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 在中職學生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yǎng)等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文首先對中職學生的思想特點進行分析;其次對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探討;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狀 對策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種各樣的新理念、新思想及新觀念不斷出現,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當然,在這些新思想中也會出現一些負面思想,這些負面思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職學校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時期中職學生思想特點分析
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年齡為16歲—20歲,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均處于不斷成熟的階段。大部分中職學生均是“00后”,他們成長于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不斷發(fā)達的環(huán)境中,時代賦予了他們有別于以往中職學生的思想特點。以下對新時期一些中職學生的思想特點進行分析。
(一)思維敏捷活躍,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但是思想穩(wěn)定性較差。
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元化文化已經不知不覺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可以從網絡等途徑直接了解到全世界的信息,接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文化。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學生擴寬了眼界,開拓了思維,使得新時期的中職學生的眼界和視野更加活躍和開闊。但是,大部分學生正處于成長的敏感時期,尚未形成穩(wěn)定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維穩(wěn)定性較差。部分中職學生的想法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對其價值取向、對事物的判斷等產生一定的偏差。如果能夠充分發(fā)揮中職學生思維敏捷活躍、可塑性強等優(yōu)勢,通過對學生實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對于他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的提升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
(二)擁有提升道德素質水平的愿望,卻缺乏牢固的基礎。
中職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期,富有朝氣蓬勃的活力,具有非常明顯的思想政治傾向。大部分學生擁有上進心,熱愛祖國,有著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奮斗的激情;擁有強烈的正義感,并且在大是大非面前具有判斷能力,并且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部分學生文明素質基礎較為薄弱,他們熱愛游戲,自制力較差,缺乏社會責任感,這些對于提升他們的思想素質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zhàn)。
(三)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但是學習動力不足。
中職教育屬于職業(yè)教育范疇,培養(yǎng)職業(yè)型人才是其教育的主要目標。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大部分學生入學后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積極學習專業(yè)基礎知識,擁有較強的求知欲望,但是,部分中職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較差,對于所學專業(yè)缺乏足夠的認識,缺乏學習動力、存在消極懈怠的情緒等,往往抱著馬虎對待、得過且過的心理。
二、新時期一些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統籌指導缺乏科學合理性,教育落實欠規(guī)范。
目前,雖然中職院校已經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落實不夠到位、部分學校統籌指導缺乏科學合理性等問題,導致治教不嚴、學校秩序較為混亂等現象。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制度落實缺乏規(guī)范性和及時性。部分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會議存在召開不及時或者流于表面形式,研究并沒有抓到實質內容,所指定的規(guī)章制度等不夠完善。第二,安排的教育內容較為煩瑣。部分中職學校未能夠充分發(fā)揮教育權利的作用,對于教育關口把控不夠嚴格,各部分均向思想政治教育搶占地盤,這種方式直接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多過滿。第三,檢查指導流于形式,過于粗放。大部分學校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工作,但是往往忽視指導工作的重要性,對于教育的實質效果的追蹤力度和關注力度不夠。
(二)脫離實際情況,教育缺乏針對性。
中職學校的教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往往與實際情況脫離,缺乏針對性。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部分學校只是按照上級部門的部署和指示按部就班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根據本學校的實際細化和具體化。部分中職學生認為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過于理論化、枯燥乏味,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習動力。第二,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注重區(qū)分學生的層次性,沒有因材施教。第三,無法及時關注當前中職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或者話題,無法及時捕捉教育時機,對于形式發(fā)展缺乏一定的敏感性。
三、加強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
因為中職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中職學校在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有所側重。針對目前部分中職學生缺乏自信心的問題,教師應該將重心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上。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學生擺在首位。其次,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育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最后,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心理實際需求。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實際需求擺在首位,并且在思想教育實效性方面應該以能否及時解決學生實際面臨的困難作為標準。例如,對于家庭條件比較艱苦的學生,除了在物質上給予一定的資助外,還應該時刻關心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心理疏導。對于就業(yè)較為困難的,應該實行個性化的指導,并且給予推薦等。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僅停留于表面層次,應該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措施中,只有時時刻刻為學生著想,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二)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增強層次性和針對性。
由于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等不同,每個學生都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強調層次性和針對性。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式對教育載體進行創(chuàng)新,針對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實際需求及不同的學生開展有區(qū)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教育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能夠得到體現。
第一,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當前網絡技術發(fā)達,學校應該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開設網絡教學等方式擴寬思想政治的途徑,讓網絡能夠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第二,可以開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例如,學校應該積極以黨團、班集體等形式開展不同形式的第二課堂,達到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修養(yǎng)的目的。同時,應該讓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課堂,將其充分融入班級、宿舍中,通過舉辦這些兼具政治性、知識性和娛樂性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第三,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教育。心理健康是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部分中職學生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學習壓力、家庭壓力及就業(yè)壓力等,部分學生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可能會產生煩躁、抑郁及焦慮等情緒,所以,教師應該及時開展心理咨詢教育,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三)加強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才隊伍建設。
在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思政隊伍扮演著主導者和實施者的角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與人才隊伍素質的高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學校應該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配備一支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專業(yè)能力強、富有活力的人才隊伍。首先,學校應該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的工作體制等。其次,學校應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保障制度進行完善,為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營造良好有保障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最后,學校應該落實相應的措施以加強黨政隊伍、教師隊伍等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葉金濃.網絡文化對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6(32):239.
[2]盧正寶.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學生思想教育研究[J].經貿實踐,2015(09):216.
[3]黎炯唐.新時期農村中職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及教育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