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未來公民的必備能力,教師要將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提高表達能力。將文本的內(nèi)容表演出來,能促使學生內(nèi)化遷移;組織學生圍繞文本問題進行討論,能讓學生學會如何聆聽他人的建議;組織學生續(xù)編課文,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促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能文明地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谡Z交際能力是學生未來成長為社會公民所必須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然而小學語文教學中能讓學生訓練口語的機會不多,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提高口語交際和表達溝通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自然習得口語技能。
一、 對話表演,內(nèi)化遷移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具有童趣的文章,其中包含著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和生動的對話。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文本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文本的內(nèi)容更加了解,而且還能根據(jù)文意調整口語表達時所用的句型和詞語,這能促使學生內(nèi)化遷移,令學生提升感悟語言的能力。
《老人與海鷗》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便讓學生嘗試用表演的形式將課文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在學生準備表演前,教師用幾個問題提醒學生思考:“從老者的敘述中,你知道老人為海鷗做了一些什么,海鷗又為老人做了些什么?老人在談到和海鷗的故事時,內(nèi)心是怎樣的情感?老人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你在聽了這個故事后,受到了怎樣的啟迪?”學生由于理解了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所以在嘗試表演時,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對文章中的詞句進行了一定的修改,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文章中并沒有談到“我”和老人告別時說了什么話,但有學生在表演時卻加入了自己的看法:“老先生,您的行為讓我看到了人和動物是如此和諧地相處,我真的為你對海鷗的情感而感動?!奔尤脒@段話表示該學生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主旨。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利用文本進行表演能有效利用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試教育下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訓練時間少、缺乏有效訓練手段等問題,而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二、 討論辯論,求同存異
在閱讀學習中,學生可能會面對各種問題,可能會有意見的分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或辯論活動,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出自己的想法。同時,這種方法也能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同時能促使學生從對方的話語中汲取有用信息,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看法。這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所提升。
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有學生提出問題,在課文中提到了少年閏土的兩件事情:一個是雪后捉鳥,一個是月下刺猹,為什么作者后來在腦海中幻想出的是刺猹的場景,而并不是捉鳥的情景呢。教師組織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嘗試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進行篩選和分析,找出問題的答案。有學生提出:“文章中詳細地用對話表現(xiàn)了雪后捉鳥的場景,如果頭腦中映出的也是這樣的場景,那么就重復了。”還有學生提出:“捉鳥是一個很安靜的動作,但是刺猹則更有動感,所以作者要選擇這個內(nèi)容。”還有學生提出:“捉鳥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但是刺猹卻只有到鄉(xiāng)間才能做到?!睂W生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如果綜合大家的看法,那么就能得到問題的真正答案。這樣便促使學生學會在自己答案的基礎上也接受別人正確的看法,學生的交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簡單的朗讀和復述雖然也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由于交際性并不是很強,所以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幅度并不大。但是如果積極鼓勵學生圍繞文本問題進行討論和辯論,則能給學生搭建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能更好地達到訓練目的。
三、 續(xù)編課文,放飛想象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嘗試進行課文續(xù)編,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展開想象,有更多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草原》一文寫了全國各族人民之間和諧相處的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嘗試展開想象,續(xù)編課文的內(nèi)容?!凹僭O你在得知了草原人民的熱情后,也打算去草原拜訪,你覺得你會受到怎樣的待遇呢?”這個續(xù)編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聯(lián)想起自己作客的生活經(jīng)歷,同時也讓學生嘗試將自己作客的經(jīng)歷和課文中的記敘結合起來,并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先進行互動交流,然后再寫下來。如有學生寫道:“走在草原上,腳下時不時地觸到紫色的、黃色的、粉紅的各種小花,都有拳頭大小。草原的老牧民帶領著我們,挨家挨戶地探訪,草原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雖然老牧民長著一張干巴巴的、瘦瘦黑黑的臉,可是臉上卻洋溢著笑容。筵席全都擺了出來,有葷有素,擺滿了桌子……”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將自己想成了草原的客人,并借鑒自己到別人家中作客的經(jīng)歷進行創(chuàng)作。
學者張志公提出,忽視口語,必然會回過頭來削弱書面語言,結果是兩敗俱傷,令學生的語言能力全面降低。續(xù)編課文的方法不僅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而且還能讓學生先進行口語訓練,然后用書面語記錄下來,學生的口語能力和書面語能力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學者陳祖正在研究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提出,把握好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之間的關系,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極其重要。教師要采用包括表演活動、對話辯論、續(xù)編課文在內(nèi)的各種方法,積極有效地促使學生參與到形式多樣的口語訓練中,令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祖正.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
[2]胡春秀.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7(37).
作者簡介:王光會,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收成教學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