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莉
摘要:本文主要就幼兒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藝術教育;問題;解決策略《幼兒教育發(fā)展綱要》
一、幼兒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我國政府于本世紀初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將幼兒園教育內容劃分為五大類,即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而隨著時間發(fā)展和推進,人們對于藝術和文化內涵培養(yǎng)的重視度有了很大不同,仍舊按過去的模式來開展工作是不正確的。在實際的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組織方式依然是以模仿、示范為主,忽視了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導致以音樂課、美術課為主的藝術課僅僅局限于教唱歌、畫圖畫等形式。與現(xiàn)行的藝術課程標準相差甚遠,更談不上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藝術教師既是藝術家又是教育家的標準。
(二)成人的教育觀念出現(xiàn)偏差
很多家長認為:“學藝術就是要成名成家”“學藝術就是要讓孩子畫出最好看的畫,唱出最好聽的歌”“讓孩子現(xiàn)在多學一點以后就會輕松一些”等,其實幼兒藝術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為本,強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的主動性,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幼兒自身的影響作用以及對其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其功能并非單純的技能訓練和表演。
(三)幼兒藝術教育評價方式太過單一
由于幼兒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他們對藝術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表達方式上也就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往往在現(xiàn)實中,成人們卻認識不到這些,總習慣用統(tǒng)一或固定的標準來評價幼兒對藝術的理解,一些幼兒的奇思妙想經(jīng)常遭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被認為是一種“調皮搗蛋”,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幼兒的藝術培養(yǎng)是一種束縛和阻礙。
二、針對幼兒藝術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一)在日常活動中融入美育教育
日常生活是藝術教育的豐富源泉,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充滿關愛、溫暖、尊重和支持的育人環(huán)境,使幼兒有安全感、被尊重感和接納感,進一步促進幼兒藝術審美情感與健全人格的發(fā)展。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整體設計及室內外裝飾,都應該注意按照美的規(guī)律進行構思,同時還要注意童趣的特點。如:讓幼兒在活動室創(chuàng)作各種畫及美術作品,在走廊的墻面上畫出有故事內容的童話,讓幼兒置身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促使其心理上產(chǎn)生愉悅感,確保幼兒保持健康和諧的心理。
(二)多元欣賞藝術教育
多余欣賞的藝術教育策略,是基于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的引導策略,通過音樂、歌曲、舞動、游戲等,創(chuàng)設不同的藝術游戲,結合開放性以及多元化的角度進行藝術沒得熏陶,從而全面強化幼兒對美的感知能力、欣賞能力、判斷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多元欣賞藝術教育策略的實施方法有如下幾種:1)注重對藝術的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找出他們感興趣的地方,根據(jù)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藝術游戲的選擇。2)注重對藝術情景的營造:通過營造良好的藝術情景,以提高幼兒對藝術欣賞的樂趣。3)注重對藝術的感受:通過有效的藝術實施手段和方法,促進幼兒參與藝術欣賞之后,可得到不一樣的感受。4)注重對藝術的體驗:信任并支持孩子,從而激發(fā)幼兒自身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例如,在維瓦爾第《春》音樂多元欣賞藝術教學過程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幼兒徜徉在一篇春意融融、流水潺潺的美好場景中,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結合音樂的奇妙,通過聲音、動作及表情,展示出對歌曲的藝術理解,從而提升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師要大膽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藝術課教師應大膽實踐,積極探究藝術綜合教學的途徑、方法,可在藝術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設計出有趣多樣的教學活動,貼近幼兒在各科所學到的知識及生活經(jīng)驗。從幼兒的問題和興趣出發(fā),在活動中讓幼兒掌握比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讓幼兒形成對身邊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要會欣賞幼兒的作品
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幼兒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他們希望得到同伴、老師的認可,并與他們分享這種快樂,可以說教師的欣賞、好評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因此,教師在對幼兒的藝術作品進行評價時,應從多方面開展,如在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是,不要只注重對畫面的構圖、色彩、比例等方面評價,還應觀察幼兒的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引導他們快樂地活動,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各種情感體驗。
(五)教育活動中滲透美育
1.在美術活動中進行美育熏陶。美術活動作為專門的藝術教育門類,其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審美感受。簡單來說,幼兒美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實際上就是幼兒借助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情感和思想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美好的操作環(huán)境,設計幼兒喜愛的內容,運用游戲或互動等形式,逐漸讓幼兒從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得到美好的情感和快樂的享受。2.在音樂活動中進行美育教育。音樂是以聲音塑造形象的聽覺藝術,它以一定的節(jié)奏和旋律通過聽覺影響著幼兒的情感,同時又使幼兒的聽覺在音樂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音樂活動是對幼兒進行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讓幼兒欣賞《星星亮》、《歡樂頌》、《春曉》等動聽的歌曲,開啟幼兒的歡樂體驗,提高其演唱歌曲的能力,同時也可排練《貓鼠之夜》、《幼兒園的一天》等音樂情景劇,讓幼兒體驗到音樂的魅力,通過這些風格迥異的音樂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的聲律美和韻律美,陶冶著自己的性情和品格,增強幼兒明辨是非、識別美丑的審美感知能力。
(六)提高社會對藝術教育的認識水平
社會對藝術教育的認識程度,是影響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進程的重要因素,為了掃清藝術教育發(fā)展道路上的障礙,學校有責任提高大家對藝術教育的認識水平。1.利用召開家長會、開辦家長藝術教育培訓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讓家長了解“美育不只是美學知識的教育,也不是純粹的藝術技法的教育,而主要是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受力的基礎上完善其人格,提高基本素質的教育”,孩子們學習的所有課程都息息相通,它們之間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另外,為了讓宣傳更貼近人心,還可以在家長中聘請一部分素質較高的人擔任學校的義務宣傳員,讓他們站在家長的角度,把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切身感受向其他的家長傳授。2.充分利用社會及家長在藝術方面的教育資源。社會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許多有天賦的藝術教育人才隱沒其中。因此,在進行藝術教育時,學校應以幼兒為橋梁,發(fā)現(xiàn)在藝術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家長人才,請他們到幼兒園來,走進課堂,讓他們參與藝術教育的監(jiān)督、管理與指導等工作,使他們成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中堅力量,共同為幼兒藝術教育的健康發(fā)展獻計獻策。3.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社會各屆朋友和家長了解學校的藝術教育現(xiàn)狀。如,每學期可不定時地向家長開放藝術教學課堂,讓家長走進課堂;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邀請家長和社會各屆人士參加,展示孩子們的最新藝術成果,讓家長與學校、教師、孩子們一道分享藝術教育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三、結語
綜上,幼兒藝術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從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是幼兒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币虼耍陂_展幼兒藝術教育時,教師應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總結,從而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努力成為幼兒藝術活動中的觀察這、支持者、啟發(fā)者和等待者。
參考文獻:
[1]張迪.關于幼兒藝術教育的策略探討[J].才智,2017(34)96
[2]曾滌.《指南》指導下幼兒藝術教育策略探討[J].吉林教育:綜合2016(25)
[3]王援.淺談幼兒藝術教育綜合實施的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7(1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