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進芳
摘 要:作為初中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他學科基礎的語文課程教學,對我國初中教育階段的整體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同信息技術融合的現狀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以及語文綜合能力訓練等方面與信息技術融合發(fā)展,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信息技術;語文閱讀;語文寫作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領域,特別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作為學生學習發(fā)展階段的啟蒙科目,語文對于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語文成績也能直接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將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中進行有機融合,不僅能可以有效地刪繁就簡、標新領異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現狀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語文同時也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課程的內容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重點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作為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傳統國家,新興思想文化在傳播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但在教育事業(yè)領域,語文教學不能僅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需要加快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積極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初中語文教師已經開始逐漸接受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并且全面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但是能從本質上提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堂有機融合效率的教師相對較少。因此,初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效率較差,學生在學習階段仍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都有待提升。語文教師片面強調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忽略了語文作為交流工具的實際應用價值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可以打破傳統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將文字、圖片、聲音與視頻等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靈活性與有效性。例如,我國某地區(qū)的一所初級中學,在語文閱讀課堂學習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時,語文教師就有機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將與文章相關的故鄉(xiāng)圖片以及前后景色環(huán)境都一一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看時進行對比。隨后,語文教師提出“兩幅景色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變化?”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于文章內容以及作者寫作背景等方面的思考。此外,在信息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還能有效引導學生對作者的情感表達進行理解和分析,通過多媒體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直觀的感受,為學生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作出鋪墊[1]。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除了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在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寫作效率。通過互聯網以及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篩選出適合寫作并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通過將身邊的故事作為素材寫入到作文當中,能增強文章的真實性與感染力。鼓勵學生利用網絡素材進行作文寫作,可以提升學生自我能力,并且在獲取網絡信息的同時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我國某地區(qū)的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在組織語文寫作課堂時,讓學生以“難忘”為主題進行寫作練習。學生利用互聯網可以收集到時下的熱點信息,從中篩選出最能打動自己的寫作素材,經過整理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完成作文的寫作。教師適當提供給學生寫作機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思路進行寫作,能有效提升學生在寫作課堂中的參與度[2]。
(三)初中語文綜合能力訓練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將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我國某地區(qū)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通過圖片展示以及視頻播放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文章作者所描繪的孤獨悲傷的父親背影。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文章中作者對于父親外貌和語言的描寫,從而引發(fā)學生關于父親在面對生活時的悲涼與辛酸。提升文中父子親情的立體化形象,幫助學生聯系到現實生活中自己父親的形象,將真實的情感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提升學生語文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基礎教育初中階段的教學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工作者需要能正確把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形勢,并且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同時處理好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提升語文教學課堂效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施金國.例談基層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山西農經,2017(6).
[2]陳武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分析[J].中國培訓,2017(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