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麗
摘 要:寫作一直是困擾很多學生的難題,因為占分高,考查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高。而近兩年的高考作文命題特點是:關注學校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緊扣時代脈搏、折射社會生活。因此,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度、思維的廣度,增加學生的生活積淀,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是提升寫作水平的關鍵。
關鍵詞:新高考;情感寫作水平;思辨性;時代生活
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深受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而近兩年的高考作文命題特點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時代脈搏,強調(diào)對傳統(tǒng)文化、社會人生、時政熱點的關注。那么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如何提高作文課堂的有效性?下面我就“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談談自己粗淺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情感體驗,抒發(fā)真性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薄罢媲閷嵏小本褪亲魑牡纳!案星檎鎿础本褪且髮W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達真情實感,使感情的流露給人真實感、真誠感,并傳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考,要求寫作者寫自己經(jīng)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從平凡中挖掘不平凡、用生活瑣事講述深刻的道理。
我們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經(jīng)歷過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來寫,如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同學情等。如學生的習作:
十六年來,很少看見他那滿是溝壑的臉龐上泛起笑容。久而久之,與父親之間便多了一層隔膜,父子相對時就是沉默。直到那一天……
清晨的古鎮(zhèn)籠著一層淡淡的煙雨,溫潤的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清香。車站,父親默默地收拾行裝,我佇立在一旁。時間在分分秒秒中流逝,可我并未注意到父親雙手的顫抖。發(fā)車了,后面的車笛聲催我向小鎮(zhèn)告別。我拿起行李,走向車。回首間,目光再一次呆滯。父親早已淚眼婆娑,淚兒奔涌出他的眼眶,我想也沒想地沖上去一把抱住父親。父親用那堅實的臂膀緊緊地抱住我,生怕我離去,眼里的沉默早已消失,泣不成聲……縷縷情絲伴著朦朧的煙雨紛飛,灑落到天涯海角……在離別時,我們都沒有再沉默。
上面的作文片段,抓住最讓人動情的生活細節(jié),感動瞬間,渲染之、凸現(xiàn)之,寫父親時,運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致刻畫,感人至深。
二、注重討論辯論,激活思辨性
理性的文字能給人以啟迪,使其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感悟。在常規(guī)教學中,加大對作文材料的研習訓練,還可以創(chuàng)新思辨型訓練的方法,開展思維激活活動、課堂辯論、撰寫小論文等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引導學生使用歸納、比較、概括的方法,對材料進行整理,提煉、概括其中的觀點。這個提煉、概括的過程就是思辨的過程,提煉、概括的結果代表著思辨的準確和深入程度。
引導學生學會批判考證、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選擇、甄別材料,這是培養(yǎng)學生思辨性思維的基本方法,也是衡量作文的深刻度的關鍵。
引導學生根據(jù)材料來分析、評價事件、人物等,引導學生緊扣材料的中心,多種角度分析問題,能夠有邏輯、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針對2016年全國三卷作文題:小羽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學生討論得出:
1.建立市場規(guī)范,遏制假冒偽劣,變“堵”為“疏”,規(guī)范市場,用胸懷和眼界開拓市場,用規(guī)范為發(fā)展開路等。
2.分享精神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共同富裕彰顯更大人生價值。
3.用胸懷和眼界開拓市場;用規(guī)范為發(fā)展開路。
4.變“苦守”為“放手”,規(guī)范市場,遏制假冒偽劣等。
三、注重廣泛閱讀,提升豐富度
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內(nèi)容空洞,素材貧乏,毫無新意。“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豐富自身語言,提高寫作能力。
2017年高考全國卷二卷作文題,引用了六句名句,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這六句名句,包含了自強奮發(fā)、家國情懷、堅持自我、豁達自信、開放進取、提升境界、勇于面對困難、勇于實踐、勇于擔當?shù)蓉S富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傳承不息,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生動寫照。要寫好這篇作文,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根本無從下筆。
如2016全國卷二卷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三條途徑。它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閱讀與積累,豐富的語文素養(yǎng),方能寫出深刻、獨具個性的文章。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老師需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增加閱讀量,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
四、關注時代生活,體現(xiàn)新穎性
今年高考全國新課標一卷的作文題,提供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接地氣,時代感極強,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針對考場寫作的實際情況,新一屆考生在備考時不僅要研究高考作文怎樣寫,還要看到高考作文命題背后的導向。
提倡學生平時關注時政,關注社會,拓寬視野,鼓勵學生關心時事,多聽新聞,多閱報刊,并鼓勵學生有感而發(fā),寫出小時評。針對《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累計吸引了近4.5億人次觀眾觀看,《朗讀者》播出后也引發(fā)社會熱烈反響的事件,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寫一篇作文。學生討論后歸納出文化節(jié)目火了的意義:
1.它撫平人們內(nèi)心的浮躁,讓人靜下心來品讀詩詞經(jīng)典,享受內(nèi)心的寧靜,提升人心靈境界。
2.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詩詞就是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的情操。誦讀詩書讓自己心靈清澈、內(nèi)心豐盈。
3.誦讀詩詞就是傳承經(jīng)典、傳承的傳統(tǒng)文化。
4.它使我們的民族大氣磅礴,它使我們的生活詩意盎然。
5.它是我們每個人的骨氣和底氣,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絕的動力。
針對杭州公共圖書棺零門檻事件,請將你的看法寫一篇評論。學生討論后歸納出:
1.知識面前人人平等。
2.公共服務應惠及全民。
3.弱勢群體的權利也需要尊重,尊重弱勢群體,“尊重受眾”“尊重他人”“尊重身份低微的人”。
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從以上幾個方面多嘗試、多儲備、并引導學生關注當下熱點,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長期堅持一定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張榮.淺談高中語文學科高考備考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25):67.
[2]趙芳.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夏云礁.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語文,2015(6):88-89.
?誗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