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蘇,胥 婧,彭 力
(十堰市太和醫(yī)院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IldmIIle,IBS)是一種慢性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以感覺動力失調及以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的高敏感性為特征,臨床表現主要為腹部不適或腹部疼痛同時伴有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的改變[1]。IBS因為發(fā)病率高、治療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學者重視。現今,西醫(yī)主要以調節(jié)腸道功能、內臟敏感性和中樞神經為主,治療上雖能使癥狀暫時得到控制,但療效不佳,患者依從性差且易于復發(fā)的缺點使患者備受困擾[2]。研究顯示,針灸防治IBS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特別是針灸對胃腸動力的調整作用更是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之一。針刺治療是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IBS較多的中醫(yī)外治療法之一,尤以體針治療為主,在臨床上發(fā)揮著較大的優(yōu)勢[3]。近年來的臨床研究顯示,針灸治療IBS療效確切[4],配穴及方法多樣[5-6],且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7]。因此,如何積極有效挖掘中醫(yī)理論防治功能性胃腸疾病,提高并闡明針刺對IBS的療效和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本研究選擇電針足三里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觀察電針足三里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腸系膜微循環(huán)、內臟敏感性、胃腸功能及CGRP、SP、VIP等的影響,探討電針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可能的作用機制。
選取3個月清潔級健康Wistar雄性大鼠90只,體質量(300±20)g,由湖北醫(yī)藥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質量合格證號: 滬動合證字152號,飼養(yǎng)于湖北醫(yī)藥學院清潔級實驗動物房,恒定溫度濕度,溫度保持在(23±1)℃,濕度50%左右。普通飼料正常飼養(yǎng),自由攝食飲水,光照12 h/日。
韓式電針儀G6805-Ⅱ型(北京華衛(wèi)產業(yè)開發(fā)公司),毫針(0.35 mm×25 mm,蘇州環(huán)球針灸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品),大鼠自主行為裝置(7420/7445型,意大利),中心靜脈導管(單腔,MEDEX普通型)、2F雙腔導尿管和乙酸(北京化學試劑公司),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勃一托利多儀器有限公生產,規(guī)格:萬分之一),安爾碘(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超低溫三洋冰箱(日本),乙酸(北京化學試劑公司),液體石蠟(北京化學試劑公司),10%中性甲醛(北京百諾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lisa 試劑盒(北京環(huán)宇金科生物醫(yī)學技術有限公司進口分裝,批號:20120419)。
3月齡SPF級雄性Wistar大鼠90只,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3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和電針組,每組各30只。以高乳糖飼料喂飼與束縛應激相結合的方法制備IBS-D大鼠模型,加工高乳糖飼料[8],略作改進進行束縛應激,實驗采用醫(yī)用橡皮膏捆綁大鼠固定于高鐵架上并傾斜60°放置,使大鼠雙后肢完全制動,1 h后解除束縛,造模共14天,此造模方法采用相對溫和的應激刺激結合外周致敏法同時使用,大大提高了造模的成功率。正常對照組常規(guī)喂養(yǎng),束縛應激同模型組,其余各組于造模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取穴:參照《實驗針灸學》中標準穴位圖譜進行定位[9]。足三里穴:位于大鼠膝關節(jié)后外側,腓骨小頭下約5 mm。
電針治療:束縛大鼠后,用0.30 mm×13 mm華佗牌毫針直刺入,膠布固定,接G6805-Ⅱ型電針治療儀,兩側足三里連接電極,連續(xù)波,頻率110次/min,刺激強度1~1.5 mA,然后留針25 min,1次/天,共14天。模型組只捆綁束縛20 min,不治療。正常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
2.3.1內臟敏感性的影響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評分檢測[10]。在乙醚麻醉下,絡合碘消毒肛門,將石蠟潤滑的導尿管(2F雙腔)插入大鼠肛門,氣囊末端約距肛門1 cm,后固定。大鼠蘇醒后,被放在特制的20 cm×5 cm×8 cm的塑料籠內(塑料籠透明便于觀察),待大鼠安靜后向氣囊內逐漸注水,觀察大鼠腹部抬起及背部拱起時分別所需注水量,每個閾值重復3次,每次持續(xù)20 s,間隔5 s,數據取3次均值。
2.3.2胃腸道動力檢測和結腸蠕動波測定胃腸道動力檢測[11]:以min計算單位,觀察各組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要的時間。結腸蠕動波測定[12]:以個位計算單位,觀察單位時間(5 min)內結腸蠕動波個數。
2.3.3腸系膜微循環(huán)檢測生理鹽水維持37℃恒溫環(huán)境,在內鏡下(×40)觀察10、20和30 min大鼠腸系膜同一微血管的管徑和血流狀態(tài),并記錄10、20和30 min圖像變化。血流狀態(tài)分為4級:0級,無或有微顆粒感,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條狀;Ⅰ級,有明顯的顆粒感,血流較快;Ⅱ級,血流流動緩慢或前后擺動慢,成泥沙狀;Ⅲ級,血流停滯不動或不可見血流[13]。
2.3.4血漿SP、CGRP和VIP測定以10%水合氯醛溶液(350 mg/kg)腹腔麻醉大鼠,經腹主動脈采血3 mL,肝素鈉抗凝,離心15 min(3 000轉/min)后取上清,置-80℃凍存。用放免法測定血漿SP、CGRPT和VIP含量。
由表1可知,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腹部抬起肌背部拱起值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腹部抬起與背部拱起均有所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治療后3組IBS內臟敏感性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
