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紅
由于社會形勢的轉變,職工轉變自身的工作角色,也因此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從而促使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成為政工干部工作的重點。政工干部需要及時了解職工的心理思想,解決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故而在工作中需要政工干部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轉變工作方式和理念,做好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使職工以積極的心態(tài)工作、生活。
職工獲取信息渠道的增加和市場經濟的變化,使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思想,各種各樣的信息之間相互交叉,職工很難在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受到不同思想和文化的侵擾,職工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具體有以下表現(xiàn):第一,貧富差距較大,導致職工的不平衡心理越發(fā)明顯。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受到政策改革的影響,一部分思想比較活躍的人員逐漸擁有較多的財富,貧富差距越發(fā)明顯,而職工對這種貧富差距沒有正確的認識。職工長期受到貧富差距的影響,逐漸形成一種心理疾病,對于富有的人存在偏見,進而在面對工作和生活時,這種心理狀態(tài)打亂了職工的節(jié)奏,對職工的自身有著嚴重的影響。第二,職工價值觀的改變,導致其心理存在問題。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職工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并隨著經濟的變化逐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在新形勢下,職工更加重視金錢、重視自身的感受,對其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考慮欠周到,從而將自身的發(fā)展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卻又在抱怨社會、抱怨他人,職工價值觀的改變使其失去信仰和生存的理念,影響自身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他人。第三,崗位競爭導致職工承受很大的壓力。新形勢下,職工均是競爭上崗,競爭中雖然體現(xiàn)出一定的公平性,但是,職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致使員工的心理容易出現(xiàn)問題,進而走入思想誤區(qū)或是采取極端的形式面對工作和生活。第四,消費水平的提升使得職工的幸福感大幅度降低。經濟發(fā)展形勢發(fā)生變化之后,流動人口逐漸增加,大部分的農村人口選擇到城市務工,致使我國各城市在人們生活的基本條件等方面的消費水平大幅增加,且生活節(jié)奏隨之加快。較高的消費水平和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帶給職工較大的心理壓力,尤其到城市務工的職工中很難承受城市中的消費水平和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在城市中無法找到“家”的感覺,致使職工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因此,政工干部在工作中,需要及時了解職工的生活狀態(tài),給予職工家一般的溫暖,調節(jié)職工的心理落差和壓力,使其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
新形勢下,不同崗位的職工有著不同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政工干部詳細了解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根據(jù)職工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促使職工身心健康發(fā)展。新形勢下政工干部做好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
為保證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順利進行,政工干部需要學習心理學知識,在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之后,在與職工的交流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將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心理服務水平。政工干部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學習心理疾病和人生理疾病的差異性,且能夠對職工的心理疾病有基本的判斷,運用自身掌握的心理學知識解決職工基本的心理問題。此外,部分政工干部很難站在職工的角度思考問題,需要及時轉變政工干部的這一心理,切實站在職工的角度上考慮事情,以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設身處地地考慮職工的根本利益,而忽視自身政工干部的身份,從而提高解決職工心理問題的效率。同時,政工干部站在職工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加職工對自身的信任,拉近與職工心的距離,便于政工干部開展心理服務工作。
政工干部為保證從根源上解決職工的心理問題,需要用真誠的心態(tài)與職工交流,了解職工的崗位職責,既要解決目前職工的心理問題,又要考慮長遠計劃,了解職工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從根源處解決職工的心理阻礙。同時,政工干部在工作中,要平等、真誠地對待每一位職工,使其享受平等的待遇,了解職工的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解決職工的困難。政工干部在工作中,不能以自身的身份去壓制職工,在與職工交流時要以實際為主,避免對職工擺大道理、大喊空頭口號,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政工干部在職工心中的形象,進而影響政工干部的心理服務工作。因此,政工干部在與職工交流時,需要用心交流,使職工了解政工干部的工作,理解政工干部,逐漸愿意向政工干部吐露心聲,使政工干部的工作有的放矢。
政工干部為職工提供心理服務工作,需要到基層了解職工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以此判斷職工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在哪一方面,從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尤其面對對工作存在消極態(tài)度的職工,政工干部要給予特別的關心,經常與其溝通交流,掌握職工的心理動態(tài),找到職工消極怠工的主要原因,結合職工的心理變化,政工干部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及時解決職工擔憂的事件,使其積極工作、樂觀生活。政工干部在心理服務工作中,應經常在職工工作和生活的環(huán)境中走動,掌握職工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環(huán)境以及狀態(tài),預測職工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矛盾,做好預防措施,正確做到以“預防為主,及時解決”的心理服務工作策略。
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下,政工干部需要改變工作方式。職工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在工作崗位中,很難有較多的時間與政工干部進行溝通交流,此時,政工干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網(wǎng)絡心理服務平臺,通過網(wǎng)絡了解職工的心理變化。同時,政工干部建立職工交流的平臺,職工在平臺中交流自身的心理感受,為職工提供一個“發(fā)泄”的窗口,也為自身了解職工的心理提供有力條件。政工干部通過在網(wǎng)絡服務平臺中了解到的職工心理狀態(tài),積極地與職工交流。此外,職工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服務平臺反映自身對工作的意見或建議,政工干部可以將職工的想法轉達給相關人員,并對職工信息嚴格保密,保護職工的隱私和權利。
政工干部在心理服務工作中關心職工,給予職工理解是落實工作做好的方式。職工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或是工作調動等,此時職工最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政工干部要及時關心職工,并對職工出現(xiàn)的心理變化表示理解,同時做好職工心理變化的疏導工作,使其正確看待工作調動等事件,避免因工作調動影響合作工的工作狀態(tài)。政工干部對職工開展的心理疏導工作,可以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增加自身心理疏導工作的可靠性和說服力。在職工遇到不平等待遇時出現(xiàn)的心理變化,政工干部不僅要給予理解,更要及時解決職工遇到的不平等待遇,使職工了解到政工干部對自身的關心和理解,進而主動與政工干部交流自己的心理想法,提升政工干部的心理服務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政工干部主要需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做好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即掌握并熟練運用心理學知識、用真誠的心態(tài)與職工交流、傾聽職工的心聲、構建網(wǎng)絡服務平臺、關心并理解職工。職工在不同的時期,受到不同的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政工干部要綜合職工的工作職責等因素,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保證職工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生活。
1.郭帥.新形勢下工會政工工作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研究[J].現(xiàn)代國企研究,2016(02).
2.靳霞.淺談心理學在政工工作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02).
3.羅俊.政工人員應具備的心理疏導技能[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31).
4.張學安.政工工作中的人本化教育和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2(01).
5.謝晶晶.淺談新形勢下政工干部如何做好職工的心理服務工作[J].科技信息,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