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摘 要:經濟法通過市場管理法與宏觀調控法兩個要素,對經濟體系起著調控和保護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我國經濟法體系發(fā)展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闡釋了《反壟斷法》的內容特點以及對市場主體、其他經濟法律的影響,探究了《反壟斷法》在經濟法體系中的《憲法》性地位。
關鍵詞:《反壟斷法》;經濟體系;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高度發(fā)達的商品經濟,由于其具有復雜性,并關乎社會發(fā)展的命脈,所以通過法制的手段來對其進行調控和管理。在我國的經濟法體系中,《反壟斷法》作為一項具有核心地位的法律,可以稱之在經濟法體系中具有《憲法》性地位,并成為其體系構建的中心點。
一、我國經濟法體系發(fā)展現狀
(一)現代經濟法體系基本認知
一項法律體系的本質是由干預的對象性質決定的,在現代的經濟法體系中,對于經濟法體系調節(jié)對象的認知存在著三種不同的看法,一是結構說,其主要思想是人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特定的經濟關系,通過對結構的調整來達到調整經濟關系的目的。在經濟法調整的過程中,還需要調整企業(yè)的組織管理、市場管理以及社會經濟保障等方面。二是領域說,這一說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建立經濟法體系應該特別干預的領域,進而弱化干預方法和原則,從而實現對經濟的宏觀把控。這一學說所重視的是國家經濟體系基本構成影響到經濟法體系的基本構成,例如國家經濟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是第三產業(yè),那么第三產業(yè)就將成為重點干預領域,但是這種方式會導致在不同經濟領域方面的標準混亂,從而引發(fā)誤差,并不適用。三是方式說,這一學說認為劃定經濟法體系基本構成應當以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作為評判標準,不同的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的方式是不同的,利用這種差異來摸索出經濟法體系的框架。
(二)現代經濟法體系與市場經濟關系
從現代經濟法體系與市場經濟體系的關系分析上,主要探索出以下兩點:首先是現代經濟法的產生離不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法是經濟發(fā)展規(guī)范化的需求。經濟發(fā)展早于經濟法的產生,在早期沒有經濟法管控時,市場經濟自由發(fā)展導致了暴露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市場經濟與自由競爭相沖突的問題。并且在當時經濟法律現象也十分稀少,直到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逐漸產生了近代經濟法的學說,這種學說起源于德國,并發(fā)展于日本,隨著時代不斷融合進化成為了現代的經濟法體系。其次,是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jié)手段的主體地位,市場經濟的整體形態(tài)決定了其需要通過競爭機制來確保資源的有效配置,競爭與市場是并存的,所以基于《反壟斷法》的現代經濟法體系,為競爭與市場的合理協調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經濟自由。
二、《反壟斷法》在經濟法體系中作用體現
(一)《反壟斷法》的內容與特點
《反壟斷法》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這一法律的實施既保護了企業(yè)的效益,又是對消費者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稇椃ā纷鳛橐豁椬钪匾姆?,通過規(guī)范國家權利、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來維護公民的權益,在這一點上,《反壟斷法》之于經濟法體系,與《憲法》之于整體法律體系,都是相似的。《憲法》在政治上,指導了其他法律的制定與推行,而《反壟斷法》則是在經濟上,為其他經濟法的制定與推行提供指導?!稇椃ā返哪康氖潜Wo公民主體的各項權益,《反壟斷法》亦是保障了市場經濟中各項主體的競爭活力,遵循市場經濟原則,制約國家經濟權利,促進市場經濟中各個主體煥發(fā)活力??梢赃@樣說,《反壟斷法》就是經濟法中的《憲法》。《反壟斷法》是一項較為宏觀的法律,從市場經濟的整體來進行規(guī)范,而不是具體行業(yè)法律的細化,這也使《反壟斷法》在整個市場經濟體系中都具有適用性。
(二)《反壟斷法》影響市場主體
市場的主體在進行各項經濟活動時,都是受到《反壟斷法》影響的。市場經濟在一方面,強調自身的作用,需要足夠自由的空間進行發(fā)展,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又依賴于國家機關、經濟法律對于市場進行調控,當市場經濟發(fā)展中出現一些不文明現象、不合理現象或是經濟難以由市場主體把控,這時就需要通過國家機關,利用經濟法對市場進行硬性的管理。這兩種情況,一種可以稱之為市場本身的無形之手,一種可以稱之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有形之手。而這互相影響互相協調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市場經濟的平穩(wěn)化?!稇椃ā妨⒆阌诒Wo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并對反社會、反國家的行為做出規(guī)范治理,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反壟斷法》對于經濟市場的調控?!斗磯艛喾ā返牧⒆愀疽彩枪裨诮洜I權利上的自由,這就對政府進行經濟干預的方式和力度作出了規(guī)范。市場的主體需要足夠的經濟自由,一旦沒有《反壟斷法》,政府就可能會對市場主體的活動進行過度的干預,導致經濟活力下降,損害了市場主體的權利,所以《反壟斷法》對于市場主體的保護,就像《憲法》對于公民權益的保護一樣重要。
(三)《反壟斷法》影響其他經濟法律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出發(fā)點與立足點,任何法律的制定都不可以違背《憲法》的內容要求。與此相似的是,在經濟法律的制定時,也要考慮到《反壟斷法》的內容要求。并不能說《反壟斷法》是一切經濟法律制定的出發(fā)點,但是相比較經濟法律體系中的其他法律來說,《反壟斷法》的核心地位就會凸顯出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法律,例如《政府采購法》《產品質量法》《稅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金融法》等,這些法律都是從個別角度來進行細節(jié)規(guī)劃的法律,而《反壟斷法》則是直接對市場競爭進行維護與促進。在目前的各項經濟法律制定時,所必須要考慮到的要素都包含《反壟斷法》,這樣有兩個優(yōu)點,一是促進《反壟斷法》對于市場經濟調控把握,二是避免其他法律制定方向的錯誤。
總的來說,從我國現代經濟法體系的各個方面來看,《反壟斷法》的核心地位都是不可動搖的。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發(fā)展的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反壟斷法》為核心,完善經濟法體系,保障社會經濟的平穩(wěn)、科學發(fā)展。維護市場經濟的具體措施之一就是堅定不移推動《反壟斷法》,把控經濟體系的合理構成,促進市場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都樂.論我國《反壟斷法》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及其完善[D].延邊大學,2017.
[2]余玉潔.論依法治國背景下行政壟斷的法律規(guī)制[D].浙江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