由表2可知,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SP和VIP升高、CGRP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VIP、SP和CGRP均有所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治療后3大鼠血漿SP、CGRP和VIP含量比較 (pg/L)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
由表3可知,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微血管管徑在10 min、20 min和30 min均有所收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微血管管徑在10 min、20 min和30 min均有所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各組不同時間點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治療后3組大鼠微血管直徑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與10 min時間點比較,3)P>0.05
由表4可知,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血流緩慢或停止,在Ⅰ~Ⅱ級者較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血流明顯加快,全部恢復到0~Ⅰ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不同時間點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由表5可知,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時間明顯延長,收縮波個數有所增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大鼠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時間明顯縮短,收縮波個數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治療后3組大鼠腸系膜微循環(huán)血流狀態(tài)變化 (例)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及性狀改變等為主要癥狀的感覺動力失調,以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的高敏感性為特征的慢性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因其發(fā)病率高、治療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而被逐漸引起重視。
表5 治療后3組胃腸道動力和結腸蠕動波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
目前IBS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患者腸道感覺和動力異常、神經-內分泌、感染和飲食等因素密切相關[14]。研究證實[15-16],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的發(fā)病與P物質(substance P,SP)、降鈣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ne intrestinal peptide,VIP)、內皮素(endothelin,ET)、白細胞介素等生物活性物質分泌失調相關。P物質(substance P, SP)具有刺激小腸、結腸黏膜分泌水和電解質的作用, 可以導致血漿外滲、中性粒細胞浸潤,從而影響腸易激綜合征的嚴重程度[17]。降鈣基因相關肽(CGRP)是一種內源性舒血管物質,可以通過細胞內CGRP的介導作用,起到調節(jié)血流、胃腸分泌和運動的功能[18]。VIP可以抑制腸道蠕動,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松弛胃腸平滑肌,從而抑制結腸和直腸緊張性,此外還調節(jié)腸道對Na+和水的攝入,促進Cl-分泌,導致腹瀉,總而言之,VIP與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病過程密切相關[19]。
現今,西醫(yī)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多以調節(jié)腸道功能和內臟敏感性及中樞神經為主,雖能使癥狀得到暫時緩解,但因療效不確定,患者依從性差,且易于復發(fā)的缺點而使患者備受困擾[20]。祖國傳統醫(yī)學認為,中醫(yī)學無IBS之病名,根據其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及性狀改變等癥狀,隸屬于中醫(yī)學“腹痛”“泄瀉”“便秘”和“飧泄”等范疇。其病機多為素體陰虛或陽虛、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和外邪內侵等,造成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脾胃功能失常。足三里經脈循行“屬胃絡脾,循腹里”,刺之,調節(jié)胃腸蠕動[21]。近年來的臨床研究已逐漸表明,針灸治療IBS療效確切[4],配穴及方法多樣[5],并且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6]。
本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組大鼠內臟敏感性明顯降低,腸道微循環(huán)管徑明顯變窄,血流緩慢或停止,血漿中的SP和VIP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時間明顯延長,收縮波個數明顯增多。而電針組大鼠內臟敏感性有所提升,腸道微循環(huán)管徑擴張,血流明顯加快,血漿中的SP和VIP含量有降低趨勢,CGRP含量有所升高,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時間縮短,收縮波個數明顯減少。通過分析上述研究結果證明,電針可以調節(jié)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血漿中CGRP、SP、VIP水平的變化,夠改善腸系膜微循環(huán)障礙,擴張管徑,降低內臟敏感性,促進胃腸道動力,緩解腸易激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方亮,張凡勇,吳繼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直腸粘膜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和P物質表達及臨床癥狀相關性[J].疑難病雜志,2017,16(1):64-67.
