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永年地區(qū)有周、劉、姚、李四大吹歌家族,他們將吹奏技藝代代相傳,且已流傳五代。吹歌家族的樂人只將吹奏技藝傳給自己的子孫,且傳男不傳女。偶爾接收外姓徒弟,也只接收男性,不接收女性。這樣的局面,被劉氏樂班第四代樂人劉喜榮打破了,她成為永年地區(qū)第一位女性吹歌樂人。自劉喜榮之后,永年吹歌的舞臺上有了女人的身影,而且女性樂人成為樂班吸引觀眾眼球的閃光點,有女性樂人的樂班邀約不斷,生意興隆。女性樂人自幼學藝,吹奏技藝高超?;楹笳煞虿煌馀詷啡嗽賲⒓踊閱恃莩?,女性樂人只能放棄多年所學,成為家庭主婦,實屬無奈。
[關鍵詞]永年吹歌;女性樂人;婚姻;吹奏;嗩吶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2-0082-04
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鄉(xiāng)村,活躍著一群吹歌樂人。他們祖輩相傳,不改其業(yè),將音樂作為家族傳統來繼承。樂人們在母親腹中就開始聆聽吹歌。他們幼年學藝、少年加入家族樂班,成年支撐起樂班及整個家庭。音樂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們靠動人的樂聲、火爆的表演吸引觀眾,演出收入是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音樂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將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融于樂聲中表達出來,音樂承載著他們的希望和夢想。樂人們的生活很艱辛,他們風雨無阻,穿梭于永年附近鄉(xiāng)村的婚喪儀式中。他們白天在儀式中賣力地表演,晚上卻只能住在破廟或事主 永年地區(qū)的樂人稱辦理婚喪儀事的主家為“事主”,“事主”負責邀請樂班及付給樂人演出報酬,樂人們也要竭盡所能地表演讓事主滿意。家的院子中,冬冷夏熱,辛苦了一天的樂人也不能得到安穩(wěn)的休息。就是這樣的一群樂人吸引了筆者的目光,他們熱情、善良、淳樸的品質深深打動了筆者。筆者先后7次到永年與吹歌樂人進行深入訪談,其中女性吹歌樂人尤其引起筆者的關注。
一、打破傳統的第一位女性樂人
劉喜榮成為永年吹歌樂壇破天荒的第一人,首先取決于她的母親思想開化。劉喜榮介紹了她自幼學藝的經歷:
“俺從5歲開始跟俺爹學吹嗩吶,主要是俺娘思想開放。以前的人都說女子不能當吹鼓手,在外面拋頭露面影響不好。俺娘覺得沒啥不好,她想讓俺多學門手藝,技多不壓身。俺爹一開始不想教俺,俺那時候也小,啥也不懂,俺娘就天天哄著俺爹,讓他教俺吹。俺小時候也聽話,俺爹教俺練吹,俺就一直練,他不說停俺就不停。后來俺爹覺得俺吹得挺好,進步很快,就開始認真教俺了。俺從10歲開始就跟著俺爹天天上事,那時候過得苦得嘞(很辛苦)!”
劉喜榮成為永年吹歌樂壇百年來的第一位女性,是因為她的母親拋棄了女子不可隨意拋頭露面的傳統觀念,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從小培養(yǎng)女兒,使劉喜榮成為優(yōu)秀的吹歌樂人。
劉喜榮向筆者講述了她演出的經歷:
“俺15歲的時候,在龍泉村除夕夜游樂會上獨奏了一段,吹完后大家一直鼓掌,叫俺再吹一段。以前村里面的人都沒有見過女的吹嗩吶,所以看見俺吹就覺得挺稀罕嘞。從那以后俺在永年就出名了,很多人都知道俺了。俺成家后自己在婆家撐起來一個樂班,俺25歲的時候抱著二孩子去北京參加演出,那時候俺二孩子還沒有一周嘞。俺喜歡吹嗩吶,俺爹傳給俺這門手藝,俺從小苦練的,俺就得一直吹下去?!?/p>
