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菊 孫成暉 洪鳳娟 盧柳岑 張葉青
【摘要】 目的 研究惡性腫瘤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置管)后采用精準管理法減少并發(fā)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PICC置管患者, 將其根據(jù)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精準管理法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護理后, 觀察組總滿意率98.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4.00%,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的1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實施精準管理法減少惡性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發(fā)癥的效果顯著, 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精準管理法;惡性腫瘤;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并發(fā)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97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method in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LUO Jin-ju, SUN Cheng-hui, HONG Feng-juan, et al. Guangdong Yangchun Peoples Hospital, Yangchun 529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method in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malignant tumors.Methods A total of 100 PICC catheteriz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cis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satisfaction as 98.00% than 84.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00% than 1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method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in reducing complications af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a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linic.
【Key words】 Precision management method; Malignant tumor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Complications
惡性腫瘤疾病在近幾年來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嚴重的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與提高, 臨床上對于惡性腫瘤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多是采用化療進行, 但因化療藥物會刺激到機體血管, 為此部分患者會選擇使用PICC置管, 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術后卻存在著相關的并發(fā)癥, 且發(fā)生率極高, 一旦引發(fā)則會加重病情[1, 2]?;颊邫C體不適表現(xiàn)會導致心理產(chǎn)生焦慮等不良情緒, 為此臨床上對于置管后患者必須要盡早給予相應的治療、護理等措施, 提高治療效果, 促進術后恢復。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10月所收治的100例惡性腫瘤PICC置管患者, 根據(jù)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 年齡36~71歲, 平均年齡(53.64±3.81)歲, 其中胃癌20例、淋巴癌13例、肺癌10例、乳腺癌7例。觀察組男31例、女19例, 年齡37~72歲, 平均年齡(53.99±3.47)歲, 其中胃癌21例、淋巴癌12例、肺癌9例、乳腺癌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其基礎上加入精準管理法(PDCA理論+品管圈管理法指導下)進行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 2. 1 成立品管圈小組, 具體人員包括有護士、醫(yī)生、科教, 共6人, 做好工作分配。
1. 2. 2 PDCA循環(huán)實施
1. 2. 2. 1 P計劃 分析PICC留置期產(chǎn)生并發(fā)癥的原因, 并且對PICC使用過程的操作步驟、維護流程、健康教育等進行重點觀察, 制定針對性的計劃、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1. 2. 2. 2 D實施 ①將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強, 如置管24 h后, 置管側(cè)肢可進行屈腕、握拳運動, 但是在進行肘部彎曲時, 一定要輕微, 避免形成血栓, 同時預防肢體出現(xiàn)腫脹情況。②在穿刺部位上要合理選擇, 進行穿刺時選取改良過的塞丁格技術, 選擇合適的導管類型進行置管, 動作輕柔。再者, 評估患者的置管部位, 根據(jù)患處情況進行敷料。③利用APN排班模式將人力資源合理的使用, 新、老護士搭配, 高年資和低年資護士搭配, 科學、合理。同時, 做好病房床位分組, 選取組長, 讓其對本組的技術指導, 質(zhì)量把關, 由護士長全面負責。
1. 2. 2. 3 C檢查 定期評估PICC置管患者的管路, 并以制定好的檢查標準進行。
1. 2. 2. 4 A處理 處理最后的總結(jié)檢查結(jié)果, 成功的經(jīng)驗加以肯定, 進行整個標準化操作流程制定。若仍存在未解決的問題, 可以實施下一個PDCA循環(huán)。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調(diào)查患者經(jīng)護理后對護理人員服務的滿意程度, 選取本院自制評分量表進行評分, 量表總分為100分, 若患者滿意程度越高, 則護理人員的評分也隨之提高。將其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90分為滿意、70~90分為較滿意、<7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滿意率+較滿意率。觀察兩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包括穿刺點出血、滲液、血栓靜脈炎、導管堵塞、感染等。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比較 護理后, 對照組總滿意率為84.00%, 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8.00%,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護理后, 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6.00%,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PICC置管化療在操作上較為簡便、安全, 無需反復穿刺, 減少患者的痛苦, 同時, 還能損傷、刺激皮膚和外周血管, 可長時間將置管留置, 這樣, 在病情突發(fā)時可及時進行搶救工作[3-5]。本文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 而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精準管理法, 經(jīng)護理后, 觀察組總滿意率98.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4.00%,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的1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用精準管理法, 即PDCA循環(huán)+品管圈管理法進行護理, 利用Plan(計劃)、Do(執(zhí)行)、Check(檢查)和 Action(行動)這四個步驟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用, 能夠有效分析護理流程程序化, 以及出現(xiàn)的某些情況, 進而進行對應護理計劃標準制定, 達到相應的目的[6-8]。PDCA在質(zhì)量管理中已經(jīng)普遍使用, 并且取得了顯著效果。而品管圈管理主要是通過相同、相近、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fā)組成的一個小圈團體, 多數(shù)為6人, 全體人員集思廣益, 根據(jù)制定的活動程序?qū)栴}解決, 其屬于一種較為活潑的品管形式[9, 10]。
綜上所述, 對惡性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實施精準管理法的效果顯著, 在臨床上可以加大推廣。
[1] 昌吉梅.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分析及護理對策.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 13(3):87-89.
[2] 于鳳枝.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和治療護理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11):213-214.
[3] 劉南芳.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19):218.
[4] 馬俊麗.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0):256-257.
[5] 宮新玲, 姜麗燕, 劉玲玲.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探討.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10):231-232.
[6] 趙君妍.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 2017(13):72.
[7] 薛建英.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醫(yī)藥前沿, 2017, 7(9):211-212.
[8] 魯麗娟, 陳月梅. 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護理方式探究.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7, 15(17):64-65.
[9] 徐盼, 胡惠惠, 邵小青, 等. 腫瘤科化療患者PICC置管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 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15):38-40.
[10] 劉琳, 劉敏, 張云美, 等. PICC延續(xù)護理手冊在腫瘤化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 護理研究, 2017(27):3435-3438.
[收稿日期: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