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梅
摘 要: 本文結合“外交學概論”課程教學實踐,分析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點、應注意的問題,同時在比較案例教學各種具體方法的效果之后提出案例教學中的最優(yōu)方法,并提出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值得提倡和完善。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外交學概論 優(yōu)缺點 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外交學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指的是在進行“外交學概論”課程具體章節(jié)的講授時,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外交案例進行講解或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研討,力求通過對某一具體的、典型的外交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從中學習、理解和掌握外交學的一般規(guī)律、原則、方法及操作實驗,從而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
“外交學概論”課程的研究對象一般定位為國家實行其對外政策的外交實踐經(jīng)驗及外交行為的規(guī)律性。由此可見,這門課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能把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方法。
我在從事“外交學概論”課程的多年教學過程中深深感到:案例教學法是提高學生對該課程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學習內(nèi)容,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案例教學法在“外交學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很多優(yōu)點,但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及發(fā)展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選取典型案例,將學生引入具體的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討論案例,使學生領悟書本知識,提高學生分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最早興起于20世紀初的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然后在醫(yī)學和工商管理教學領域得到推廣,現(xiàn)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大多數(shù)學科中廣泛使用。在我國相關高校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外交學專業(yè)的各門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呈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使用案例教學法的發(fā)展趨勢。例如,2003年7月,在外交學院首開了外交案例這門課程。案例教學法呈現(xiàn)全面推廣并具有進一步發(fā)展的趨勢。
二、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點
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發(fā)現(xiàn)采用案例教學法具有以下一些長處。
1.教學內(nèi)容直觀而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長處之一是可以直觀而具體地觀察分析問題,不至于泛泛而談。案例教學以案例為載體,可以將書本的抽象內(nèi)容還原為生動具體、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例如,在學習“外交學概淪”中“科技對外交的影響”一節(jié)內(nèi)容時,結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社交媒體競選活動及特朗普總統(tǒng)的推特外交等現(xiàn)實案例作為例證進行配合講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單純的理論講述效果好很多。在講解“各國的國家領導人對各國的外交政策會產(chǎn)生影響”時,分別引入美國不同總統(tǒng)在任時外交政策的不同,以及伊拉克總統(tǒng)薩達姆時期的外交政策等案例分析講解“國家領導人對一國外交政策的直接影響”,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案例以生動典型的具體事件為題材,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紛紛尋找相關案例,并結合相關案例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得教學過程不再是老師的單向工作,而是老師和學生共同使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豐富,同時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感受在課堂成功展示最優(yōu)案例的喜悅,從而在下一次案例教學中更加努力,形成更好表現(xiàn)的良性循環(huán)。例如,在講解“一國外交與國家實力之間的關系”時要求結合實例對“弱國無外交”這個命題展開討論,學生在表達觀點時都以某個時期的某個國家為案例作為例證,比老師單一一人準備的案例更豐富且多元,這樣既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這次課的教學氣氛熱烈,學生在勞動付出尋找的案例中愉快地、積極思考國家外交與國家實力之間的關系這種較抽象的問題,實現(xiàn)了由“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變,使枯燥的學習變成了趣味橫生的享受。
3.達到為實踐服務的教學目的。“外交學概論”是針對國際政治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課程的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具有外交學方面扎實的理論知識,能結合所學對外交活動、外交政策進行合理評估,使學生理解建立中國特色外交學的重要意義和了解研究現(xiàn)狀,未來為相關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高??蒲胁块T提供從事外交、外事方面的專門人才。案例教學把課堂融于社會實踐,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體驗到: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例如,在講授“公共外交”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使用的案例是中國的孔子學院在國外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要求學生結合孔子學院的具體發(fā)展狀況為中國公共外交的開展出謀劃策。此次案例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實踐熱情,學生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建議。在這節(jié)課的案例教學中的目的一方面是強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實踐服務的意識,另一方面是為了中國的外交實踐服務,在教學和科研中集思廣益,為我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外交實踐任務尋找更多的解決思路。
