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員工體育活動是調整單位員工情緒,改善單位精神面貌,增強員工凝聚力,促進單位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實地調查法、人物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查閱法等手段,深入搜集和分析深圳南山圖書館的員工體育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圖書館;員工體育;現狀;研究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生存在一線城市的人們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天朝九晚六甚至加班加點、兩點一線的生活不斷“蠶食”著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而一個人精神狀態(tài)關于工作狀態(tài)、關乎工作的完成質量、關乎企事業(yè)的工作績效。而員工體育則是一個很好提高精神狀態(tài)的活動,對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員工體育是指在企事業(yè)、機關、團體中開展的集體活動或者個體活動,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開展員工體育,目的是提高員工的身心健康水平,調節(jié)調整心理情緒,增強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力,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職業(yè)病,延長職業(yè)年齡。員工體育工作更是企事業(yè)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員工體育自建國以來,一直得到國家的重視,國民經濟的日益發(fā)展,也為開展員工體育活動提供了越來越好的條件。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fā)布《關于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有力地推動了職工體育的發(fā)展。全國總工會在1955年,制訂了《關于開展職工體育運動暫行辦法綱要》,對開展職工體育運動的方針、任務、組織領導、工作方法、場地建設、經費來源等具體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同年10月,舉行了全國第1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更是把中國體育推向了又一巔峰。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發(fā)展全民健身運動”,在社會經濟轉型期體育活動對社會的幫助可見一斑。從第一座古老而宏偉的圖書館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拔地而起,到現在各種社區(qū)圖書館遍地開花,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事業(yè)單位,承擔著知識傳播者、文化引導人角色,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符號,一座城市的靈魂棲息地。但圖書館枯燥乏味的工作也容易產生懈怠情緒、“養(yǎng)老模式”。因此,在圖書館中開展員工體育活動,激發(fā)員工的工作情緒和斗志,提高工作積極性,用“一文一武,張弛有道”相結合的方式讓員工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高效率運轉。本文從實踐調查角度出發(fā),運用多種調查研究方式,把一個我國一線城市的區(qū)級圖書館的員工體育開展現狀進行分析、考證,從而為更好的發(fā)展員工體育活動提供借鑒。
二、數據與方法
1.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從深圳南山圖書館的員工訪談、調查中獲取,結合中國知網和相關文獻雜志,收集有關內容,整理出數據,結合自己的思考,從而準確、科學、客觀的反映實際情況。
2.方法和步驟
(1)實地調查法。通過深入走訪深圳南山圖書館,細心觀察圖書館員工的日常體育活動,統(tǒng)計圖書館每月或每季度舉行相關體育活動的次數和形式,并記錄下來。配合詢問法,與員工的及時溝通,詢問相關開展體育活動的代表性問題,并記錄下來,作為調查數據源進行比對分析。
(2)人物訪談法。通過對圖書館一些員工的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的雙向交流,詳細了解員工對體育的興趣愛好,運動項目以及每周的運動次數,以及對單位或個人的體育活動的建議,同時對比經常運動和不經常運動人群的工作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做出分析,從而為調查結論做數據支撐。訪談的內容如下。
(3)文獻研究法。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文學雜志等渠道,收集、整理、鑒別相關的文章論文,歸納管理,分析鑒別,仔細思考其他人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中獲取靈感,結合自己的主題,得出自己的分析結論。
(4)調查問卷法。通過制作調查問卷,發(fā)放給圖書館員工進行填寫,收集調查問卷,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得出的調查結論更具說服力。調查問卷內容如圖所示。
三、結果與分析
1.調查結果
