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義
游泳既可強身,又能勵志,毛澤東一生愛好游泳,年輕時就曾寫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詩句。新中國成立以后,他到全國各地視察,每到一地,只要有時間,只要季節(jié)適合,都要找到駐地附近的適當水域,下水游泳。他游過北戴河海水浴場,游過長江、珠江、湘江、贛江、邕江、錢塘江等大江大河,游過北京十三陵水庫、江西廬山蘆林湖、湖南韶山水庫、湖北武漢東湖等水域。
有人統(tǒng)計,毛澤東在武漢暢游長江有十四五次之多,這里主要介紹他1956年第一次橫渡長江的一些情況和再讀《水調歌頭·游泳》的幾點體會。
橫渡長江可以算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的一個夙愿。例如1954年,他利用在南方開會的機會,問參加會議的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能不能到長江里去游泳。王說不能,因為這幾年長江流域雨水大,洪水泛濫,血吸蟲病疫情嚴重,疫區(qū)擴大,不能游。毛澤東聽后只好作罷。
1956年5月,毛澤東又到廣州視察,與王任重舊話重提,王的回答仍然是“不能游”三個字。有一天,會議間隙,毛澤東游完珠江,覺得意猶未盡,又問能不能到長江里去游泳。羅瑞卿、陶鑄、汪東興等都說不能游,理由無非是江面開闊、水急浪高、漩渦大、有暗流、江豬(江豚)兇猛不安全,等等。
看到其他領導同志都說不行,毛澤東轉而問隨行的中央警衛(wèi)團一大隊一中隊韓隊長:“你說,長江能不能游?”領導們都說不能游,韓隊長是負責毛澤東安全警衛(wèi)工作的,更要做到安全第一、萬無一失,所以他也回答:“不能游?!泵珴蓶|一看,周圍的同志上下一個口徑,都是力圖勸阻自己到長江游泳,就問韓隊長:“你說不能游,那你到長江游過嗎?”韓隊長實話實說:“沒游過?!泵珴蓶|聽后批評道:“沒有游過,你怎么知道它不能游?”韓隊長無言以對。毛澤東接著說:“去把孫勇叫來?!?/p>
孫勇當時是中央警衛(wèi)局警衛(wèi)科副科長,也是這次毛澤東外出期間安全警衛(wèi)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孫勇來后,毛澤東問他:“你說長江能不能游?”孫勇應召到來,不知道剛才發(fā)生的情況,也說“不能游”。毛澤東問:“你游過嗎?”孫勇說:“沒有?!泵珴蓶|反問道:“你沒游過,怎么就知道它不能游?”
既然毛澤東決心已定,領導們便決定先派幾個人到武漢打前站,親自下到長江里游一游,看看能不能橫渡過去,然后再作決定。當時確定,孫勇率領一中隊的高碧岑、王惠、曾文等幾個擅長游泳的同志,到武漢與湖北當?shù)氐挠斡窘簜儠?,一起到長江里實際體驗一下。對此,湖北省相關領導同志表示將組織大小船只和游泳能手,保證渡江活動的絕對安全。各位領導同志離開以后,毛澤東還對留在他身邊的衛(wèi)士小田說:“他們沒有下水,竟然說長江不能游!”
