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穎奇 董宇
摘 要:本文以成都路橋案為研究對象,結合上市公司股東表決權的法理分析,探討上市公司董事會是否有權剝奪違法收購股東的表決權的問題,最終得出上市公司董事會無權剝奪違法收購股東的表決權的結論。
關鍵詞:成都路橋案;違法收購;股東表決權
一、案例介紹
2016年2月,李勤通過四次舉牌,獲得成都路橋約20.06%的股份,一舉成為成都路橋的第一大股東。隨即3月11日公司召開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增加公司經(jīng)營范圍和修改《公司章程》兩項議案。根據(jù)成都路橋發(fā)布的《公司章程》修訂前后的內(nèi)容公告比照來看,公司將第三十七條第(五)款的內(nèi)容“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本章程規(guī)定應當承擔的其他義務”進行了修改,其中對于股東存在違規(guī)增減持行為的情況,成都路橋除做出公司董事會及其他股東有權要求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追究其法律責任外,還表示“投資者違反上述規(guī)定購買、控制公司股份的表決權,其所持或所控制股票不享有表決權,有權拒絕其行使除領取股利以外的其他股東權利”。
公司2016年第一、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違法持股股東李勤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在股東大會上不得行使表決權。公司股東李勤出席了本次股東大會現(xiàn)場,但其所持公司股份未被計入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總數(shù)。
2017年2月,李勤將成都路橋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成都路橋關于股東大會決議中修改《公司章程》的相關內(nèi)容無效。2017年1月26日收到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及《民事裁定書》,法院針對本案作出的民事裁定書顯示,在案件審結前,成都路橋不得執(zhí)行2016年第一次、第二次股東會決議。此外,未經(jīng)法院允許,成都路橋不得召開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議及案件審結前的所有股東會。對于此結果,成都路橋公司不服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的判決,將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爭議焦點
通過分析案例,本文的爭議焦點主要探討上市公司董事會是否有權剝奪違法收購股東的表決權的問題上,筆者觀點如下:
結合案例來看,在李勤成為公司大股東后,原董事會修改公司章程,增加了新規(guī)定:若新股東購買股權不符合披露程序,則公司董事會有權拒絕其行使除領取股利以外的其他股東權利。這一規(guī)定的設立是董事會通過設立公司章程的形式來剝奪股東的權利,主要目的是剝奪新股東李勤的表決權,但是這種剝奪有沒有法律的依據(jù)呢,又是否真能行得通呢?
首先要從董事會享有的權利角度入手,從公司法第四十六條關于董事會的職權的表述,并沒有相關限制股東表決權的明確規(guī)定,只是第十一款存在一個兜底條款: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即使公司股東可以根據(jù)公司的具體情況,通過公司章程授權董事會其他職權,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只要公司章程中設置了相關限制股東權利的條款,董事會就必然享有這種職權。如果簡單的認為可以把剝奪表決權的權利賦予給董事會,那勢必無限擴大了其董事會的權利,弊端不言而喻。
再從股東表決權的角度來剖析,表決權是指股東基于股東的地位而享有的,就股東會的議案做出一定意思表示的權利。表決權是公司股東權利的中心內(nèi)容,是基于其股東地位而享有的固有權利,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之外,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予以剝奪和限制。
至此結合成都路橋案分析為,李勤通過二級市場收購股份,成為路橋公司的股東,其必然享有法律所賦予的股東的各項權利,除法律規(guī)定外,不得剝奪股東的表決權。而成都路橋公司董事會修改公司章程的做法并不是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因此成都路橋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就想達到剝奪股東表決權這樣的目的,顯然缺乏法律依據(jù)。對此成都路橋公司的回復中強調,是按照證券監(jiān)管的要求以及《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有責任對出席會議人員的資格、股東所持股份在股東大會上是否可以行使表決權進行判斷。成都路橋公司剝奪股東表決權所依據(jù)的法規(guī)不能和《公司法》106條和103條規(guī)定的表決權相抗衡,成都路橋公司的依據(jù)沒有有力法律支撐。
再者即使根據(jù)證券法213條“收購人未按照本法規(guī)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購的公告、發(fā)出收購要約、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等義務或者擅自變更收購要約的,在改正前,收購人對其收購或者通過協(xié)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收購的股份不得行使表決權”來認為李勤涉及了違法收購,但是該條依然肯定了違規(guī)收購的股東的身份地位,即享有表決權,只是在改正之前,僅僅限制了表決權的行使,并沒有剝奪股東的固有表決權。深交所要求成都路橋公司自查董事會認定李勤所持股票不得行使表決權的議案是否超越職權,決議是否合法合規(guī)的原因也究于此。
三、結論與反思
綜上所述,對于表決權這一固有的股東權利而言,除非法律特有規(guī)定,不得通過修改公司章程來剝奪。因而成都路橋公司董事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來剝奪股東的表決權缺乏法律的依據(jù),必然行不通。
參考文獻:
[1]王曉易.大股東告了成都路橋[EB].北京商報,2017-2-6.
[2]高萍.股東李勤訴成都路橋案一審判決公司多項議案無效[EB].北京商報網(wǎng),2017-9-7.
[3]姚瑤.公司收購中違反大額持股申報義務的法律責任——基于“上海新梅案”的分析論證.河北法學,2017,2.
[4]李振濤.我國上市公司大額持股變動的法律責任分析[J].法律適用,2016(1).
[5]楊青.萬科工會訴寶能系增持違規(guī)案的法律分析[J].企業(yè)家日報,2017-2-16.
[6]王宇.論上市公司收購中的信息披露制度[N].安徽大學,2007.
作者簡介:
陶穎奇(1993~ ),女,漢族,山東威海人,在讀研究生,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經(jīng)濟法。
董宇(1993~ ),女,漢族,吉林臨江人,在讀研究生,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