(1)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深圳南山圖書館每個月基本上有兩次集體員工體育趣味活動,每次持續(xù)時間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每次集體活動的內容不盡相同,例如大伙跳繩比賽、雙人夾氣球奔走比賽、持球拍傳導乒乓球比賽等。另外,每年有一次全館羽毛球比賽或者戶外拓展運動,還會參加每年一度的全市圖書館趣味運動會。同時,深圳南山圖書館內員工有自發(fā)舉行的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活動。單位組織的集體員工體育活動基本能滿足員工的需求。
(2)通過與圖書館主要領導、圖書館普通員工的訪談了解到,深圳南山圖書館目前提供給員工進行體育活動的器材包括羽毛球器材、乒乓球器材、跳繩器材等,但局限于深圳南山圖書館所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并沒有提供相關體育運動場所給員工進行活動,一般集體員工體育活動在圖書館門口的“天棚”下舉行,如果需進行圖書館館內體育比賽,則需要借用離圖書館旁邊的深圳南山文體中心進行活動。通過訪談也了解到,深圳南山圖書館目前已安排每個部門每個兩星期組織一次集體體育趣味活動,加強館內員工之間的交流,增進館內員工的感情。館內的主要員工體育活動是有圖書館工會組織、舉辦,這也是目前我國企事業(yè)單位的通行做法。深圳南山圖書館由于是政府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在機關事業(yè)單位財政日益透明化、科學化的今天,圖書館組織舉辦員工體育活動的經費基本能滿足員工的自身需求。同時,通過訪談,館內領導也提到了在組織員工體育活動遇到的阻力,一方面是經費有限,雖然是財政撥款,但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年的活動經費也“捉襟見肘”,另一方面深圳南山圖書館是全年365天、天天開館,每個時間段都得有員工在上班,這在一定程度上聚不齊員工參加活動,如果貿然選擇一個時間點舉辦活動,容易引起上班員工的怨言,得不償失,同時,組織員工體育活動還有一定的受傷風險,如果一旦受傷,不僅耽誤工作,更會讓其他員工認為體育活動的危險性高,造成“望而生畏”的害怕心理。因此,組織員工體育活動還得全面、從長考慮。
(3)此次調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120份,回收100份,其中100份有效。問卷調查所選擇的人群比較有代表性,包括青年、中年、老年職工。通過人群的全面覆蓋,提高問卷調查的科學性。
2.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性40人占40%,女性60人占60%。通過調查發(fā)現,深圳南山圖書館的職工年齡主要集中22至55歲之間,也有個別在20歲以下和56歲以上,但都在合法勞工年齡內。22歲至55歲是圖書館是生力軍、主力軍,但這群人也是壓力最大的一群人,最需要鍛煉的一群人,也是最需要研究的一群人,因為他們關乎圖書館工作狀態(tài)和工作能力,關乎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因此,通過調查問卷將分析如列一下幾點。
(1)圖書館員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有80人,站到80%,沒有經常體育鍛煉的人有20人占到20%。
(2)圖書館員工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1次至3次的達到90人次,占到90%,也有5次、6次以上的,但那不是普遍性,只是作為個體案例。
(3)圖書館員工每年用于體育鍛煉的話費大概在200元到1000元之間,占到85%,2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的人群只占到15%。員工用于體育鍛煉的花費主要有器材、場館門票、運動衣服等。
(4)圖書館員工平時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比較多,統(tǒng)計起來比較零散,大致按照調查數據進行排名,排在第一位的體育鍛煉是跑步(包括散步和快走),排在第二位的是羽毛球,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泳,排在第四位的是乒乓球,排在第五位的是自行車,排在六位的是健美操。其他零星運動未做羅列。
(5)圖書館員工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長,30分鐘以內占55%,30-60分鐘的占30%,60-120分鐘的占10%,120分鐘以上的占5%。
(6)圖書館員工限制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是工作時間忙,下班后只想快點回家休息;第二是家庭,需要照顧家庭孩子;第三是身體,經常鍛煉身體受不了,容易勞累;第四是情緒,很多人參加體育鍛煉全憑一時“滿腔熱血,三分鐘熱度”,等過幾日興致全無便不再想參加鍛煉;第五是沒人組織,沒人指導,沒人陪伴,不愿一個人獨自去運動。
(7)圖書館員工在體育運動過后自我感覺上,感覺很好,精神狀態(tài)提升的有70人,占到70%;感覺一般沒什么感覺的有20人,占到20%;感覺勞累,不愿再運動的有10人,占到10%。
(8)圖書館員工對于參加體育活動是否對工作有幫助時,有80%的人選擇了有幫助,有10%的人認為沒什么幫助,有10%的人認為耽誤工作。
(9)圖書館員工對于單位和個人體育活動的建議,通過調查問卷有以下幾點:第一是完善圖書館體育活動設施,比如羽毛球拍和球網、乒乓球拍和球臺、籃球場、健身器材等體育鍛煉設施;第二是員工希望圖書館多組織集體體育活動,增強單位凝聚力;第三是員工體育活動希望得到領導的重視,納入員工年終全面績效考核當中去;第四是員工希望有圖書館特色的體育文化建設;第五是資金投入,滿足更多的活動資金需求。
四、結語與建議
