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初中生的英語學習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是比較難的,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更是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二者之間聯(lián)系密切。教師對于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的教學更能反映出英語教學的與眾不同。本文從新課標下英語教學的要求出發(fā),進一步闡述了初中英語閱讀、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以期為尋找二者相結(jié)合的有效途徑提供科學、有效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jié)合
隨著社會的不斷轉(zhuǎn)型和發(fā)展,我國教育體系對英語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初中階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英語學習階段,這個階段學生英語閱讀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影響終生。學生在初中階段,個人思想及認知結(jié)構(gòu)發(fā)生巨大變化,在這個階段,學生對于英語會形成一個新的認知,這對于后期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英語教學模式越來越多樣化,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及寫作的教學方式越來越新穎,越來越有效,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大,英語水平顯著提高。
一、當前新課標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
1.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轉(zhuǎn)變極大,新課標要求英語閱讀的材料范圍更加廣泛,內(nèi)容更加全面,信息也更加豐富,語言知識十分多樣,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十分有效。
2.對英語寫作教學的要求
英語寫作在英語學習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初中新課標要求,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要從多方面提升學生能力,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基本寫作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獨特的寫作思路。同時,在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拒絕“啞巴英語”。
二、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1.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語言及思維關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正是閱讀與寫作關系的完美結(jié)合,通過對文本知識進行閱讀,獲得新的感受以及思路,繼而運用自身的寫作能力將自己的看法以及見解展現(xiàn)出來,閱讀與寫作相互作用,在展現(xiàn)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加強英語的技能訓練,提升學習能力。
2.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辯證關系
大多情況下,學生寫作能力與閱讀量之間是成正比關系的,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視野,加強他們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深化,繼而提升他們對于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的途徑
1.豐富學生詞匯量,厚積薄發(fā)
(1)創(chuàng)設情境。教育學與心理學研究都表明,在一定感興趣的情境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大大加強。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以及使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學生學習“Foods and Lifestyles”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主討論自己喜歡的食物,通過查閱字典等方式將喜歡食物的單詞寫下來,并選出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通過點評,繼而引出本章節(jié)的主題——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文章中兩位主人公過去以及現(xiàn)在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變化,進一步加深學生印象。通過對文章中不同食物以及生活方式等詞匯進行總結(jié),幫助學生了解詞匯的正確使用以及其真實含義,為寫作是詞匯的使用奠定基礎。
(2)課前預測。在閱讀教學課前,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需要閱讀文章的標題、圖片或表格等,讓學生自主觀察、分析,提出可能的相關詞匯,進而對文章進行預測,引起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The Spirit of Christmas”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在課前首先向?qū)W生展示一些圣誕節(jié)的照片,播放圣誕節(jié)歌曲,再將標題展示出來,學生通過對“Christmas”這個單詞進行學習,進而充分發(fā)揮想象,講出自己知道的圣誕節(jié)相關單詞,這樣,就可以預先知道要學習的閱讀的大概范圍,進而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
2.已讀促知,融會貫通
(1)略讀。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英語詞匯的掌握不是很成熟,因此,在進行第一次閱讀時,粗略的閱讀文章大概,了解文章整體框架,教師在學生略讀完成后,進行簡單詞匯以及句子的講解,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整個文章。
(2)尋讀。以“Foods and Lifestyles”這一文章為例,學生在略讀完成后,對食物以及生活方式有相應的認識,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有哪些食物”、“有哪些生活方式”、“文章中有哪些人”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二次閱讀,進而找出答案。
(3)精讀。精讀就是細讀,在教師對文章中生詞、短語、語法進行詳細講解之后,學生進一步閱讀整篇文章,這時,學生就可以十分順利的將文章閱讀完畢,對于文章的理解也進一步升華,遇到的問題較少。
(4)朗讀。在進行完略讀、尋讀、精讀之后,學生對于文章已經(jīng)十分熟悉,因此,就需要將文章大聲的朗讀出來,來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2]。這時,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段落、對話等進行節(jié)選,讓學生富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和對話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等。
3.已讀促寫,水到渠成
(1)讀后復述。在學生完成閱讀學習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和學生的掌握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簡單明了的語言將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講述出來。這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形成總結(jié)的習慣,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總結(jié)能力。
(2)讀后改寫。在初中英語考試中,基本都會對學生的改寫能力進行考核,因此,在完成課堂學習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練習,以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例如: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找出錯誤;也可以設置故事情境,學生暢所欲言等等。
(3)讀后仿寫。在一般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仿寫能力進行訓練,學生需要按照老師提供的句子類型或者文章的寫作方式進行自己的寫作,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題以及寫作能力。
(4)讀后創(chuàng)作。在進行過閱讀及寫作之后,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業(yè)等進行評價、講解,幫助學生能夠在面對新的主題時,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
綜上,對于當今時代的中學生而言,在小學英語的基礎上進行英語學習,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掌握更加快,對于英語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再經(jīng)過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相關訓練之后,英語能力及水平提升較快。同時,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方式都顯著提升,教學質(zhì)量也不斷加強。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對于初中學生以及初中教師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玲玲.2016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jié)合[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06):131-132.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沙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