[2]Kondo T,Kawamoto M.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stress-related disorders[J].Biopsychosoc Med,2014,8(1):7-8.
[3]Xing L,Qu L,Chen H,et al.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spinal orthopedic manipulation[J].Complement Ther Med,2013,21(6):613-617.
[4]Park JW,Lee BH,Lee H.Moxibus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3,13:247.
[5]Stuardi T,MacPherson H.Acupuncture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a Pragmatic Trial[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12,18(11):1021-1027.
[6]Manheimer E,Cheng K,Wieland LS,et al.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5:CD005111.
3.解憂雜貨店的解憂工程升級為“解憂云平臺”,本平臺旨在通過“OTO模式”為師生提供服務。具體情況如下:
[7]Manheimer E,Wieland LS,Cheng K,et al.Acupuncture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Gastroenterol,2012,107(6):835-847.
[8]Chiba T,Kudara N,Sato M,et al.Colonic transit, bowel movements, stool form, and abdominal pai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by treatments with calcium polycarbophil[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5):1416-1420.
[9]郭義,方劍橋.實驗針灸學[M].9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10] 吳艷英,任曉暄,郭孟瑋,等.電針足三里、合谷穴對IBS模型大鼠腸道痛敏及動力異常治療效應的比較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40(6):514-520.
[10] Xie W,Xing D,Zhao Y,et al.A new tactic to treat postprandial hyperlipidemia in diabetic rats with gastroparesis by improving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J].Eur J Pharmacol,2005,510(1-2):113-120.
[11] 王智君,李為民.電針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異常的調節(jié)作用[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0,8(9):883-887.
[12] 楊磊,李瀅,趙雅芳,等.電針不同穴位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內臟敏感性及腸系膜微循環(huán)的影響[J].微循環(huán)雜志,2011,21(4):4-6.
[13] 蔡淦,張正利.電刺激-束縛大鼠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5,40(13):75-77.
[14] 何長蓉.護理干預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2,18(7):1005-1007.
[15] 楊磊,孫潔,李瀅,等.電針對IBS模型大鼠腸系膜微血管管徑與血漿CGRP、VIP水平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4,27(3):22-25.
[16] 謝慧臣,劉芬,楊強,等.加味四逆散對慢性身心應激模型大鼠胃粘膜超微結構及腦腸軸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3(1):103-107.
[17] 夏頔,劉希雙,鞠輝.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腸黏膜SP、SPR和5-HT的變化[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30):3169-3173.
[18] 楊磊,趙雅芳,李瀅,等.電針不同穴位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漿CGRP、VIP、ET含量的影響[J].吉林中醫(yī)藥,2011,32(12):1235-1237.
[19] 李兆申,董文珠,鄒多武,等.腸易激綜合征腸黏膜SP、VIP、CGRP變化的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4(2):147-150.
[20] 成旭升,張克鎮(zhèn).針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17,33(1):35-36
[21] 王興.電針足三里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血漿SP及CGRP的影響[J].廣州醫(yī)藥,2012,43(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