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芳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途徑。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清晰闡述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對此提出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措施;閱讀能力
一、抓住文本中的關鍵詞、重點語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和重點語句通常都是閱讀文本中的關鍵元素,大部分文本都是根據(jù)關鍵詞和重點語句來延伸的,因此,注重文本中出現(xiàn)的關鍵詞以及重點語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授一篇文本時,必須對文本的大概脈絡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自主去探究答案,巧妙地帶著問題進入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根據(jù)朗讀和思考,切實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語句,進而深化學生對整個文章脈絡的認識和掌握。例如,在學習《爺爺和小樹》一文時,文中寫道:“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夏天到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爺爺不熱了?!苯處熆梢砸龑W生自主探究,為什么要用“穿”這個字,不用“戴”,為什么要用“撐”這個生字,而不用“打”這個字,有什么含義?通過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又比如,在學習《觀潮》一文時,文章主要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宏偉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潮的贊美之情,更展現(xiàn)了作者當時激動無比的心情。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先巧妙設計一些問題:文中描繪漲潮的壯觀景象的詞匯以及語句有哪些?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文本,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如,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等,通過這些語句,仿佛將學生帶入到了壯觀的漲潮情境中,身臨其境,被景色所吸引,從而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深刻體會到了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具備豐富的三十年經(jīng)驗,讓我逐漸明白,學生的智力往往取決于學生是否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開端,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從本質(zhì)上提升閱讀質(zhì)量。因此,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文本,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讓其進行自主閱讀,如果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必須做標記,找尋與之相關的重點語句以及段落不斷進行閱讀,不斷思考,體會文本中句子的內(nèi)涵,從而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完一篇文本后,必須進行總結,把想法和體會寫出來,然后和全班學生共同分享,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文本,更加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與溝通。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功能,為學生播放烏鴉喝水的全過程,當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本內(nèi)容,進而切實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在學習完文本后,可以讓學生寫下并分享學習后的感想。有的學生會說: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學會動腦筋,還有的學生寫道: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烏鴉的這種精神……學生對于他人分享的話語也會表示認可,這樣一來,不但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啟蒙教師,也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個性化特征,搜集符合學生特點的閱讀資料,正確指引學生自主閱讀。根據(jù)閱讀,調(diào)動全體學生互動,相互溝通閱讀心得。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以及接受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閱讀氛圍,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教學計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感受。例如,在學習《北京》一文時,教師可以把關于北京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對于北京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然后為學生呈現(xiàn)出北京天安門以及景色圖片,“天安門在北京的中央……天安門前面是寬闊的廣場……北京有很多又長又寬的柏油路……”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陶冶在北京壯麗的景觀中,讓學生在這其中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得到情感的升華,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須善于鉆研語文教材,細心設計編排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閱讀來強化學生和文本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勵學生敢于探究,充分體會和感受文本,營造趣味性的閱讀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他們掌握閱讀技巧,拓展學生思維,讓其可以真正意義上體會到文字的魅力,讓他們喜歡閱讀,懂得思考,樂于學習,這才是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目標。
參考文獻:
[1]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歷艷艷.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
[3]陳圣慧.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作文教學研究,2015(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