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習國,程應生,張志炎
(湖北省公安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公安 434300)
*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泌尿外科。E-mail:2027257119@qq.com
良性前列腺增生為男性常見泌尿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1]。資料顯示,該病在60~79歲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已超過60%,在>80歲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甚至已高達83%[2-3]。該病不僅會導致膀胱出口梗阻,使患者出現(xiàn)排尿困難癥狀,還常導致患者伴發(fā)尿急、尿不盡及尿頻等下尿路表現(xiàn)[4-5],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選擇可行、有效的治療措施及時開展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探討了索利那新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癥狀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湖北省公安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癥狀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診斷標準;合并顯著的尿急、排尿困難、尿頻及尿不盡等表現(xiàn);無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史;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器官性疾病者;(2)殘余尿量>300 ml者;(3)伴精神疾病或障礙者;(4)合并造成下尿路癥狀的其他疾病者;(5)依從性差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組,奇數(shù)為對照組,偶數(shù)為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1~88歲,平均(69.34±9.63)歲;病程7個月~9年,平均(3.78±1.23)年。觀察組患者年齡60~85歲,平均(67.82±10.26)歲;病程9個月~10年,平均(4.13±1.0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均衡性較高,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規(guī)格:0.2 mg)0.2 mg,口服,1日1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規(guī)格:5 mg)5 mg,口服,1日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儲尿期癥狀評分(storage symptom score,S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 score,IPSS)、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評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殘余尿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SSS評分、IPSS評分、QOL評分、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殘余尿量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SS評分、IPSS評分、QOL評分及膀胱殘余尿量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兩組患者用藥后均未出現(xiàn)影響治療的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頭暈2例,血壓降低3例,心率升高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0%;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頭暈3例,血壓降低2例,頭疼1例,口干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造成中老年男性出現(xiàn)排尿障礙的重要原因[6-7]。該病的典型表現(xiàn)為尿動力學變化,大部分患者起病較緩,早期常無顯著癥狀,隨著病程的進展,前列腺組織不斷增大且對尿道造成壓迫,導致尿急、尿頻及尿不盡等下尿路癥狀。研究結果顯示,α腎上腺素能受體介導機制可調控持續(xù)尿道壁張力及尿道內壓力,通過抑制前列腺及尿道分布的α受體,可松弛尿道平滑肌,擴張尿道,增加尿流率,進而達到改善排尿難的目的;此外,抑制α受體可有效避免逼尿肌發(fā)生異常收縮。與排尿期發(fā)生的梗阻癥狀表現(xiàn)相比,儲尿期出現(xiàn)的下尿路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嚴重[8]。相關資料表明,約5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中重度的下尿路癥狀[9]。雖然該病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性病變。因此,針對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癥狀者開展早期有效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10-11]。
索利那新為新一代高選擇性毒蕈堿受體拮抗劑,其作用靶點可能為膀胱逼尿肌的M受體,對乙酰膽堿與M受體結合進行抑制,使逼尿肌收縮力下降,并且有效抑制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改善尿急、尿頻等癥狀。在同類藥物中,索利那新具有最高的膀胱選擇性,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最少。該藥使用后可通過阻斷膀胱平滑肌毒蕈堿受體,促進患者下尿路癥狀的緩解[12]。坦索羅辛為高選擇性α1受體阻斷劑,可經(jīng)選擇性阻斷前列腺內α1受體,促進尿道的松弛,進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排尿阻力,緩解相關排尿癥狀;同時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縮,改善逼尿肌不穩(wěn)定狀況,進而發(fā)揮較好的保護作用。研究結果顯示,該藥對改善患者下尿路癥狀有效,可能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SS評分、IPSS評分、QOL評分及膀胱殘余尿量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3-14]。
綜上所述,索利那新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癥狀的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
[1]李曉京,魏艷紅,沈司京,等.非那雄胺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安全性及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58-62.
[2]王建龍,張耀光,萬奔,等.中國14城市泌尿外科門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癥狀調查[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5,14(4):256-260.
[3]Zhang M,F(xiàn)u S,Zhang Y,et al.Elastic modulus of the prostate: A new non-invasive feature to diagnose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Ultrasound Med Biol,2014,40(7):1408-1413.
[4]楊明根,鄭周達,林海利,等.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癥狀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4,20(9):798-802.
[5]韓雨,曹延煒,于芹超,等.不同α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M受體阻滯劑治療伴有下尿路癥狀的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19(5):311-314.
[6]王文光,李佳,帕洛克·迪力木拉提,等.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療前列腺增生術后下尿路癥狀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5,20(10):759.
[7]胡雷,傅全勝,陳棟,等.選擇性α-受體阻滯劑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下尿路癥狀對男性射精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4,35(6):941-949.
[8]何鵬彬,查培金,徐東萍.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癥狀的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4,20(7):651-656.
[9]劉竹芳,黃文柱,劉敏,等.5α還原酶抑制劑聯(lián)用α受體阻斷劑對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癥狀的效果及護理要點[J].中國藥業(yè),2017,26(12):38-40.
[10]胡浩,許克新,張曉鵬,等.伴有膀胱過度活動癥癥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表達[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6(4):519-523.
[11]程子昊.前列腺增生癥和下尿路癥狀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4371-4372.
[12]沈百欣,衛(wèi)中慶,丁留成,等.索利那新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下尿路癥狀的療效觀察[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1):63-65.
[13]宋彥,金瑋,華聲瑜,等.坦索羅辛聯(lián)合索利那新治療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癥狀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6,19(2):200-203.
[14]高渝,胡海洋,秦國東,等.索利那新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輸尿管支架管置入術后下尿路癥狀的療效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6,27(5):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