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雁
玉米密植通透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是以應(yīng)用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耐密良種、采取大壟寬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為主要措施的增產(chǎn)增效技術(shù)。種植方式由原來傳統(tǒng)的65cm或70cm壟作玉米,兩壟變1壟,壟距為130cm或140cm,壟上種雙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寬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較一般栽培增產(chǎn)80~100kg,同時降低玉米含水量3~4個百分點,提高了玉米的品質(zhì)。
一、種子選擇
1、精選良種。(1)所選品種要求株型緊湊、耐密植、抗倒伏、密度達到5000株/畝以上不倒伏、不空桿、不禿尖,平均單穗粒重潛力在200克以上。生育期春播125天左右,夏播105天左右。
2、種子處理。挑除破碎、發(fā)霉變質(zhì)籽粒和秕粒,選用大小一致的籽粒,浸種8小時,晾干后用40%甲基乙硫磷和2%立克秀,按種子量的0.2%拌種,防治粗縮病、苗枯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蟲。
二、選地、選茬與整地
1、選地選擇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
2、選茬選擇大豆、小麥、馬鈴薯等肥茬。
3、整地采取伏秋整地,無深翻基礎(chǔ)地塊,進行深翻深松,耕翻深度20~23cm,做到無漏耕、無立垡、無坷垃,翻后耙耢,及時起壟或夾肥起壟,壟距為130~140cm,達到待播狀態(tài)。原壟改大壟:適用于土壤墑情較好的大豆等軟茬,隔一壟破一壟原壟,改成大壟。
三、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及時供應(yīng)苗期的養(yǎng)份,促進根系發(fā)育,為培育壯苗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基肥應(yīng)以遲效肥料與速效肥料配合,N肥與P、K肥配合,肥效時間長,為豐產(chǎn)夯實基礎(chǔ)。
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條施、撒施和穴施三種。一般以條施效果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畝施農(nóng)家肥1000~1500千克,氮肥(尿素)15~20千克,磷肥25~30千克,鉀肥15~20千克,鋅肥1千克。
配方施肥,是根據(jù)不同土壤條件、不同品種、不同肥料類型、不同植物生長時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適時追肥。攻苗肥,畝施尿素20千克,鉀肥5千克;重施攻穗肥畝施尿素30千克;巧施粒肥,畝施尿素5千克。
四、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提高種植質(zhì)量
1、種子精選。選用粒大、飽滿、具品種特性的雜交種籽粒作種子,機械或人工選粒,除去病斑粒、蟲食粒、破損粒、混雜粒及雜質(zhì)。種子的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9%,發(fā)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玉米種子的大小要均勻一致。做好種子處理,包括曬種、浸種、藥劑拌種或種衣劑包衣(50:1)。
2、適時足墑播種:根據(jù)各地最佳節(jié)令調(diào)節(jié)播種期。最早播種期以地溫穩(wěn)定在12℃時即可播種,我市在4月下旬(谷雨以后)至5月下旬播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地區(qū),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天播種。夏玉米播種越早越好,可延長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熱資源,又能錯過“芽澇”和后期低溫影響,是夏玉米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麥收前澆足“麥黃水”,麥收后整地搶墑播種。來不及整地,也可麥收后貼茬播種,玉米出苗后再深中耕滅茬。點播、耬播、機播均可,以機播質(zhì)量最好。麥壟套種一般采用點播。
播種深淺適宜。一般壤土墑情好的地塊,播深以4—5cm為宜。粘土或土壤過濕時,播種宜淺,以3—4cm為好。底墑不足,特別是砂土、砂壤土以及麥田套種播深應(yīng)增加到6—7cm。播種深淺一致,群體整齊度高。
3、合理密植:根據(jù)生產(chǎn)條件、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管理水平、種植方式、產(chǎn)量水平等實際情況,做到合理密植,使構(gòu)成玉米產(chǎn)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數(shù)、穗粒數(shù)、粒重),相互協(xié)調(diào),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
緊湊型玉米,金海5號、浚單20、鄭單958、天泰10號、先玉335畝種植4500~5000株;半緊湊型玉米登海3622、連勝15、金海604、金海702、威玉17號畝種植4000~4500株;松散大穗型玉米丹玉86、農(nóng)大108、東單60、濟單7號、威玉308畝種植3500~4000株。早熟玉米畝種植4500~5000株,晚熟玉米畝種植3500~4000株。
4、提高種植質(zhì)量:提高播種質(zhì)量是保證苗全、苗齊、苗壯的主要措施。播種時應(yīng)做到四個一致,即同一塊田所用的種子大小基本一致;劃線播種,株行距一致;開溝(打塘)深淺和蓋土厚度一致;播種時全田土壤墑情一致。播種深度依土壤質(zhì)地和墑情而定,一般4~5厘米,若土壤粘重或土壤含水量高,應(yīng)淺播,蓋土厚度2~3厘米,若土壤墑情不足,應(yīng)深播8~10厘米,蓋土厚度6~8厘米,播后踏實蓋土,減少土壤水份蒸發(fā)。
種植方式宜采用寬窄行(雙行單株)種植,即寬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視密度而言,一般20~25厘米。使用藥肥包衣種子。全田使用除草劑——津乙伴侶。
五、大田管理
(一)苗期管理
主攻目標(biāo):根深、根多、苗齊、苗壯。 1、間苗、定苗,確保全苗。玉米3-5葉期可定苗,去弱留壯強,去雜留壯,留苗均勻一致,如缺苗就近留雙株。
2、中耕除草
第一次中耕,鏟前耥一犁,達到松土增溫的效果。
第二次在6月10日左右,玉米6-7片葉時用大機械進行深松,深度18-22厘米。深松時行走不要太快,出現(xiàn)壓苗時及時扶正。
(二)孕穗期管理
主攻目標(biāo):稈壯、穗大、粒多。
1、壯稈:玉米在6-7片展開葉時開始拔節(jié),結(jié)合追肥進行第三次耕地培土,然后澆水。
2、攻穗: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后,根據(jù)植株長勢情況及時進行澆水。
3、防蟲
生物防治法:白僵菌封垛,時間在5月5日—5月15日左右;7月上旬應(yīng)用推廣赤眼蜂、頻振式殺蟲燈進行防治;化學(xué)防治法:用3%毒死蜱·氯菊顆粒劑兌4-5kg細砂攪拌均勻施入心葉中,每株2克進行防治。
(三)灌漿期管理
主攻目標(biāo):防止早衰,穗大粒多,籽粒飽滿。
1、攻粒:8月初玉米吐絲后,玉米下部葉片變淡及時追肥澆水,葉色濃綠只澆水。
2、澆灌漿水:8月下旬澆足玉米灌漿水,若有50mm以上降水免澆。如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70%時,可灌溉1-2次。此期還要加強對二代玉米螟和三代粘蟲的防治。
六、防治病蟲草害。雜草防治: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兌水30~50千克噴于地面。粗縮病的防治:苗期用蚜虱凈防治灰飛虱。二、三代粘蟲和薊馬:用50%辛硫磷1000倍和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時間在苗期和穗期,兼治玉米蚜和稀點雪燈蛾。玉米螟:用3%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50克,加細沙5千克,在玉米小喇叭口期撒入心葉。玉米蚜蟲:用久效磷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節(jié)涂莖防治。
七、適時收獲
10月1日左右,玉米達到生理成熟及時收獲。
(作者單位:157600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