劉喜榮從小刻苦練習吹奏嗩吶,十年如一日地勤奮學習,使她擁有了高超的吹奏技術。劉喜榮10歲開始跟隨父親參加婚喪演出,15歲在永年縣龍泉村除夕夜游樂會上獨奏一曲,震驚四座。她絢麗的吹奏技巧、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加之女樂手的身份,使她在永年地區(qū)迅速揚名。劉喜榮25歲時懷抱幼子赴北京參加演出,并獲得獎項,此時的劉喜榮在永年吹歌樂壇已頗具影響。劉喜榮結婚后,和丈夫一起組建了屬于自己的樂班。劉喜榮作為班主,教丈夫和丈夫的家人學習吹奏嗩吶。開始了紅紅火火的上事生活,劉喜榮和丈夫二人同心,認真排練,精彩表演。精湛的吹奏技術給他們帶來了可觀的家庭收入,也奠定了劉喜榮在家庭中的地位。劉喜榮很感謝她的父親教她吹奏嗩吶,這門技藝不僅能夠使她自己經濟獨立,并且?guī)Ыo她的丈夫及其丈夫的家人可觀的收入。劉喜榮嫁入夫家后,解決了丈夫及其家人的生計問題,帶領他們轉行從事吹歌,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收益。
在劉喜榮之前,吹奏技術傳男不傳女,女子沒有機會學習吹奏。劉喜榮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傳統,從她之后,永年吹歌的舞臺上有了女人的席位?,F在有年輕女子的吹歌班隊非常受觀眾的歡迎,演出的酬金也更高些??梢姌啡藗兊乃枷霛u漸開化,女人的地位也在提升。
圖永年第一位女樂人劉喜榮(中)吹奏 該圖片為永年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徐鵬攝。
永年縣講武鄉(xiāng)尚古村李家樂班男性樂人李澤凱 李澤凱是永年縣講武鄉(xiāng)尚古村李家樂班第四代班主。李澤凱的樂班由他的妻子、兒子、三個女兒、妹夫、侄女組成,年輕漂亮、技藝出眾的女性樂人吸引著觀眾的眼球,為李澤凱的樂班增光添彩,使他的樂班邀請不斷。采訪時間2012年2月20日講述他眼中的劉喜榮:
“過去很封建,女子不登臺,唱旦角的都是男士扮演,吹歌藝人中更沒有女人。龍泉的劉喜榮是永年第一個女子吹嗩吶的。他父親劉新來教會了劉計民,劉計民便開始教他的妹妹劉喜榮。劉喜榮年輕時個子高,很漂亮,從小不上學,和大人一起吹,在縣里知名度很高,在邯鄲市知名度也很高。大家認為吹歌藝人自古以來都是男人,劉喜榮打破了這個觀念。劉喜榮以前在石家莊獲過獎,還受到時任省長、省委書記的接見。劉喜榮現在丈夫家接著吹,她生了兩對雙胞胎,生活得很幸福。劉喜榮的丈夫跟她結婚后,也開始吹嗩吶,夫妻二人組建的樂班生意很紅火?!?/p>
劉愛榮講述了自己和妹妹劉喜榮的學藝經歷:
“劉喜榮是我同父異母的妹妹,我小時候想學,俺爹不教我。說閨女家學這個干什么,當時沒有女兒家干吹歌的。我想學是因為我娘一直有病,我爹一個人太難了,想幫幫他。后來,我娘走了(去世),我后娘生了妹妹劉喜榮,我后娘思想開放,從小就讓妹妹學吹,妹妹很聰明,學起來也快,長大了吹得很火爆,她在永年很出名,很受歡迎,因為她是永年第一個女人干吹歌的。我17歲的時候俺爹才開始教我吹,我都能咔戲了,后來結婚懷孕了,就不吹了,放棄了,挺遺憾的?,F在永年女的干吹歌的多了,好多樂班都是全家一塊兒干的,掙了錢不用分給外人。丈夫吹嗩吶、笛子,妻子唱戲,女兒跳舞、主持、敲梆子、吹羅戲笛,現在的小姑娘能得嘞(很強),也都是從小學,有的比男的吹得還好嘞?!?/p>
吹歌家族的女子大多以家庭為重,沒有自己的事業(yè),一生為丈夫和子女付出。她們雖出身于音樂世家,但顧忌女子拋頭露面有失大雅的觀念,不能也不敢深入學習吹奏技藝,怕影響了自己的聲譽,阻礙自己日后人生道路的發(fā)展。劉喜榮是永年縣第一位挑戰(zhàn)人們傳統觀念的女性樂人,她不認為女子在婚喪儀式中演出會有失風范,她認為女子和男子一樣可以依靠自己的技藝生存,而且這種生存方式在劉喜榮看來是正當的,是光榮的。
劉喜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女人的自尊與強大,她的吹奏技藝高超,音樂表現力豐富,感染力強,她的音樂造詣遠在許多男性樂人之上。她為人正直、作風正派、自尊自愛,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對女人從藝有失風范的觀念。劉喜榮是永年吹歌發(fā)展歷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她改變了人們對于女性樂人的認識,打破了吹歌家庭傳男不傳女的局面。自她之后,永年吹歌的舞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女性樂人,她們美麗、端莊,吹奏技藝精湛,成為樂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深受觀眾的喜愛。
