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教學是非常具體的一門學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推動教學信息化發(fā)展。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利用當前先進的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將課程內容更加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使初中物理課堂效果更加突出。本文將對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析。以期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微課;物理;教學過程;應用
目前而言,在初中農村物理教學當中存在著一些的問題。因為農村地區(qū)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資源匱乏。一般而言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當中,無法進行生動的實驗教學,教學設施也相對落后。由于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農村地區(qū)的物理教學無法享受同城市一樣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現(xiàn)象將會導致教育的不公平,加大農村地區(qū)與城市地區(qū)的教育差距。此外,就學生而言在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以往下去講不利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這邊是目前而言農村地區(qū)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微課是在當前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其主要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反映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內容的各類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
1、新課導入“微課”的有效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對于新課的教授一般采取直接導入的方式。常見是利用簡短的言語描述導入課題,比如描述相關情景現(xiàn)象、介紹作者歷史等;或者是通過利用相關實驗導入課題,比如在引入光的折射時利用激光筆照射水面等。常常使用這些方法導入久而久之會讓學生覺得無趣,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如何更加有效有趣的導入新課就變成了一個教學難題。而微課正好為這個難題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完善的解決之道。
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節(jié)時,同樣是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講的是同一個故事――發(fā)生在二百多年前鄂洛多克小站的懸案⑵,但用不用微課教學效果完全不同。我先前使用的是講述故事的導入方式,這個故事離奇,非常符合初中生獵奇的心理特點,能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由于案件的文字描述過長,又缺乏相關視頻,效果大打折扣。后來,改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我從電影中節(jié)選了相關片段,配以聲音旁白,很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導入存在的問題,學生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隨后,我又將這一微課資源推薦給同一備課組的物理老師,讓大家共享。
2、將微課應用于物理教學的預習當中
對于農村初中生學習來說,物理作為一門新接觸的課程,是比較有難度的。一方面,物理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非常靈活有趣;另一方面,物理是非常復雜的一門學科,簡單的記憶背誦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要帶著問題學習,要在正式的課堂學習之前自覺地預習新課。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但更多的是利用“導學案”這種灌輸式的預習,學生預習效果并不理想。這種方式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更多是以一種完成任務式的進行預習。將微課應用于物理教學的預習階段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因為微課是一種視頻,初中生對視頻有一種天生的熱愛之情,微課能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是就能夠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聲現(xiàn)象”相關內容時,可以利用微課將超聲波、可聽聲等聲音的有關視頻展示在網絡平臺,讓學生通過對生活實例的觀察,分析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進而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3、用微課來吸引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農村青少年普遍存在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差的現(xiàn)象。而一般的學校教育的課堂時間大約是45分鐘,有一部分時間是學生在練習,有一部分時間是教師在強調紀律,還有一部分時間是師生之間的討論,有效的教學時間并不多。而微課就把握了學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大約10分鐘左右的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力合理的應用起來,每一個微課的時間長度進本不超過10分鐘,所以學生在這僅有的時間范圍內能夠保證集中他們的精力和注意力,有效的提高學習的效率。
另外,也能利用微課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微課視頻能夠將物理中的神奇現(xiàn)象呈現(xiàn)于學生的眼前,學生處于好奇心會對這些現(xiàn)象產生興趣,進而形成對相關知識的興趣,以及去學習和探究相關知識的興趣。就比如在聲音教學中,將手機放在真空中,電話鈴想起外面聽不見的神奇現(xiàn)象來吸引學生對聲音的學習興趣。
4、微課強化實驗的教學
物理實驗在中考時占據(jù)一定的分值,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物理實驗的教學課時是嚴重不足的,而微課就能夠對實驗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強化,可以將有關的實驗教學錄制成微課,發(fā)放給學生,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然學生在可與時間去觀看相關的視頻,來彌補學生實驗知識的欠缺。舉例來說,當教授《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時,教師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常見的教學方式和新興的微課教學,以期讓學生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第一步,教師可以使用常見的教學方法,根據(jù)教學目標幫學生理解認識實驗原理;第二步,教師可以使用新興的微課視頻,通過視頻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向學生展示完整實驗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要及時回應學生,幫助學生解疑答惑。
5、結束語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微處入手,注重引導的特點,是現(xiàn)代教育與網絡時代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微課是當下的教育大勢所趨,它能夠給教育帶來眾多的好處,將微課合理的應用于農村初中物理的教學之中,能夠有效的提升給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符先滿.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文理導航旬刊.2017 (6)
[2]李陽.初中物理翻轉課堂之微課應用初探[J].新課程:下.2017 (1)
[3]王保劼,王林.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 (14)
[4]胡鐵生 .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 ,電化教育研究 ,2011 .
作者簡介:
李建運(1959-),男,學歷:大專,職稱:中學高級,單位:陜西省西鄉(xiāng)縣堰口鎮(zhèn)古城九年制學校,研究方向: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