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南園小學 梁穗紅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边@是語文課程的新理念,新策略。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綠色通道,只有養(yǎng)成 “手不釋卷”的好習慣,學生才能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積累,感悟祖國文化。而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不容忽視。筆者認為,我們在指導過程中不妨奏響以下 “四步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樂于讀、自愿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才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
1.對家長而言,學??衫谩凹议L學?!?,對家長做一些宣傳解釋工作,使家長們真正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切實幫助家長轉(zhuǎn)變觀念,為孩子們提供寬松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孩子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閱讀小天地。
2.對學生而言,學??沙浞掷脵淮鞍鍒?、紅領巾廣播站、班級黑板報等宣傳展示平臺,并通過晨會課、班隊活動課、專題報告會等形式,向?qū)W生大力宣傳讀書的意義,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校園閱讀環(huán)境,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名人讀書故事會以及有關(guān)讀書的演講會、辯論會,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進而在思想上產(chǎn)生 “讀書好,我要讀書”的強烈愿望。
在指導學生 “讀好書”的過程中,我們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推薦書目+自選書目”的方式,向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推薦了不同的課外讀物。如:低年級識字量少,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我們著重推薦了 《格林童話》 《安徒生童話》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注音讀物;中高年級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我們著重推薦了 《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愛的教育》《葉圣陶童話》 《成語故事三百篇》《一千零一夜全集》 《中外名人故事》等書。閱讀經(jīng)典名著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閱讀必須經(jīng)歷的一段生命歷程。然而,并非所有的經(jīng)典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教師可以抓住有利的契機進行引導。
據(jù)傳,猶太民族有許多關(guān)于閱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家中失火時,母親會告誡孩子最需帶走的是書籍,金銀錢財都是次要的;其中最令人敬佩的當數(shù)這個古老而傳奇的習俗:當孩子還在吃奶的時候,年輕的父親就會把書蘸上蜂蜜,讓孩子去舔嘗,漸漸地,孩子幼小的心靈里便烙下了這樣一個難忘的信念——書是甜的。對書的興趣從小便滋生了。在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所有教師都應用 “書是甜的”理念來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投入到書的海洋中去遨游,真正把讀書當年是一種樂趣,視作一種享受。
“點燃孩子們的閱讀熱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孩子們一起閱讀。首先,是共同感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博覽群書,發(fā)揮教師的示范、熏陶作用,盡可能地將全體學生帶動起來,讓他們都喜歡讀書。其次,是對學生的閱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在課堂上、作業(yè)中、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豐富的課外知識,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給予表揚鼓勵。第三,是共同打造 “班級閱讀文化”。教師和學生人人拿出自己喜愛的幾本書,在班級組建“圖書角”;師生共同輯錄一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張貼上墻,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教師與學生結(jié)成書友,定期進行班級閱讀交流,對師生雙方的閱讀都能產(chǎn)生激勵和督促作用。
1.舉辦好書推薦活動或課外閱讀匯報活動,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展示機會。讓孩子把自己最近閱讀或購買的新書向大家推薦介紹,借此活動,向孩子們灌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的一些指南。閱讀匯報活動主要是給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提供展示的舞臺,讓他們獲取更多的成功樂趣,從而更喜歡課外閱讀。
2.向?qū)W生明確課外閱讀的要求,規(guī)定課外閱讀任務。一是規(guī)定孩子每天讀多少書,讀后及時做好讀書筆記,每學月檢查評比 “讀書星”。二是聯(lián)系語文課內(nèi)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規(guī)定學生去找相關(guān)課外書進行閱讀,然后在教學時匯報展示或教學后進行專題活動。
3.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中,開辟一個 “好書齊分享”的讀書感悟展示欄。通過展示學生的一些作品,如讀書筆記、讀后感、優(yōu)秀習作等,并且定期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議。小學生有很強的上進心,他們會不甘示弱,從而在暗暗較量中使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增強讀書的興趣。
4.舉辦各項比賽,鞏固閱讀的興趣。小學生都愛聽故事、講故事,針對這一點,可以不定期的舉行一些 “講故事能手” “朗讀高手” “課本劇”表演等比賽活動。在班上,還可以讓學生學習辦閱讀積累小報,將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美文美段等摘抄下來,并將小報進行設計、裝飾,畫上一些漂亮的圖案,對辦得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展覽。這樣一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會更高。
有的小學生課外讀物讀得并不少,閱讀能力卻未見提高,究其原因大多是閱讀方法不對,他們往往是一味追求書中驚險、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一門心思看 “熱鬧”,從不認真去想 “門道”。結(jié)果是書讀了不少,收效卻不大。因此,當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了一定興趣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給予適當?shù)姆椒ㄖ笇?,使得課內(nèi)、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自覺運用課內(nèi)掌握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將語文課內(nèi)習得的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讀書方法遷移運用于課外閱讀,使讀書方法經(jīng)學生的熟練操作躍升為閱讀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上網(wǎng)查找資料,提高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教師引導學生要養(yǎng)成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詞、句或精彩片段的好習慣。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知識結(jié)構(gòu),做讀書筆記的要求也不同。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學生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就會自己找書讀。 “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 書讀好”,其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