二、婚姻對于女性樂人的影響
在永年吹歌家庭之間聯姻,以吹奏技術論高低,吹奏技術高者不會和吹奏技術低者聯姻。尚古李家第四代樂人李澤凱娶了劉家樂班班主的女兒,名叫劉婉月。劉婉月是永年縣百花豫劇團的戲曲演員,她不僅戲曲唱得好,長得也非常漂亮,還有些舞蹈功底,十分受觀眾的歡迎。兩年后劇團解散了,劉婉月就和丈夫李澤凱組建了自己的樂班,丈夫吹嗩吶,妻子唱戲,夫妻二人做到了“婦唱夫隨”。
一年之后夫婦二人的大女兒出生了,可是他們想再生一個兒子,他們認為沒有兒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不能傳宗接代。很快劉婉月又有孕了,為了躲避計劃生育部門的查辦,夫婦二人不敢在自己家中待下去了,到永年縣臨洺關鎮(zhèn)北街村租了房子。劉婉月終日躲起來不敢出門,害怕別人看見自己懷孕被人舉報。夫婦二人就這樣在外面躲避了八年,丈夫李澤凱吹嗩吶養(yǎng)家,妻子劉婉月在家中生育了三個女兒后,終于兒子出生了。夫妻二人如愿以償回到家中,繼續(xù)組建樂班上事。
大女兒李夢溪在夫妻二人的培養(yǎng)下吹奏技術高超,長相也十分秀美。姚家吹歌班因為有了大女兒的加入,生意越來越紅火,酬金也不斷升高。大女兒漸漸成了姚家樂班的主角,她的出場總能引來觀眾的轟動。許多事主慕名而來,專程邀請李夢溪表演,她成為永年吹歌樂班中一顆耀眼的新星。李夢溪才貌雙全,在她參加婚喪演出的5年中,有許多傾慕她的男性觀眾。其中一位打動了李夢溪的芳心,二人墜入愛河,但是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男方家是富商,在北京從事標準件生意。男方的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兒子娶吹歌家庭的女兒為妻,他們從心底里是鄙視吹歌樂人的。李夢溪的父親李澤凱也不愿意讓女兒遠嫁,李夢溪一直是樂班的支柱,如果女兒嫁給這位商人,便要跟隨他去北京經商,自己樂班少了一員大將,收入也會隨之減少。
李澤凱心中一直有一位最佳女婿人選,他是李澤凱收的外姓徒弟,此人為人憨厚耿直,做事勤勤懇懇,嗩吶吹奏技術精湛,深得李澤凱的喜愛。李澤凱一直希望這個得意門生能做自己的女婿,這樣樂班不但不會失去女兒,還能增添一位得利助手。愛情的力量是不會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的,李夢溪的男友專程從北京趕來,跟著李澤凱參加婚喪儀式演出。從小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公子哥,為了愛情不怕吃苦,和李家樂班的樂人一起打地鋪睡覺,幫助李澤凱背樂器、搬音響,給李澤凱買好煙好酒。終于男孩兒的執(zhí)著打動了李澤凱,李澤凱答應把女兒嫁給他。
李夢溪嫁到北京后,李家樂班的收入直線下降。原先一場演出可收入2000元的酬金,現在降至1500元。原來一個月可以接到20場演出,現在只能接到15場,李夢溪的離開給姚家樂班帶來了重大經濟損失,男性樂人不如女性樂人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李家樂班中的男性樂人衣衫襤褸,在赴演出的途中風塵仆仆,臉上布滿了灰塵,演出的時候也不進行清洗,蓬頭垢面地面對觀眾。而女性樂人則不同,她們走到哪里都要求自己干凈整潔,早晨醒來就是去事主鄰居家借水,也要洗洗臉、化化妝,時刻保持自己的美麗形象。這樣,男樂人和女樂人從外貌上形成了反差,觀眾們更喜歡看干凈、漂亮的女樂人表演。
李夢溪嫁到北京后,她的妹妹李夢穎加入樂班。雖不如姐姐長得漂亮,技藝也不如姐姐高超,但也為李家樂班挽回了些人氣。下面是筆者對李夢穎的訪談記錄。
問:你結婚后會繼續(xù)參加婚喪演出嗎?
答:那要看婆家的意思,如果人家愿意,我就繼續(xù)演。如果婆家不喜歡兒媳婦在外面拋頭露面,我就不演了。我就在家專心領孩子,和丈夫做點兒小買賣賺錢養(yǎng)家。
當筆者一年后,再次采訪姚家樂班時,筆者只見到了李家的三女兒李夢雪。下面是筆者對李夢雪的訪談記錄:
問:你的姐姐李夢穎去哪里了?
答:我二姐已經出嫁了,夫家是永年人,不是干吹歌的。姐夫不想姐姐結婚了還在外面演出,所以姐姐就不干了,現在在婆家待著呢。
問:你的兩個姐姐都從小學藝,學了十幾年,現在突然間放棄,不覺得可惜嗎?
