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爭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國為了更好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近年來對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大重點,要求我們針對往日低效、低質量的教育模式,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努力找出問題所在,積極探索思路,更好更快的解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長期以來教學模式單一,教育方式亙古不變,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我們需要積極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引導其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其樹立正確的理想,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為此,我們從現有的教育理念入手,并針對現有的語文寫作教育進行調查研究,最終提出具體解決措施。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缺陷
(一)教師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使得課堂枯燥無味
現如今,我們的教育方式依然沿襲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老師的滿堂灌,使得課堂枯燥無味,學生脫離了學習的主體地位。首先,對于小學語文寫作來說,學生剛步入寫作階段,思維方式還沒有定性,面對老師的硬性寫作要求和寫作思想,學生一般會學習老師的寫作思想而放棄自己的想法,使得學生寫作缺乏個性。其次,被動的接受教育的方式,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寫作勢必影響學習效率。長此以往,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陷入困境,難以提高寫作水平。
(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們所熟知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是近似于強制性的學習,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其站在老師和家長的對立面,放棄了自身學習主體的身份,使其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究其原因發(fā)現,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我們應調整教學模式,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求知欲望,使寫作成為他們的興趣愛好。
(三)匱乏的素材積累使得學生寫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寫作非常注重素材的積累,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寫出出彩的文章,而大多數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是提起筆不知道該寫什么,從而失去了對寫作的耐心和信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平時的閱讀積累太少,詞匯量匱乏,缺乏對于生活的體驗和觀察,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弱和語文基礎差,使得文章平淡無奇,缺乏感情表現力,在得不到引導的情況下,很容易使學生對寫作產生畏懼和厭惡的情緒,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的老師應多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提供課堂趣味。
(四)傳統(tǒng)思想下弱化了學生多寫作的重視程度
在經濟和科技高度發(fā)展的社會中,人們充分信服于數字、信息、科技,在教育界也形成了重理輕文思想,越來越的人投入到了理科的學習中,而文科類學科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再這樣的思想氛圍下,學生也減輕了對于文章寫作的重視程度,因而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去提高寫作水,甚至老師也逐漸減輕了對寫作的重視程度,這就使我們的小學語文寫作教育陷入困境。這就需要我們認識到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思想境界、陶冶情操,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獲得社財富而學習。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育改進措施
(一)提高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效率
我們分析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的局限性,針對現有問題,需要我們的教師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具體來說,首先,傳統(tǒng)教學理念落后,課堂中老師完全居于主體地位,一味的傳授知識,缺乏和學生的交流,甚至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完成了教授的任務,并沒有達到讓學生理解吸收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該首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結合小學語文寫作來說,例如,老師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寫作,而學習寫作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應當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可以采用自由發(fā)揮的方式讓學生寫作,這樣既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也讓他們有學習主體地位的意識,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寫作是需要指導的,只不過把指導的時間調整到了寫作之后而已。其次,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今的教育了,這種方式不僅教學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可以采取“少教多學”的教育理念,例如:對于學生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可以留在課下完成,將課堂珍貴的時間高效利用起來,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寫作思路,提供大量的寫作機會,幫助學生克服寫作恐懼心理,逐步提供學生寫作水平。
(二)重點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對于小學生的寫作來說,需要一個寫作的適應階段,讓他們從盲目中走出來,所以小學語文寫作教育步驟需要減慢,盡量降低寫作難度,保證任何一位學生不放棄語文寫作。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教師要適當激勵學生,獎勵寫作優(yōu)秀的學生,激發(fā)學生寫作潛力。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換寫作內容,讓學生評出優(yōu)秀作文,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之間加大寫作交流,也能活躍寫作氛圍。此外,課堂教育也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寫作來說,靈感特別重要,老師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生活中的題材,結合自己的感情寫作文。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課堂枯燥的問題,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希望老師可以借鑒使用。
(三)寫作教育應注重積累寫作題材
現今社會信息發(fā)達,積累寫作題材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比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大量寫作題材,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積累寫作題材,此外參加社會的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等都可以積累到寫作素材,主要是需要學生善于發(fā)現并注重記憶。
小學語文寫作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面對現今的教育現狀我們必須進行改革,而小學語文寫作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取決于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是否致力于改革教育教學模式,當然也需要學生能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從而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文化素養(yǎng)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