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1根據(jù)水稻生育進程,合理灌水
插秧后要及時查田補苗,用苗高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深水扶苗返青。返青后到孕穗前,采用節(jié)水灌溉技術,即在滿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前提下,采取“淺、濕、干”間歇式灌溉技術,努力做好幾個特殊時期的水份管理工作。
1.2.1護苗水
插秧時本田保持花達水狀態(tài),深水扶苗,即插秧后灌5~7厘米水層護苗3~4天,促進稻苗快速返青。
1.2.2分蘗水
返青后灌3厘米左右淺水,增地溫促分蘗。
1.2.3曬田
有效分蘗終止期前3天(如哈爾濱地區(qū)在6月末),曬田5~7天,曬到池面出現(xiàn)龜裂,水稻見白根為止,然后恢復正常水層管理。
1.2.4護胎水
當劍葉抽出時如果遇到17℃以下低溫,灌深水護胎以防冷害,水深達15~17厘米,過后緩慢恢復正常水層。井灌水稻田最好利用蓄水池曬水之后灌田,采用輪換灌水口、晝曬田夜灌水的方法,提高水溫,加快水稻生育進程,防止貪青晚熟。
2根據(jù)水稻田間長勢,科學施肥
2.1科學施用底肥
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底肥宜施在土壤表面,然后通過旱旋翻整地措施將肥料進行覆蓋,或者以水帶肥進入土壤中,即施肥后馬上灌水泡田,忌將肥料施用于泡田后的水中。
2.2掌控追肥量和施肥時間
如果本田具備采取“淺、濕、干”的灌溉條件,返青肥施肥量不宜太大,追肥時期控制在插秧后7~10天,施肥量控制在每畝尿素5公斤或硫酸銨10公斤以內(nèi)。如果水稻秧苗素質(zhì)高,在秧床上采用了帶肥下地的措施,并且在水稻返青期間,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可以不施返青肥。為增加分蘗可以適時追施分蘗肥,每畝施肥量控制在尿素8~10公斤或硫酸銨15~20公斤。要根據(jù)葉齡監(jiān)測結(jié)果適當追肥,如果當?shù)貨]有監(jiān)測,可根據(jù)葉色調(diào)整施肥量,即葉色泛黃呈現(xiàn)缺肥現(xiàn)象時,每畝追施尿素5~7公斤;如果葉片出現(xiàn)落黃現(xiàn)象,表明前期施肥控制得當,畝施4公斤尿素即可;如果葉片呈現(xiàn)濃綠肥大和褶皺現(xiàn)象,表明前期施肥量過大,不能再進行追肥,可采取曬田措施控制無效分蘗。
2.3應對不良環(huán)境,巧用葉面肥
在春季水稻插秧結(jié)束后,偶爾會遇到連續(xù)多雨天氣,形成低溫寡照的氣象條件,使水稻本田中的秧苗出現(xiàn)僵苗、營養(yǎng)不良、分蘗不足等問題。冷僵型稻苗容易發(fā)生缺磷、缺鋅、缺鉀等生理病害,如果通過增加追肥量的辦法來促進分蘗、加快生育進程,往往會造成前期過量施肥,水稻后期出現(xiàn)倒伏等生產(chǎn)隱患。為了解決不良天氣造成的冷僵型稻田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增加曬田和巧用葉面肥的方法來解決;一般地塊在排水后,可使用腐殖酸類葉面肥500倍液噴霧,特別嚴重地塊可以使用氨基酸類葉面肥300倍液噴霧。如果在水稻插秧后20天,本田出現(xiàn)缺鋅癥狀,可用硫酸鋅配合磷酸二氫鉀直接噴施,可有效緩解缺鋅癥狀。
3根據(jù)病蟲草害發(fā)生情況,精準用藥
3.1插秧前期封閉除草
在水稻返青后,稗草1~1.5葉期,可以將殺稗除草劑、防除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的除草劑混配使用,如每公頃500克/升丙草胺750~900毫升與10%吡嘧磺隆或30%芐嘧磺隆225~300克混配使用。施藥時保水層5~7厘米,保水一周以內(nèi)。
3.2中期封閉除草
在水稻生長中后期本田雜草很多的情況下,可繼續(xù)施藥除草。當稗草達到2~3葉期時,每公頃可用90.9%禾草敵1500~2000毫升與10%吡嘧磺隆或30%芐密磺隆225~300克混配使用。施藥后灌深水以提高藥效。
3.3后期化學除草
當水田稗草超過4~7葉期時,每公頃用25克/升五氟磺草胺900~120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噴藥前一天排干稻田水,噴藥后1~2天再灌水,對大齡稗草、稻稗防效好,并同時防除多種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
3.4防蟲害防病害
3.4.1紋枯病防治
可在分蘗末期用噻呋酰胺,每公頃用量195~345毫升稀釋3000倍液噴霧防治。
3.4.2稻瘟病防治
預防可選用20%三環(huán)唑每公頃用量1500~2000克,稀釋3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每公頃用300克75%三環(huán)唑,稀釋150倍液噴霧防治。
3.4.3潛葉蠅防治
用10%吡蟲啉稀釋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公頃用量300~450克。
3.4.4負泥蟲防治
用10%吡蟲啉兌水1000倍液噴霧,每公頃用量225~300克?;蛴?0%敵百蟲晶體進行防治。
3.4.5二化螟防治
在幼蟲未鉆蛀之前,每公頃用600~900克98%殺螟丹可溶性粉劑噴霧,連續(xù)防治2~3次。
(作者單位:150500哈爾濱市呼蘭區(qū)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