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明
摘 要:古詩詞蘊含優(yōu)美的意境,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美育的好題材。在教學中,一些小學語文老師,過分注重講解,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意境,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古詩詞,體驗不到古詩詞的意境美。本文深入剖析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問題;誦讀;意境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注重解釋,忽略誦讀。在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古詩詞教學常常采用“解釋題目——讀通詩句——分析字詞——串講詩意”的逐句串講的教法,忽視小學生學習古詩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即讀通詩句。這種教法不可能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達到識字、學詞、析句并理解全文內(nèi)容的目的。有的課堂,雖然布置了朗讀教學,但由于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后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有的課堂,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充足,朗讀趨于形式化,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
2.教學情境乏味枯燥,學生沒有進入詩詞的意境。表現(xiàn)在:對于古詩詞的講解只停留在知識點上,過分注重講解和生字教學,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深刻理解,將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忽略掉,古詩教學變成了生字教學,導致學生體驗不到古詩詞的情趣美和意境美。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應對策略
1.注重古詩詞的誦讀,以讀促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娬b讀可以體會古詩內(nèi)涵、感受作者情感,明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誦是解讀詩歌的敲門磚,只有對詩歌進行反復誦讀才能真正走進解讀詩歌的藝術殿堂。對于小學生來說,誦讀是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nèi)容的最佳方式?!耙宰x促學”,讀,指誦讀,包括朗讀和背誦,一般指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練讀。學,指學生在老師導引下、在學生練讀的基礎上對古詩的體驗、感悟。以讀促學就是指通過朗讀、默讀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去感知、去沉思、去感悟、去創(chuàng)新,以達到明其意,動其情,見其形的目的?!耙宰x促學”大體包括教師范讀(示范引路)和學生練讀(學習課文)二個教學流程。第一,教師在范讀時要注意指導學生聽范讀的方法。讓學生用心去聽教師范讀,努力挖掘范讀中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詩文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去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美。第二,要讓學生模仿借鑒教師的范讀。對于朗讀水平差一些的學生,教師要耐心指導,要求力所能及地模仿;對于有一定朗讀基礎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長和優(yōu)勢,并給予鼓勵和肯定,給他們可以繼續(xù)發(fā)展的機會,使他們成為學生中的“范讀”。學生的練讀可選擇自由讀、接力讀、個人讀等方法進行。學生練讀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對照拼音,把詩讀正確流利,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指明學生個人讀后,讓其他同學評議,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著,教師進行范讀和領讀,讓學生得到熏陶,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這樣的古詩教學課堂,學生讀詩“百讀不厭”,越讀越有味,有的學生甚至能夠熟讀成誦。這種將朗讀貫穿于古詩教學全過程,立竿見影,效果顯著,足以達到以讀促學的教學目的??梢姟耙宰x促學”,“讀”是手段,“學”是目的,“促”是保障。
2.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詞詩的意境、欣賞意境。古詩的語言凝煉含蓄,意境深邃悠遠,“言有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魅力無窮,是陶冶情感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好教材。因此,古詩詞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緊扣語言賞析,能較快的把學生帶入古詩詞意境,領會詩意,以幫助學生感受詩詞的藝術美。例如,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句中的“敲”能否用“推”字替換?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敲”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用“敲”字來刻畫環(huán)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按猴L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如果把它替換為“到、過、入、滿”字,都沒有用這個“綠”字用得傳神,“綠”字可以讓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一個“綠”字把春天寫活?!叭照障銧t生紫煙”是《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把握詩中的詞語,抓住詩眼“生”、“香爐”、“紫煙”,咀嚼字詞,理解意境——“生”本義是“產(chǎn)生”,而在此詩句中“生”含有“產(chǎn)生”、“升起”的雙重含義,是香爐峰的云霧、水氣產(chǎn)生并升起。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老師一旦拋出這一問題后,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如果用“升”字,那么“升”起的煙霧是不可能持續(xù)很久的,一會兒就沒有了的;如果用“生”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香爐峰的云霧升騰的畫面,而且還能夠看到香爐峰云霧繚繞的畫面。在學生從詩中的字句欣賞到詩的意境之后,接著讓學生觀看廬山瀑布的美景錄像,在觀賞過程中,把老師的解說、美麗的圖象、學生的吟誦巧妙的結合為一體,這時學生置身于廬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如臨其境,入情入境,體驗詩詞美妙的意境,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不足之處,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或誦讀,或欣賞,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水平,豐富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伍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思考與認識[J].新課程(小學),2014,10.
[2]石桂淑.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