在廣州的工作尚未結束,武漢方面就傳來好消息:30個人下水試渡長江,29人順利到達彼岸,初步考察圓滿成功。
孫勇從武漢回到廣州,匯報打前站的情況。聽匯報的除毛澤東之外,還有羅瑞卿、汪東興。孫勇首先從困難的方面開始匯報。他說:“武漢長江的江面很寬,水急浪高,正在建設的長江大橋橋墩下有漩渦,漢水和長江匯合的地方暗流涌動……”聽著聽著,毛澤東不由得打斷孫勇的話:“我問你:長江能不能游?”孫勇看看其他領導同志,回答說:“可以游?!泵珴蓶|聽后,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5月30日早飯以后,毛澤東乘專機離開廣州,北上到達長沙。一中隊隨同警衛(wèi)的隊員們都以為毛主席要在長沙住下。誰知剛剛安排好住處,有的人還來不及喝完一杯水,就接到命令:立即打點行裝,次日一早即向武漢進發(fā)。這下可難壞了廚師程汝明師傅——時間如此緊張,如果到武漢不能及時找到合適的食材,延誤燒菜做飯的時間,豈不把主席餓壞了?毛主席愛吃魚,于是他從長沙賓館拿了一條湘江產的鮭魚和幾樣新鮮蔬菜。專機到達武漢后,程師傅立即給主席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
飯后,毛澤東提出要馬上下水,開始他第一次橫渡長江的游泳活動。時任湖北省委第二書記的張平化建議:“今天游泳太倉促,再充分準備一下,過一兩天以后再游吧?!睕]成想毛澤東卻說:“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我今天一定要游?!本瓦@樣,1956年5月31日,毛澤東第一次橫渡長江。6月2日和3日,他又連續(xù)兩次暢游長江。
從武昌到漢口,從漢陽到武昌,毛澤東游過了正在建設中的長江大橋,順利地三渡長江,多年夙愿得以實現(xiàn)。武漢人民很快得知毛主席橫渡長江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都出來觀看。第三次渡江時,長江兩岸人山人海。不得已,毛澤東只好坐著小船,從一個僻靜的小碼頭上岸。
在此期間,毛澤東心潮澎湃,激動萬分,詩興大發(fā),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對于這首詞,不少名家學者都有詳盡的注釋和解說,無須我再贅言。但我想用“以事釋義”的方法,對此詞的一些字句談幾點看法:
其一,關于“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從開頭這兩句來看,作者寫的是5月31日第一次橫渡長江的事。因為如果是6月2日、3日的第二次、第三次橫渡,就不會有“才飲長沙水”的事情了。由此可知,第二句“又食武昌魚”的魚,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原產于古代武昌(今鄂州)的團頭魴。毛澤東這次游泳之前吃的魚是湖南湘江產的鮭魚,由程師傅從長沙帶到武漢。
其二,關于“極目楚天舒”。毛澤東身體高大魁梧,在水中浮力較大,他根據(jù)自己的特殊情況,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特的泳姿——“漂游”,即仰面朝天躺在水面上,兩手交叉置于腹部,兩腿一動不動,兩腳稍稍露出水面,好像眠于床上,安靜休息,隨水漂流。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兩手抱起一只腳,揉搓按摩。只有這時,雙目仰視湖北的天空,無論是云卷云舒,還是碧空萬里,他才能感到深邃高遠、寬闊無邊,覺得舒展暢快。衛(wèi)士和警衛(wèi)員都想學習毛澤東的“漂游”,但都達不到他那樣的境界。他們“漂游”時,兩只胳膊必須伸直了放在頭的兩側不能移動,才能保持身體平衡,漂浮起來,否則就身體歪斜或沉往水下。
其三,關于“勝似閑庭信步”。這是毛澤東在風急浪高、滾滾而逝的萬里長江中劈波斬浪時的感受。少年時代,毛澤東在農村家鄉(xiāng)學會了游泳,他不講究正規(guī)的游泳姿勢,而是“趴游”、“側游”、“仰游”、踩水、潛水隨意結合,任意發(fā)揮,想怎么游就怎么游。如果毛澤東把自己的泳姿改為正規(guī)的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那就不是“信步”,而是“齊步”“正步”“跑步”了。
其四,關于“今日得寬余”。既有今日,就有昨天。今日得寬余,想必昨天“盼已久”。毛澤東暢游長江的愿望,或許在他學會游泳、見到長江之日就產生了。新中國成立前忙于革命,無暇顧及,也沒有條件。新中國成立后,則由于各級下屬的好心阻止,多年不能實現(xiàn)愿望。最后還是憑借自己的不斷堅持,才如愿以償。這個結果來之不易,既游就游個痛快,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四天三次橫渡,連戰(zhàn)連捷。暢游時作者睹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詩興大發(fā),這才寫下了光輝的詩篇。(編輯 趙鵬)
作者:中共中央辦公廳人事局辦公室原主任、局機關黨委原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