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管理模式開始廣泛推廣,其中對于分娩產婦,常實施“一對一”分娩干預,其能夠提高分娩安全性,保證母嬰雙方安全,讓產婦感受到愛與歸屬感,同時通過聯合體位管理,減少頭位難產,減少產婦痛苦,降低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及日后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管理模式及體位管理在產婦分娩中的臨床意義,具體見下文。
將100例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分娩產婦作為本次實驗人員,隨機化分組,分為兩組,各有50例。入選標準:(1)產婦均無妊娠合并癥、頭盆不稱等現象;(2)產婦均為初產婦;(3)產婦實施尿生化、血常規(guī)、血壓、B超檢測、骨盆測量均顯示為正常;(4)產婦均為頭位、單胎、自然臨產者;(5)產婦均自愿加入本次試驗;(6)無陰道分娩禁忌。
實驗組50例產婦均為已婚女性,平均年齡為(25.88±3.94)歲,平均孕周(39.54±1.33)周。對照組50例產婦均為已婚女性,平均年齡為(25.15±3.56)歲,平均孕周(39.19±1.26)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管理模式,實施彈性排班模式,孕婦臨產后,采用臥位,常規(guī)產時護理,定時檢查,在產婦宮口開全后,實施平臥膀胱截石位,由助產士指導用力,直到分娩。
實驗組采用產程“一對一”分娩模式聯合體位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1)“一對一”分娩:在孕婦臨產后即第一產程開始時,由經驗豐富、資歷高的助產士進行全程陪護,并開啟一對一服務模式,為產婦介紹分娩知識,比如體位好處和原理,保持主動性,讓產婦感受到來自醫(yī)務人員的關心和體貼,為了鼓勵產婦,減輕其心理負擔,還需時刻告知產婦產程進展,并在適當時機給予鼓勵、安慰,幫助產婦樹立陰道分娩的自信心,同時為了保證產婦體力,還需給予產婦補充適當的水分和糖分,需教會產婦“拉瑪澤”呼吸法,即叮囑產婦利用鼻孔吸氣、口吐氣、放松身體、眼神注視某一點,不同生產階段,運用不同的呼吸方法,同時輔助手按摩,從而減輕疼痛感和不適感,并全程給予安慰[2]。
(2)體位管理:在產婦活躍期可實施自由體位,包括站位、跪位、半臥位等,根據產婦自身舒適度采用自由姿勢,可利用分娩球、分娩車等,從而減輕產婦不適感,對于枕后位和枕橫位產婦,需協(xié)助產婦采取側臥位,并在胎兒出現胎心音異常時,立即通知醫(yī)生,且在宮口開全后,采取坐位或半坐臥位,將床頭搖高45°,在胎頭露出時,需更換為截石位,并對于骨盆傾斜度大、恥骨弓過低、用力不當產婦,需保持雙側髖膝關節(jié)屈曲外展,對于尚未轉正的胎兒,還需繼續(xù)采取脊柱側對側側俯臥位,直至看見胎兒頭發(fā)后,方可改為膀胱截石位。除此之外,還需幫助產婦分散注意力,從而減輕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3]。
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滿意度、自然陰道分娩率、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
實施統(tǒng)計學SPSS17.0軟件處理,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疼痛評分采用t檢驗,用(±s)表示,滿意度、自然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采用χ2檢驗,用(%)表示,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第三產程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實驗組產婦自然陰道分娩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實驗組產婦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所示。
影響產婦分娩的因素包括產婦精神狀態(tài)、胎兒、產道、產力等,以上因素通過相互適應、穩(wěn)定,能夠保證陰道分娩順利,但由于初產婦對分娩知識的不了解,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等特點,從而加重應激反應,影響分娩進展,因此還需積極干預,讓產婦明白自然分娩的重要性[4-5]。
一對一陪伴分娩,能夠協(xié)助、鼓勵產婦進食,幫助產婦保存體力,并穩(wěn)定產婦情緒,通過為產婦講解分娩知識,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之所在,并加以糾正,提高分娩管理質量,且能夠讓產婦感受到愛與歸屬感,增加產婦滿意度,通過聯合體位管理,協(xié)助胎頭旋轉,利于胎頭下降,縮短產程,加速宮口擴張,減輕宮縮疼痛感和不適感,從而提高陰道自然分娩率,減少頭位難產率,降低剖宮產率,增加母嬰雙方安全性[6-9]。
總而言之,“一對一”分娩模式聯合體位管理具有全面性、操作性、安全性等特點,用于產婦中效果顯著,不僅能夠增加產婦滿意度和依從性,還能夠縮短產程,減輕分娩期間疼痛感。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產程時間(±s)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產程時間(±s)
實驗組 50 300.62±1.37 31.08±4.44 5.78±0.27對照組 50 419.7±2.68 39.36±5.39 5.82±0.31
表2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n(%)]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和滿意度[(±s),n(%)]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疼痛評分和滿意度[(±s),n(%)]
實驗組 50 1.33±0.18 49(98.00%)對照組 50 2.85±0.54 32(64.00%)
[1]李惠賢,袁芳,吳靜芝. 探討實施體位管理對活躍期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5):785-786.
[2]李詩,葉磊,吳桂仙. 臨產后運用體位管理促進產程進展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5):20-21.
[3]徐媚媚. 產程早期分娩體位管理在提高孕產婦護理服務滿意度中的應用[J].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6,36(9):1213-1215.
[4]金正琴. 導樂分娩聯合體位管理應用于分娩鎮(zhèn)痛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探討[J]. 重慶醫(yī)學,2016,45(28):3997-3999.
[5]白潤芳,張雅,田飛娟,等. 枕橫位及枕后位產婦在無痛分娩待產中體位管理的對照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7):520-522.
[6]程霖,姚菲,李文瓊,等. 第二產程分階段體位管理對分娩影響的臨床研究[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26(2):168-170.
[7]胥海霞. 體位管理在懸垂腹產婦分娩過程中應用的研究[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88(17):207.
[8]陳敏,王曉莉. 一對一全程陪產整體護理在分娩室的應用體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1):254-255.
[9]汪紅娟,周臨,付愛萍,等. 責任制助產模式結合分娩球實施體位管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與康復,2015,14(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