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啟蒙、指導的作用,小學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興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將來會終身受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以及基礎教育的任務,能夠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奠定小學語文學習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學習興趣
一、 引言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能夠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活小學生語文思維,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出小學語文教育的價值和作用,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道路奠定扎實基礎。
二、 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在樂趣中產(chǎn)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大部分小學生學習的動力。而情境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生動性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規(guī)律,能夠有效集中小學生注意力,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在生趣盎然的氛圍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培養(yǎng)。
比如:“壁、虎、借、蚊、逃”這五個生字,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五個字之間的關聯(lián),為學生編一個小故事,故事的趣味性要強,講解要生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識字效率。教師課前上網(wǎng)查詢一些相關資料,比如:兔子、老虎等動物的圖片,用這些圖片做成PPT動畫,課上將動畫播放給學生觀看:蚊子一邊拼命奔跑,墻壁上的壁虎在使勁地追。蚊子圖片一出來,同步出現(xiàn)“蚊”這個字,還包含拼音以及筆畫等,此時教師帶領學生跟著一起用筆寫,寫完一個字后,再觀看接下來的動畫。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增加、教學趣味性增加,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識字,注意力更加集中,識字效果更好。
三、 注重情感教學,在交流中煥發(fā)興趣
情感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倡導教師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教學,引發(fā)學生情感,使學生能夠獲得情感體驗。這是一個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也是傳遞知識,煥發(fā)情趣的過程。在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會對更加信任和認可教師,自然也會對其所傳授的內容感興趣,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在開展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融入一些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常識、人生的感悟等等,豐富學生情感,在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比如:在進行《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推己及人,朗讀感悟”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惡、什么善,使學生明白“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從自己做起,關愛弱小,珍視生命。在朗讀之前,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條小魚,在烈日的炙烤下,又熱又渴,眼看就要被曬干了,此時它多么渴望能有一雙手幫自己一把。通過這樣的引導,誘發(fā)學生對小魚的同情,朗讀中讀出“又熱又渴”的感受,進而意識到生命的寶貴。而在讀到“小男孩稚氣而堅定地說:‘這條小魚在乎!”時,要讀出堅定的語氣。這樣學生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會被小男孩的善良深深打動。進而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是其中的一條小魚,在得救之后,該是多么感恩(培養(yǎng)學生感恩之情)。如果自己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幫助小魚們重返大海。(培養(yǎng)學生保護弱小,愛護動物,善于助人的品質)。這樣一來,學生們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中的人物相融合,實現(xiàn)對人物的對話,從而獲得情感體驗,進而提升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 挖掘課本資源,在探索中提高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包含很多學習素材和資源,這些資源形式多樣,都是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興趣愛好設置的,并且能夠有針對性地訓練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拓展小學生語文思維,學生在認知、學習、整理這些素材資源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和樂趣,進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比如:以《給予樹》一課為例,后面的“資料袋”介紹了“圣誕節(jié)”的相關情況。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圣誕節(jié)”依然充滿著好奇,但又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讀這個“資料袋”,然后教師引導說:“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日,相當于我們中國的春節(jié)。圣誕夜,可愛的圣誕老人會給小朋友們送禮物。那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一位叫‘金吉婭的小朋友家里會發(fā)生什么有趣感人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給予樹》去一探究竟吧!”學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致。這樣的導入,充分利用了“資料袋”的內容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效果。當然,“背景資料”不一定只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使用,其他時段,只要適時,就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fā),學習的潛能也會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像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帶著“資料袋”的信息去閱讀課文、分析問題,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提高學生的閱讀期待,整節(jié)課的閱讀過程,他們都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
五、 結束語
本文以小學語文為內容,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策略進行探討,提出了具體三點做法,不難發(fā)現(xiàn),興趣是引領小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奠定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 劉洪艷.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培訓,2015(18):242.
[2] 朱亞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中),2014(3):128.
作者簡介:朱燕,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樓德鎮(zhèn)東營聯(lián)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