1.結語
員工體育活動有利于員工的自豪感,從而提高圖書館內部的向心力,在社會上要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開展員工體育活動是單位歷久彌新、保持生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員工體育活動的開展帶來了員工整體隊伍的團結穩(wěn)定,整體素質提高和圖書館新形象的展示,員工體育活動促進了單位與文化的結合,成為單位文化建設的一種有效載體。開展員工體育活動,也是時代賦予的要求,是社會進步的深刻內涵。
但圖書館員工體育活動的開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有存在著一些瑕疵:一是員工有參加體育活動意識,但實際投入消費和真正參與能力較差;二是大部分圖書館員工想積極參加單位體育活動,但苦于沒體育設施或單位開展活動較少,缺乏專業(yè)技術指導,導致參與度較低;三是時間借口,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孩子等等各種沒時間的借口讓員工的體育活動開展成為紙上談兵;四是資金限制,導致更多的員工體育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只能“見錢行事”。
五是深圳這樣一個追求速度、效率的城市,難得有閑暇時間用于自身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舒緩心境。
2.建議
為了更好保證員工體育活動開展,針對員工體育活動開展的普遍性問題,提出拙見,“對癥下藥”。
一是轉變思想。員工和單位都需要改變傳統(tǒng)觀念,“動起來”比“養(yǎng)起來”的身體無論是機能還是耐受度都要“更上一層樓”,更何況精神狀態(tài)的改變,更能激發(fā)員工的活力,帶來“一加一大于二”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圖書館單位多組織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戶外拓展,滿足員工體育活動的需求;員工作為個體也需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不限于單位組織的活動,也可以通過同事間、朋友間相約組織體育活動。
二是創(chuàng)新管理。管理包括單位體育活動的規(guī)劃、策劃、組織、開展等,這就需要圖書館工會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多組織一些圖書館單位集體活動,協(xié)調好單位內部員工的管理,設立專門的規(guī)章制度把員工活動納入到單位日常管理當中。同時,作為優(yōu)秀的員工活動組織者、參與者,可以考慮把員工體育活動的表現納入到員工年終績效考評當中,優(yōu)秀者適當給予加分或獎勵,激勵員工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三是專業(yè)指導。“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員工的體育活動也是如此。定期舉辦體育活動的講壇,集體討論活動方案;舉辦體育專業(yè)課,教授員工正確的運動方式,傳授一些體育活動經驗,矯正工作生活一些不良的用姿習慣,讓體育成為健康生活的潤滑劑;在組織舉辦集體體育活動時,聘請專業(yè)的體育組織活動公司或專業(yè)人員參與,提高體育活動的安全性,防止員工受傷。
四是文化建設。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而圖書館單位文化則是員工的“經絡”。圖書館單位“經絡”是否疏通,關系到圖書館發(fā)展的長治久安。讓員工體育活動融入到圖書館單位文化建設上去,從而形成一個集體凝聚力。做好文化建設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特別是定期開展活動、宣傳,這都能形成一股很好的圖書館單位氛圍,開展員工體育活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單位“經絡”運轉的“潤滑油”、“促進劑”。
五是資金支持?!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經濟的支持,離開錢談工作,一切都是“紙上談兵”,落實不了現實當中。資金的支持離不開財政輔助,這就需要圖書館向上級部門爭取,“好鋼用在刀刃上”,通過合理安排資金使用,做好方案規(guī)劃,也能“花最少錢辦最多事”。
參考文獻:
[1]楊嶺. 重慶市企事業(yè)單位職工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J]. 西南大學,2007.6
[2]程蔚. 近十年我國企業(yè)職工體育研究綜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222-225
[3]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 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C].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4.
[4]仇軍. 中國體育人口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8
[5]張景安,馬惠娣. 中國公眾休閑狀況調查[M].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何端(1991-),男,漢族,江西贛州人,本科,圖書資料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員工體育運動的開展現狀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