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浩明 編輯/易可
前兩期,我們分別談論了基金的分類及其特點,同時也談到了有關基金投資的一些問題,但限于篇幅,沒有作深入的展開。本文彌補一下這方面的缺陷,著重就基金投資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再作深入探討。
不少投資者都進行過股票買賣,因此也習慣于把股票交易中的一些方式方法運用到基金投資上來,譬如高拋低吸做差價等。單個股票價格波動相對比較大,而且通常在連續(xù)上漲以后總會出現一定的回調,經過相應的整理以后再漲,因此是存在做差價的機會,如果懂點技術分析的原理,一般投資者也都能夠把握這樣的機會。但是基金就不同了,因為它所持有的是一批股票,而這些股票的運行節(jié)奏是不相同的,很可能是這幾天這些在上漲,過幾天變成另外一些在上漲,因此基金的凈值波動就不像股票價格變化那樣,相對容易找到規(guī)律。同時,因為基金是投資某個組合,理論上相關品種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對沖關系,所以其凈值波動往往會被平滑,波動就不會太明顯,再加上股票基金在申購與贖回時要收取比較高的手續(xù)費(通常合起來要超過3%),這樣如果做差價的話,不但時機難以把握,而且成本也偏高。因此,理想的基金投資,應該是立足中長期的,在看好一段行情的前提下,買入風格能夠認可的基金產品,做足一段行情,在大盤趨勢發(fā)生明顯變化時退出。在這過程中,不要試圖通過做差價來回避行情的階段性調整,更不要試圖以此來降低基金持倉成本、增加收益。因為這不但在實踐中很難做到,而且客觀上也是有違基金投資特點。
還有,不少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都習慣于買價格處于低位的,認為便宜意味著風險小,將來一旦上漲空間也大。當然,對于具體的股票來說,也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這樣操作也給投資者帶來過超額收益。但是基金投資就不能這樣做了,一來基金凈值高,說明其經營能力優(yōu)異,而未必表明它所持有的股票是處于高位;二來有能力的基金經理,一般也會適當做些高拋低吸,特別是在行情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或者認為某個股票的估值明顯偏高以后,通常都會進行減倉操作。這樣操作的結果,會使得基金的凈值保持高位而不太受行情變化的影響。所以,投資基金,一定是買入那些凈值高的品種,而不是凈值低的。凈值低,只能說明該基金運作不佳,如果持有的話,那就應該堅決贖回而不是申購。換言之,投資基金,就是要買貴的(凈值高的)而不是買便宜的(凈值低的)。在基金市場上,不存在凈值低就風險小、投資價值大的說法。
另外,也有些投資者,看到基金的投資效益不錯,但又不愿意買基金,就想模仿基金的倉位來投資?;鹈考径榷紩枷嚓P報表,上市公司的每個季度也同樣如此,因此人們是比較容易從中發(fā)現基金的倉位情況,一些媒體也會對基金的重倉股進行大量的報道。所以,投資者一般不難了解基金買了些什么。不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基金除了對少數“壓倉”的品種會長期持有,大多數品種也是經常在輪換的,而由于相關報表公布有一個滯后期,因此所披露的基金重倉股,往往已經不是當前的實際持倉情況了,很可能已經被賣出。因此它只是告訴你基金買過些什么。如果簡單地以公開信息為依據來模仿基金操作,多半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一個好的基金投資者,應該是在對行情作出判斷后,選擇符合自己偏好的基金進行中長期投資,把資金由所信任的基金經理來打理。這樣做,一方面減輕了自己的投資壓力,也充分發(fā)揮了“專家理財”的作用,得以輕輕松松地分享基金的投資成果,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資風險。因此,它比較適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中產階層在職人員。在海外成熟市場,這些人構成了基金的主要投資群體。
這里要著重強調的是,基金投資雖然是委托他人投資,但同樣也有很多名堂與技巧,“專家理財”同樣是需要花心思的。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基金投資者,也需要不斷學習、總結,在實踐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