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完善法官助理制度是我國司法體制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國法官職業(yè)化和精英化的必由之路。美國作為現(xiàn)代法官助理制度的起源地,業(yè)已形成了比較完善而嚴密的法官助理制度,值得我國借鑒學習。本文欲借鑒美國法官助理制度,探索其在人員配置、聘用、職責范圍、以及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以期在我國司法改革攻堅階段為法院人員分類管理以及法官助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美國 法院 法官助理 制度 輔助人員
作者簡介:周玥,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中圖分類號:D9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53
美國為推行法官精英化,在法院人員配備上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體系,其特點表現(xiàn)為法官少而精,但同時也為法官配備了一支數(shù)量龐大的法院輔助人員隊伍。法院輔助人員主要包括法官辦公室人員(包括法官助理和秘書)、首席書記官、法院行政總管、法庭助理、立案員、法庭書記員、公務律師、保釋官及假釋官辦公室、圖書管理員等。根據(jù)輔助人員工作性質的不同,又可大致分為兩類:專業(yè)事務輔助人員和行政事務輔助人員。專業(yè)事務輔助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審判輔助事務進行的。法官助理和公務律師屬于專業(yè)事務輔助人員。法官助理的職責主要是和法官一起進行法律研究并草擬法律文書。公務律師也為法官提供專業(yè)的輔助,一些法院讓公務律師篩選和作出預裁決或者協(xié)助法官起草判決書。 其他的輔助人員為法官提供專業(yè)領域以外的日常事務輔助,屬于行政事務輔助人員。例如,法官秘書的主要工作就是接聽電話,打印文件,聯(lián)系安排開庭或聽證日期等。首席書記員與法院行政總管分工負責包括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在內的法院非司法性管理工作。法庭助理是法院書記員辦公室的雇員,負責法庭的記錄工作,協(xié)助法官安排庭審日程,負責聯(lián)絡律師等。這些輔助人員分工明確、職責清晰,與法官科學分工、密切合作。
雖然我國早在明清時期就有類似于法官助理的幕僚制度出現(xiàn),但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官助理制度起源于美國。19世紀后半葉,為了緩解案件數(shù)量劇增的壓力,美國最高法院的格雷大法官開始雇傭法官助理。他的這種做法受到了其他法官的效仿,從而使得法官助理這種模式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一)美國法官助理的配置
在美國,所有的上訴法官都配有一個小規(guī)模的工作團隊,其組成成員包括法官助理和秘書。具體來說,根據(jù)美國法院和法官級別的不同,配備的法官助理數(shù)量也不同。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權雇用四名法官助理;聯(lián)邦上訴法院法官可配備三名法官助理;聯(lián)邦地區(qū)法官可以有二至三名助理。州最高法院的法官可以配備三名法官助理;州上訴法院法官可以配備一至兩名法官助理。如果地區(qū)法官、審裁法官或破產法官由于工作負荷太大而需要額外的法官助理的話,可以向其上訴法院申請臨時的法官助理。這樣的配置比例綜合考慮了法官的級別和工作強度,是經過長期實踐探索而形成的。
美國的法官助理常常被稱為“不穿法袍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法官助理協(xié)助法官進行審判工作,發(fā)揮著法官“分身”的作用。美國聯(lián)邦上訴法院的卡辛斯基法官曾將法官與法官助理之間的關系描述為既是師生關系,也是家人關系。法官助理是法官事業(yè)的盟友,法官是法官助理的人生導師,法律前程的領路人。
(二)美國法官助理的聘用
美國法官助理的選任來源與我國不同,其并不屬于統(tǒng)一招考的公務員序列。美國的法官助理是由法官以個人名義進行雇用或解雇的,屬于法官的私人職員。法官可以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向社會公開招聘法官助理,并提出他對法官助理的具體要求。符合這些要求的法學院畢業(yè)生可以提交求職信或者請求法學院的院長或教授為其撰寫推薦信,待法官篩選后進入面試。面試也由法官自己組織,內容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雖然面試內容因法官而異,但要成為法官助理的一些基本要求是共通的。首先,法官助理候選人畢業(yè)的學校是法官考慮人選的首要因素。在法官助理制度早期,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法學院的畢業(yè)生是法官助理的“不二人選”。此外,法官助理的法律文書撰寫能力、法律研究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也是考察候選人是否能勝任的重要因素。除了法官助理的上述專業(yè)能力以外,法官也很看重法官助理的人品和性格。法官與法官助理要長時間的在一起共事,所以法官偏愛選擇那些可以和自己融洽相處的同事。
按聘用期的長短,可以把法官助理分為短期助理和職業(yè)助理。短期助理的聘用期一般為1至2年,待聘用期過后,這些法官助理會更容易地進入一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或者像司法部之類的政府機構工作。短期助理的優(yōu)勢是他們富有激情,可以為法官帶去全新的思考和理解。而職業(yè)助理則是由法官長期聘用,聘期可長達十幾年。職業(yè)助理長期處理法律問題和程序,能游刃有余地協(xié)助法官解決各類事務。但缺點也很明顯,太過信任法官助理也意味著法官會不自覺地屈從于職業(yè)助理的判斷,從而損害司法審判的親歷性原則。