答:沒辦法,要想繼續(xù)吹,就得找干吹歌的男朋友。找普通人家,人家都不愿意媳婦結婚了還出來演出的。
問:那你結婚后還會繼續(xù)參加演出嗎?
答:那得看我以后找什么樣的男朋友了,如果也是干吹歌的,我就和他搭班一起演出。如果不是,丈夫家不愿意我出來演,我就不演了。不過就算我不干這一行了,我也會想的,可以自己在家里吹嗩吶的。
永年縣第一位女樂人劉喜榮女士,向筆者講述了她對當前永年吹歌女樂人婚后不能再從藝的看法:
“現在的小女孩兒多可惜啊,大人培養(yǎng)了她十來年,好不容易學出來了,一嫁人就都擱下了,多可惜!十幾年的功夫就白瞎了,大人也白培養(yǎng)她了。教一個孩子不容易?。〉觅M多少心血,花多少時間,孩子才能學出來?咋來(為什么)嫁了人就不能吹啦?在臺上吹一段、唱一段有啥丟人的,不偷不搶的,又不干啥丟人事兒?那小閨女的婆婆家就都不同意,俺就看不慣他都(他們)這樣。”
在永年鄉(xiāng)村社會,對于女性樂人拋頭露面有失大雅的觀念還廣泛存在著,婚姻成為結束女性樂人藝術生命的重要原因。女性樂人同男性樂人一樣,幼年學藝,歷盡艱辛青年學成。學成之日也到了適婚的年齡,婚后若夫家不允許女性樂人繼續(xù)參加演出,那么她們十幾年下的苦功都毀于一旦。結婚對于女性樂人來說是幸福的開始,她們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精神上和物質上都有了依靠。而從另一角度來看,結婚意味著女性樂人藝術生命的結束,她們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自在地在舞臺上盡情表演了。她們從樂人變?yōu)榱思彝D女,她們的生活重心發(fā)生了重大轉變。
男耕女織是中國上千年的傳統思想,至今還禁錮著許多永年村民。永年的部分男性認為,男人就應該在外面賺錢養(yǎng)家,女人結婚后就應該專心在家伺候丈夫,生養(yǎng)孩子,做飯洗衣,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婚后女人生活的全部。而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女人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女人在社會中同男人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女人嫁人不再是為了穿衣吃飯,女人離開男人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好。女人在物質上對于男人的依賴逐漸減少了,女人對于情感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物質生活的豐富令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質量,婚姻的品質逐漸提高。女人結婚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幸福地生活。
然而永年縣部分女性樂人,仍然持有“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觀點。她們認為:在家庭生活中,男人應該負責養(yǎng)家糊口,分擔生活中的大事,而女人可以躲在男人的身后,做一個居家小女人。永年多數吹歌樂班家庭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格局,以及女人順從男人的思維方式。這是受到永年鄉(xiāng)村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也和女性樂人自身接受教育的時間短、生活范圍狹小相關。筆者認為,婚后女人也應該有自己的事業(yè),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在家庭與事業(yè)之間做好平衡的女人,才是擁有完整人生的女人。永年吹歌女性樂人婚后放棄自己多年所學,將自己的音樂才華埋沒于家庭的瑣碎之事中,實屬可惜。她們應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繼續(xù)自己的音樂道路,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
結語
在女性樂人藝術成長過程中,勤奮和實干是樂人取得成功的關鍵。樂人若要有所成就,需要終其一生為了音樂目標而奮斗。在奮斗中苦心鉆研,提高技藝,以誠待人,才有可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并使之成為階梯躍向成功的頂峰。天道酬勤,樂人轉變命運的前提就是勤奮。而堅持不懈也是樂人藝術道路中必須堅守的法則,不論生活中遭遇怎樣的困難,堅持從藝才能有所成就。女性樂人受到婚姻的約束而放棄從藝,結束自己的藝術生命實屬可惜。勤奮和堅持是女性樂人走向成功的關鍵,個人因素在女性樂人藝術成長中發(fā)揮了主導作用。社會因素為女性樂人的藝術成長提供了外部條件,并對樂人藝術生命建構歷程產生重要影響。
[參 考 文 獻]
[1]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2]劉勇.中國嗩吶藝術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3]梁茂春.中國當代音樂——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4]齊琨.歷史地闡釋——上海南匯絲竹樂清音的傳承與變遷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5]齊琨.儀式空間中的音聲表述——對兩個喪禮與一場童關醮儀式音聲的描述與分析[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6]永年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永年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2.
[7]永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輯委員會.永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集成[M].永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09.
[8]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北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7.
[9]楊采芳.響器班的女人們——關于山東聊城禮俗樂班的社會性別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