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繹和歸納的沿用,使語法課堂沉悶、低效。趣味教學在中小學階段尤顯重要,“有趣的”對學生才有吸引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主要論述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幫助學生輕松學好語法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趣味;歌訣;諺語;數學符合
語法是語言的規(guī)則,語法是語言三要素之一。語法教學因晦澀的語法術語比較多、眾多的語法項目的趣味性、繁瑣復雜的規(guī)則和規(guī)律等無趣的形象,難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法知識的灌輸,語法練習的大量訓練等,決定著語法教學的“無味”。“無趣”和“無味”,導致語法課堂低效和無效,嚴重影響和制約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
那么,英語教學中,如何才能使語法課堂既“有趣”也“有味”,筆者認為,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歌訣法
之所民歌民謠被廣為傳頌,幼兒、兒童對兒歌喜愛有加,且不容易忘記,主要原因是民歌民謠、兒歌等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押韻、句式簡短、讀起來朗朗上口。
為此,對于既“無趣”也“乏味”的語法知識而言,在教學中融入歌訣,不僅增趣也提效。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搜集名家們的智慧的結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為語法課堂增加亮點,也增加趣點。
例如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不知道動作的執(zhí)行者是誰,也不想知道動作的執(zhí)行者是誰,沒有必要知道是誰。這樣的解釋有點繞口令的味道,聽起來麻煩、記起來拗口,而采用歌訣“動作誰做不知道,誰做說出沒必要,接受動作要強調,被動語態(tài)最為妙”,簡短的四句相對“押韻”句子,學生記起來方便快捷,更利于理解和掌握,為被動語態(tài)的教學,不僅增趣也提效。
再如基數詞變?yōu)樾驍翟~,學生們一直難以掌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序數詞,一寫就錯、一用就錯。而融入歌訣:基變序,有規(guī)律,123,肩并肩。8去t,9去e,ve要用f替。輔+y變y為ie,詞尾th莫大意。如遇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
語法中可以用歌訣的很多,例如基數詞和序數詞的書寫、be動詞的用法、多個形容詞修飾一個名詞的大小順序的排列、五種簡單句的用法、動詞后接不定式做賓語、使役動詞后接不定式省to,名詞復數的構成、賓語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都可以融入順口溜,使枯燥的語法知識增加“趣點”。
二、 思維借鑒法
大量的同義詞、近義詞的比較,一些單詞的用法上的不同,此時使用數學語言,可以使語法知識的學習不再乏味。
如一般現在時的用法——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經常與often、always、never、seldom、usually等連用,對于這幾個時間副詞,學生往往混淆,難以把握,如果教師用數學符號表示出這些單詞的表示的含義,如:always>usually>often>seldom>never其頻度方面的比較便顯而易見,也輕松掌握。
再如一些名詞是否可數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學生,如果教師從眾多的可數、不可數、可數名詞的復數的構成等引導學生用思維轉化法,可以提高記憶率。如news n(u)、paper n(u),newspaper負負得正 n(c),“負負得正”的數學語言的運用,不僅改變了語法語言的枯燥感、語法知識的乏味,也使語法知識賦予情趣性,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表示地理位置的介詞to、on、in的用法,學生們對教師的講解:A在B范圍之內用in,A和B隔海相望用to,而相鄰且接壤的兩個地方用on.
難以勾畫出其位置關系,而如果用數學中的兩圓的位置關系,包含被包含、相交、相切等用圖形表示出來,增強知識的可理解性,降低了難度。
三、 佳句格言法
語法的學習,關鍵在于熟悉句型,熟悉了句型,語法知識也自然而然習得和掌握了。為此,多數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讓學生背誦語法例句,讓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和運用語法知識。
如“簡單句的五種類型”的教學時,多數教師除了對謂語動詞特點的分析之外,主要讓學生背誦例句,如S+V,選擇一個句子背誦Kites are flying. The girl often smiles. S+V+P讓學生背誦The girl is beautiful. Her face turned red等等。自古就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至理名言,大量的語法例句的背誦值得提倡,但是筆者認為,讓學生背誦一些佳句名言,更利于學生對這些佳句名言感興趣,也強化語法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例如對于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時,對于“the+形容詞比較級,the+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時,只要給出The more, the better的句子,“越多越好”“多多益善”的融入,高效理解和背誦這個特殊的用法“越……就越……”。
趣味教學,除了文章中重點論述的三個方法之外,比較法,如hard與hardly、for與since、if和whether等,對比、比較可以事半功倍。時態(tài)的縱橫比較更利于掌握其精髓和實質。如過去時和現在時的對比、過去時與完成時的對比、現在完成時與過去完成時的對比、現在時與將來時的對比等等,對比中有鑒別、對比中有新發(fā)現,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趣味教學是新時期激活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的主要方法,在語法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應結合語言的特點、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等采用相應的方法,激活語法課堂,為語法課堂教學增趣加味,為學生的學習增趣提效。
參考文獻:
[1]李莉.叩開初中英語語法的大門——談談初中英語語法趣味教學[J].亞太教育,2015(22).
[2]閆秋明.趣味教學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2017(10).
作者簡介:張順元,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銀集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