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娜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充分感受并發(fā)現(xiàn)動作描寫的作用及重要性。
2. 了解動作描寫可以寫什么。
3. 學習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來刻畫和豐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來刻畫和豐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上一節(jié)專題日記課。
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晌焕吓笥眩ㄆ聊怀鍪荆鼈兪谴蠡邑垳泛托±鲜蠼苋?。它們是風靡全球的經(jīng)典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人物,有誰看過這部動畫片?
(學生都高高舉起小手,眼里閃著光芒,臉上露出笑容。)
師:這部動畫片最與眾不同的特點是什么?
生:在這部動畫片中,它們都沒說過話。
師:你們真善于發(fā)現(xiàn)!這部動畫片完全采用了啞劇的形式,沒有語言,自始至終都是依靠滑稽的動作而不用對白,但它卻贏得了無數(shù)觀眾的喜愛。
師: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出示《啞女賣刀》的故事。)
(生讀故事。)
師:“啞女”不能說話,無法用語言宣傳自己的產(chǎn)品,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人買她的刀呢?
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回答)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啞女就是通過她刀起刀落的動作來證明她的刀有多鋒利的,人們親眼所見,所以都很信服,自然而然就會購買了。
生:看看顧客們說的那句話。從這句話里我知道了啞女賣刀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她用動作說話!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動畫片和小故事我們都感受到了人物動作的重要性,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p>
師:其實我們寫文章也是一樣,只要把人物的一舉一動寫得具體、細致,人物的形象就會躍然紙上,生動、傳神。
(設計意圖: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時間安排上來說略長,但從學習效果來看是十分必要的。用學生熟悉又喜愛的動畫片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當他們發(fā)現(xiàn)了動畫片的特點后自然就會引發(fā)思考“為什么沒有語言”。此時再補充一個小故事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動作背后所產(chǎn)生的巨大力量。解決了學生認知不足的障礙,為學習寫作的方法奠定了基礎。)
二、創(chuàng)設活動,感知內(nèi)容
師:說起來容易,寫起來難,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尋找一些動作描寫的小妙招。
師:人物的動作各種各樣,變化也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小游戲“我說你做”。(出示詞語:仰頭、眨眼、張嘴、舉手、轉(zhuǎn)身,跺腳。老師讀,學生做。)
師:想一想,剛才你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生:剛才我們的頭、眼睛、嘴巴、手、身體和腳都在動。
師:其實頭頸、眼耳、口鼻、手肩、腰身、腿腳……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描寫人物動作的素材。(副板書出示“內(nèi)容”。)
師:我們通常寫手肩、腰身、腿腳的動作比較多,那什么時候會用到頭頸、眼耳、口鼻的動作呢?誰能舉例說一說?
生:當我犯錯誤的時候,我會低下頭,用眼睛偷偷觀察對方。
生:當我犯錯誤的時候媽媽咬緊牙關(guān),一言不發(fā),默默地看著我。
生:當我聽到后面有人叫我的時候,我會轉(zhuǎn)過頭去。
生:當我被誤解的時候我低著頭,咬著唇,委屈的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
生:當朋友的謊言被揭穿的時候他唰地一下漲紅了臉,啞口無言地低下頭。
生:當媽媽端上剛炒好的菜時我馬上把頭湊過去深深吸了一口氣。
…………
師:那是不是我們在寫一個人動作的時候要把這些部位的動作都寫出來呢?
生:不用面面俱到,我們只要挑那些有代表性的能反應人物特點的動作來寫就可以。
生:如果都寫出來會很啰嗦,沒有重點。再說他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在動?。?/p>
(設計意圖:通過“我說你做”的游戲讓學生知道可以寫什么,也是在暗示學生在觀察人物動作的時候是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的,觀察的范圍也很廣泛,不局限于某一部位,這樣在寫的時候就不至于單調(diào)無味了。)
三、探究寫法,梳理歌訣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上面有一段話,要表現(xiàn)的是早晨上學要遲到的情景,請你選擇恰當?shù)膭釉~寫出當時他很著急的樣子。
(生獨立填寫,匯報。師隨機指導。)
師:“跳下床”和“跑下床”都合適嗎?
生:在床上怎么“跑”?不如“跳”用得準確、恰當。
師:“踢開被子”和“掀開被子”呢?
生:我認為這兩個都可以,因為“踢”是腳的動作,“掀”是手的動作,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都可以。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思考。我們在描寫人物動作的時候,要慎重選擇動詞,一定要準確、恰當才行。
(梳理歌訣:選準動詞,準確恰當。)
師:請大家看老師(做動作),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老師拿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動”字。
師:請你再仔細觀察(師重做一遍)。誰能說一說?
生:老師走過去,在粉筆盒里拿出一支粉筆,轉(zhuǎn)身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動”字。
師:你覺得誰說得好?為什么?
生:后面同學說得好,他用的動詞多。前面同學說得太簡單了。
師:我來說一說,老師走過去,伸出手,手腕輕輕一轉(zhuǎn),手掌朝下,伸出食指在粉筆盒里撥了幾下,挑了一根長粉筆,用拇指和食指捏著,轉(zhuǎn)身走向講臺,抬起手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動”字。
師:聽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覺?
生:老師把拿粉筆寫字這個動作寫得更具體,詳細了。
師:也就是說我寫出了我拿粉筆寫字的這一過程。
師:老師拿粉筆寫字這個小動作每天都要做無數(shù)次,怎么才能寫得精彩呢?就要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那樣,要“改變籠統(tǒng)”,運用“一串動詞”“寫清過程”,讓簡單的動作不簡單。
(梳理歌訣:改變籠統(tǒng),寫清過程。)
師:那就用我們剛剛學到的方法來說一說下面你看到的情境。(師做喝水動作。)
生:老師伸出左手,拿起杯子,打開杯蓋,仰起頭,把杯子移到嘴邊,吹了一下,喝了一口水,蓋上蓋子,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師:這次比剛才具體多了,“打”開杯蓋怎么做?老師是怎么做的?
(生通過做動作發(fā)現(xiàn)“擰”比“打”更合適。)(鞏固方法:選準動詞,準確恰當。)
師:老師“仰起頭,把杯子移到嘴邊,吹了一下”。
師:笑什么?
生:老師仰著頭對著空氣吹!
師:那應該是怎樣?
生:把杯子移到嘴邊,吹了一下,仰起頭,喝了一口。
師:通過剛才的動作我們發(fā)現(xiàn)動詞的使用要“準確、有序”。
(梳理歌訣:連續(xù)動作,安排有序。)
四、總結(jié)方法,實踐運用
師:讓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人物動作描寫的小妙招吧。
(生回顧歌訣。)
師:這些方法你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師:那現(xiàn)在就用你學到的方法來修改上一篇日記中的一處你認為描寫得簡單籠統(tǒng)的地方。
(師出示專題日記作品的片段。)
生:跑步不止有聽到發(fā)令槍響那一瞬間的動作,可以按照比賽前、起跑、跑步過程中、沖刺這幾個時間點進行觀察,展開描寫。
師: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演一演,然后共同完成學習單上的每一個系列動作描寫的小片段。
(生匯報。)
師:把每個同學觀察到的融合在一起就更加具體、細致了。把每一個小片段連在一起再加個題目就構(gòu)成了一篇文章。
五、自由練筆,個性創(chuàng)作
課后結(jié)合自己上乒乓球課的實際經(jīng)歷,在學習單上寫一篇題為《苦練乒乓球》的日記。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香安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