(三)美國法官助理的職責范圍
雖然各國法官的具體工作職責不盡相同,但總體而言,法官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審判工作和處理行政事務上。但是,大量瑣碎的行政事務不僅會浪費法官的時間,還會消耗法官的精力導致審判效率和審判質量的下降。因此,法官助理的作用在此得以充分彰顯。
在實踐中,每個法官助理承擔的具體工作都可能因法官的要求而不同。因此也可以說法官助理的工作并無明確的范圍,他們的職責僅僅在于實現(xiàn)錄用他們的那個法官的指示。豐通過歸納,美國法官助理的職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項:
1.進行法律研究。法律研究是法官助理的首要任務,法官依賴于法官助理找出與案件相關的法律問題,查找、閱讀和更新最新的法律依據(jù)和判例,關注學術界在有關法律問題上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動態(tài)等。
2.撰寫法庭備忘錄。法官助理要為上訴法院的法官撰寫及整理法庭備忘錄。備忘錄通常包括初審記錄、上訴訴求的摘要、案件事實、對起訴的分析以及建議判決等。
3.為法官起草法律文書。法官助理負責起草的法律文書包括法官“意見”和各種命令。
4.法官安排的其他輔助性事務。但是,這些職責也引發(fā)了美國學界對法官過渡授權問題的思考。批評者認為,太多法官給予法官助理太多的職責和權限,法官們只是簡單地在法官助理提交的裁決草擬稿上簽字,而不是將草擬稿當做他們進行司法分析的起點。
(四)美國法官助理的薪酬制度
在法官助理制度實行之初,法官助理的工資是由法官個人支付的。后來,美國國會同意承擔這筆費用,將法官助理的薪酬納入聯(lián)邦法官薪酬之外的“司法薪酬計劃”(簡稱JSP)中。JSP分為18級,每級10檔,共180種。法官助理的薪酬幅度從JSP的11級1檔起一直到18級10檔,共80種。豑根據(jù)美國 《聯(lián)邦公職人員薪酬表》顯示,2014年聯(lián)邦法院法官助理的最低起薪為50790美元,最高可達147200美元。這種多元化的薪酬體制為美國法院輔助人員分類管理提供了科學的配套機制,有利于法院人員階段性培養(yǎng);同時也在阻斷法官助理向法官晉升的局限中保障法官助理的合法權益,激發(fā)其工作動力。
美國在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過程中,探索出了適合自己審判模式和人員管理模式的法官助理制度。我們從其制度設計中可以體會到美國將司法公正、司法獨立等價值賦予了法官助理制度鮮活的生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中美兩國在政治、社會制度,司法制度、基本國情等方面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從美國法官助理制度的有益經驗中我們也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首先,明確法官助理制度的價值取向。美國設立法官助理制度的目的是輔助法官完成繁雜的行政事務,使法官專注于審判,保障審判的質量和效率;其價值取向在于實現(xiàn)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的協(xié)調,而這也正好契合了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核心價值追求。因此,在探索我國法官助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應當不忘初心,不單只是追求法官數(shù)量減少和結案率的提高,而是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法官和法官助理協(xié)作而產生的能量,保障法官助理的素質和生命力。
其次,科學構建法官助理制度。法官助理制度的構建應包括明晰法官助理的法律定位和職責范圍、科學設置法官助理的配置模式和配置比例、拓寬法官助理的來源、銜接法學教育確保法官助理的素質等。法官助理制度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整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忽視上述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使法官助理制度的車輪失去平衡。因此,我們應當站在頂層設計的層面上,從全局出發(fā),科學地構建法官助理制度。
最后,借鑒美國多元化的人事管理和薪酬體制,構建法官助理的保障機制。美國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嚴格地按照職位工作的性質為法官、法院輔助人員設置了不同的招聘、薪酬和管理機制。對我國而言,可以依據(jù)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和司法警察的分類,設置階梯化的選任條件和薪酬制度。
Table 25 in State Court Organization, 1998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2000 ) . [2018-01-30]. www.ojp.udoj.gov/bjs/abstract/sco98.htm.
周澤民.國外法官管理制度觀察.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1).86-87.
喬鋼良.現(xiàn)在開庭.三聯(lián)書店.1999.28.
美國法院的書記員.人民司法.1998(2).27.
江振春.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與法官助理制度.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47(2).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