我國一些高校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和外交學專業(yè)的學生在課堂里學習了大量有關國際關系、國際法和外交方面的書本知識,但對國際禮會中的現(xiàn)實問題進行分析時卻往往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拉近他們與國際政治現(xiàn)實或外交實踐的距離,使其雖然不在其位,卻時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盡管有許多優(yōu)點,但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1.避免以偏概全。因為任何外交案例都有特定的具體條件,所以從某一特殊案例中歸納出的規(guī)律不一定對其他案例都適用。尤其是如果被選擇的案例缺乏典型意義時,以偏概全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因此,在案例選擇時要盡量避免“以偏概全”,要盡量選擇典型案例。
2.避免脫離現(xiàn)實。現(xiàn)實中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案例很多,首先要考慮的是選擇哪個案例。一方面案例的選擇既要典型、知名度高,又要貼近當?shù)貙嶋H、貼近學生特點,使學生津津樂道。另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強調(diào)任何外交案例,都只有在特定的具體條件下才具有實際意義。若忽略了其特定的具體條件,則任何外交案例的研究益處都不大。教學實踐證明,做好案例的遴選和設計,是案例教學達到良好效果的關鍵。
3.避免流于形式。避免流于形式指的是使用案例教學法時不要只是停留在對案例的描述,而是既要有對案例實際情況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問題,還要讓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判斷、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
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幾種:第一,教師直接對案例進行概括和提升,指明其中的關鍵性的基礎理論問題。第二,由學生先分析、討論案例,然后教師指出學生在分析、討論案例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補充性、提高性講解。第三,在教師的指引下啟發(fā)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得到更多自主鍛煉的機會。第四,教師提出一些發(fā)人深省的問題,促使學生開闊視野、調(diào)整視角,進行深入而廣泛的思考。
四、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采取的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方式及效果
在“外交學概論”課程的授課過程中,較常采用的案例教學法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1.老師分析講解案例。這種方式主要是由老師收集和準備相關內(nèi)容的案例并進行分析和講解。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授課內(nèi)容很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該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學生仍然停留在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參與教學,缺乏對案例的尋找、選擇、分析的過程,學習效果不佳。
2.學生分析案例。該方法主要指的是要求每一個學生就同一個案例寫一份分析報告。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每個學生在讀書報告中能進行判斷、分析和總結,容易產(chǎn)生不同的見解。此種方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乏互動。由于對彼此的意見都不了解,因此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導致老師在對案例進行升華和總結時存在困難。
3.全班共同討論案例。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第一,精選案例。首先教師收集與課程內(nèi)容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典型性案例。第二,發(fā)放案例。教師把精選的案例發(fā)放給學生作為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結合案例探討課程當中學習的理論知識,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案例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思考的目的。第三,討論案例。組織全班學生一起對案例進行討論,這是案例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組織案例討論可分為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討論時學生相互發(fā)表見解,在分享中能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然后學生或教師對案例討論作總結,針對討論中不能解決的焦點問題在全班討論或辯論,教師加以引導啟發(fā)。第四,點評總結。教師要點評總結每位學生在案例討論中的表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老師的認可和點評表現(xiàn)出來的對學生準備工作的重視往往會成為學生下次案例教學中更好表現(xiàn)的動力之源。在總結點評中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延伸、應用學到的理論知識。
該方法集中了前兩個方法的優(yōu)點,例如授課內(nèi)容很有趣,能吸引學生的灃意力,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參與進來;又避免上述兩個方法的缺點,例如學生沒有參與或互動等。這種方法效果較好。
五、結語
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那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采取案例教學法把抽象、枯燥的概念和理論具體化改造,把實際的案例和教學內(nèi)容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明顯提高,而且對所學知識常常有延展性思考,因此,在“外交學概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值得提倡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吳建民.外交案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2.
[2]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系研究實用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3]金正昆.外交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8.
[4]陳曉紅.案例教學法在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1).
[5]張莉.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視頻案例教學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4).
[6]吳高臣.實踐導向:案例教學法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2).
[7]劉惠.試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中的案例教學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