制度,這些不僅是造成王朝衰敗的導火線,同時也是王朝政治腐敗的根源?!对词衔镎Z》中以情言政的表現(xiàn)手法實際與中國古代文學上的借喻手法相類似,其中也融入了中國許多詩歌作品,提升了文章表現(xiàn)力。使日本開創(chuàng)了文學與詩歌相結合的先河,讓日本古典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1《長恨歌》的藝術風格
《長恨歌》實際上是一首具有很深厚情感的敘事詩,詩人白居易在敘述手法以及人物塑造手法將故事中的人、景、物都充分融合在了一起,并將當時年代的歷史興衰和人物特點巧合地結合起來,從而讓詩歌更好地達到抒情的效果。中國文學詩人常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來描述人物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情緒變化,并通過環(huán)境氛圍的層層渲染,讓人物內心深處難以言喻的情感得到更好地表達。在遭遇了政治失敗的唐玄宗眼中,即使是再好看的青山綠水,也難以提起其觀賞的心情,由此可見,其對政治統(tǒng)治的傷感與無可奈何。通過樂情寫哀情,讓人物的情感得到了更深層次的表達?!堕L恨歌》通過層層的環(huán)境渲染,使得人物感情在不斷變化中達到高潮,這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所在,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增強藝術的感染力。
2《長恨歌》對《源氏物語》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最具有諷喻特色的詩歌要數(shù)白居易的詩,在其詩歌中諷喻詩占據(jù)大部分,并且其被多次引用到《源氏物語》中,本文主要以《長恨歌》為例探討中國古代長詩對《源氏物語》文化影響,分析中國文學在日本文學的滲透?!对词衔镎Z》在開篇對《長恨歌》的內容進行了模仿,它們均是表達統(tǒng)治者對出身貧賤的嬪妃極其寵愛,以此通過對愛情故事的描述而顯示對現(xiàn)實政治生活的諷喻。
2.1《源氏物語》第一章與《長恨歌》的相同之處:
2.1.1施愛者是帝王。即使楊貴妃出身貧賤,但帝王卻對其大加寵愛,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從海南進荔枝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楊貴妃。也正因為帝王對其過度寵愛,從而引起了眾多嬪妃的不滿,對楊貴妃施加言語攻擊,使其難以承受,最終因心情抑郁而回到娘家。此后,唐玄宗對于楊貴妃之子更是倍加寵愛,甚至力排眾議,讓其繼承王位。
2.1.2被寵愛者是佳人。楊貴妃是閉月羞花的美人,在日本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也是一名樣貌出眾的美女子,這也是其能被唐玄宗所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佳人先帝王而逝去。楊貴妃因為政治原因而先唐玄宗而去,唐玄宗在楊貴妃死后感到萬分悲痛,而《源氏物語》中的女主人公則是因為受到天皇的過度寵愛,而引起其他妃子的妒忌之心,這些妃嬪對其無情加害,女主人公便在經歷長期的體弱多病后與世長辭。
2.1.4佳人逝去,帝王沉湎在綿綿長恨和無窮悲嘆之中。楊貴妃是集唐玄宗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女子。因而在其逝去后,唐玄宗終日沉浸在無限傷心中不可自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政事。而在《源氏物語》中,天皇在得知女主人公死的消息時,則出現(xiàn)了神智恍惚,難以置信的現(xiàn)象,并長期以淚洗面。面對女主人公遺留下的物品,往往觸景傷情,將其私人物品藏于自身寢處,這對朝政也起了懈怠之心。兩部作品都通過對兩位女主人公死去后對帝王的影響,從而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3通過愛情故事,表達諷喻主題
《長恨歌》通過對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描述,揭露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種種弊政,奠定了唐代盛極而衰的文章基調,唐朝的歷史發(fā)展趨勢也由此發(fā)生轉變。與此相似,《源氏物語》也是在開篇便點明了君王重色誤國的主旨,并通過后續(xù)對天皇荒淫生活的描寫,揭示貴族統(tǒng)治階層對統(tǒng)治者政權的威脅,從而指明朝代興衰的必然趨勢。實際上《長恨歌》與《源氏物語》均是采用諷喻手法來反映朝代的興衰,因而其在表現(xiàn)結構和情節(jié)上都和中國文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學對日本文學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文學對日木文學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并且《源氏物語》也善運用中國古代的詩歌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提升其中的思想內涵以及文化渲染,讓日本古典文學開創(chuàng)與詩歌相結合的先行,推動日本古典文學走向歷史巔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是作者思想價值的體現(xiàn),其中包含了眾多的中國文化底蘊以及思想內涵,因而唯有善于運用其中的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日]紫式部著.豐子愷譯.源氏物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05):145-146.
[2]王豐.源氏物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08):75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