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課堂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求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并且針對不同的課堂教學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證學生正確掌握音樂知識。另外,教學評價對教學行為起著指導作用,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合理評價,能夠促進教師更好地改進教學模式,尋找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2-0058-02
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小學歌唱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無法滿足學生的唱歌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實踐為基礎,教材為依據(jù),開展多形式的教學討論及實踐,來探索適合現(xiàn)階段音樂教育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結(jié)合多種形式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應該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內(nèi)容,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自信心、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并通過不同的方法對音樂課堂進行評價,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地修正自我的教育方法,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真正做到教與學的完美結(jié)合,提升課堂效率。
一、開展情景教學,促進學生自我理解
開展情境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理解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作品;既可以是老師與學生談話的方式,在問答間體會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也可以是教師以相關的故事作為線索,配以聲情并茂的解說,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學生來理解作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情境模式,并對情境中的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是一門有聲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音樂與別的藝術形式相結(jié)合,比如美術、舞蹈、相聲等,最終達到多重藝術形式完成音樂表達的效果。語言是歌唱的核心部分,以歌詞的形式出現(xiàn)在歌唱中。有些歌曲的歌詞意境優(yōu)美,讓人無限暢想,在音樂教學開始之前,讓學生熟讀歌詞,引導學生細細體會,感受歌詞的美好。根據(jù)歌詞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畫卷,將美術與音樂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之后開始唱歌教學,最終用心找到歌曲中想要傳達的含義,并在歌唱的過程中將其表達出來。另外,還可以根據(jù)歌詞進行編舞,在舞蹈中結(jié)合肢體語言,更好地讓學生對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調(diào)、歌詞進行把握,之后再回歸音樂課堂教育中來,使學生很自然地唱出心中的感覺。
二、結(jié)合專業(yè)音樂教學,提升學生探索能力
對于基礎教學階段年齡的學生,老師應該有側(cè)重地引導他們尋找適合他們自己的歌唱方法,不能單純地照搬成人聲樂的訓練方法。另外,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在教會學生唱歌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樂感,讓音樂融入孩子們的心中,使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了解體會美的存在。
中小學的音樂課應當培養(yǎng)對音樂的審美為出發(fā)點,正確的教學方法會影響到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程度。聲樂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并通過嗓音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分發(fā)揮學生對歌唱的控制能力,使嗓子具有適應歌唱時所需要的協(xié)調(diào)力與耐力,并能夠改善嗓音。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多形式地開展教學,比如將獨唱、合唱、視唱、樂理知識融為一體,并且能夠達到與鋼琴的彈唱、即興伴奏和指揮等音樂基礎知識普及協(xié)調(diào)配合等。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熱愛音樂、享受音樂。
三、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自身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因材施教”中的“材”應注重兩個方面,一是教學的依據(jù)即教科書,二則為教學的對象即學生。以此為基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一以學生的年齡為特點進行劃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及環(huán)節(jié)。不同年齡的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能力不同,即使是同一首音樂題材的教學,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通過有側(cè)重點地將學生帶入音樂,使得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正確地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
其二從教材出發(fā),教師首先了解教學內(nèi)容難易程度,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是有差別的,我們不能使用同樣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去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應根據(jù)課堂的具體情況,及時地改變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另外,同一首歌曲的教學中,不同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引導,課堂上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隨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認真地分析理解教材,結(jié)合課堂上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科學合理開展教學。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
四、開展教學評價,保證教與學的融合
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工作主要可能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即教師的評價),二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評價(即學生的評價),只有保證兩者都較好地完成,才能稱之為有效的課堂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與學的完美結(jié)合。
(一)教師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層面展開
1.課堂教學目標的差異化和明確化
課堂上要尊重每個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與每個學生相匹配的學習目標,并且讓學生了解其學習的目標,給學生一個方向感和動力,讓學生做到要“跳一跳,夠得到”的要求,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有驅(qū)動力,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化和多元化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老師要通過不同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從學生興趣出發(fā),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綜合考慮音樂教育的多樣性,在用好、用活、用實教材的基礎上,結(jié)合別的藝術形式,開展多維度音樂教學,根據(jù)教材,找到與題材相關聯(lián)的藝術形式,找到渠道啟發(fā)引導學生,切實地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
3.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實效化
教學的目的是要求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求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保證老師有所教轉(zhuǎn)化成學生有所學。為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老師在課堂上要選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內(nèi)容、學生認知和能力等條件,隨時進行調(diào)整,靈活運用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各種方式的優(yōu)化組合。
另外,課堂教學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在課堂開始前,要做到心中知目標,課堂要做到方法隨時調(diào)。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狀態(tài),動態(tài)地去完成教學內(nèi)容。并且要保證課堂質(zhì)量,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在多種教學方法中甄別最有效的進行教學工作。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年級,教學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需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來調(diào)整,保證教學質(zhì)量。
(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的知識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
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對學生所學習掌握的音樂知識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自身自律性較差,不能全身心地完全沉浸在學習中,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老師應該通過游戲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對其是否掌握知識的評價時要采用多樣的趣味性的方式開展,不能靠單一枯燥的樂理知識來衡量。再者就是年齡較大的學生,要讓學生自己作為評價的主人,課堂結(jié)束后,讓學生回顧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通過不同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自己展開討論,對音樂知識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不受限制,有側(cè)重地去鼓勵學生自己完成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評價,也能再次加深學習的印象。
2.在評價中,音樂知識的掌握是其中一方面,另外更應該關注學生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長。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和內(nèi)心修養(yǎng),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學生掌握更多的樂理知識更為重要。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是寄希望通過音樂大門敲開學生的心靈,在學習中不斷地完善自己,開拓自己。
[參 考 文 獻]
[1]孔會.唱出感覺唱出激情——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有效方法研究[J].課程教法,2015(03).
[2] 王嵐.唱歌課堂教學評價在小學音樂中的分析[J].北方音樂,2017(01).
[3] 張曉慶,王偉.對小學唱歌綜合課教學的幾點建議[J].藝術與體制訓練,2017(05).
[4] 陳清春.淺談巧編歌詞學唱歌在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教育,2017(02).
[5] 劉玥.談唱歌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0(04).
[6]馬志祥.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研究[J].當代音樂,2017(02).
[7] 王彥芳.小學音樂唱歌課教學方法的研究[C].課堂教學改革專題討論會,2007.
[8] 鄭霞.小學音樂唱歌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課程與教學,2015(04).
[9] 葛懷欣.以情帶聲 聲情并茂——淺談小學音樂唱歌教學[J].戲劇叢刊,2014(06).
[10] 胡慶生,李佳音.中小學音樂課中聲樂教學法的應用初探[J].教學論壇,2013(09).
[11] 楊嵐棋.中小學音樂課中聲樂教學法的應用探求[J].江西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