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生
(江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東江門 529000)
電影《芳華》引發(fā)了人們廣泛的關(guān)注,諸如時代,諸如戰(zhàn)爭,諸如人性的討論也豐富多彩,本文只是淺談兩點個人的感悟:
第一個是劉峰和何小萍去給犧牲的戰(zhàn)友掃墓回來,在那個不知名的小火車站,兩個人坐在一起,說起劉峰離開文工團之前,小萍去他的宿舍說想對他說一句話,當時我就在想,小萍是要和劉峰說什么呢:我愛你?那個年代的人,恐怕沒有那么大膽吧,再說這也和那個時代、和小萍的個性不合??;說他們冤枉了你,我相信你,這樣直接強硬的和整個組織對抗,也不是小萍能做出來的啊,想來想去覺得最可能的是“我喜歡你”,因為小萍一直暗暗喜歡劉峰,這一分別,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見面,這一時刻讓小萍吐露心聲倒也合理,所以我?guī)缀蹩隙ㄐ∑伎赡軙f出的那句話是“我喜歡你”,可是沒想到事實上小萍說出的話卻是:“能抱抱我嗎”!
很為編劇這高明的一筆拍案叫絕。在我看來,換成另外任何一句,恐怕都沒有這一句的表達效果好。原因有三:第一當然是劉峰因為情不自禁的抱了一下自己一直喜歡的姑娘林丁丁,結(jié)果被定義成了流氓,成了一生洗涮不去的恥辱,文工團的所有人集體背叛了劉峰,幾乎沒有人提起過他為這個集體無私奉獻的一切。而此刻小萍說“能抱抱我嗎”,這句話毫無疑問是小萍對充滿勾心斗角,利己主義的文工團的徹底反抗,縱然這個反抗很無力,但卻是對文工團的的一個嘲諷。第二,小萍對劉峰最感激的是什么?是劉峰不嫌棄她,主動和她跳舞,于劉峰而言,這完全出自于他的赤子天性。于小萍而言,這樣的劉峰必然讓她心存感激,小萍這樣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識別劉峰的善良,也最能珍惜劉峰善良。原著里面說:“她愛上了他。她以心相許是在那個惡暑的午后,在排練廳使人走形的鏡子前,在一群男子說一個年輕女子“餿、臭”的當口,在他們不肯哪怕觸摸一下她的關(guān)頭,他以他的善良背叛了他們,背叛了集體,給了她那一記觸摸,堅實地把一只滿是熱汗的手掌搭在她身上?!蹦且挥浀挠|摸,可能是小萍在文工團最溫暖的記憶了,而這種溫暖,隨著劉峰的離開而終將煙消云散,因此在這個分別的時刻,小萍當然想要在回味一下這種溫暖。第三,小萍是一個嚴重缺少關(guān)愛的人,這個姑娘從來沒有得到過溫暖,最愛自己的父親被打成了右派,母親改嫁,繼父又不喜歡自己,她給父親寫信,說“我改了別人的姓,你能原諒我嗎”,她說她的記憶里面媽媽只抱過她兩次,一次還是自己故意凍了幾天,生病發(fā)高燒才換來的……所以小萍當然渴望能夠得到劉峰的擁抱,劉峰對所有人好,包括何小萍;何小萍不在乎所有人,只在乎劉峰。
劉峰的可貴在于他有真正的赤子之心,小平的可貴還在于她的俠骨豪情,劉峰落難的時候,只有她站在他身邊。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對被指控“耍流氓”的劉峰避之不及。只有何小萍,為他勇敢喊出:“劉峰!我明天來送你!”為了劉峰,她不惜成為集體的敵人。在我眼里,真正青春的俠骨豪情是“劉峰!明天我來送你!”而不是平日里看似干練爽快,出了事全部選擇自保的那群人。為了劉峰,她寧愿和全世界對抗。所以小萍最后的獨舞才打動了那么多人,因為那是年輕人的吶喊,那是對于時代的抗爭,那時對于那個時代永不磨滅的紀念。
劉峰和小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一樣是那個時代的可悲產(chǎn)物。他們在軍隊里無依無靠,到了不久的未來,他們依然無依無靠。他們有無比接近的靈魂。電影最后的獨白:“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备叩推鸱陌賾B(tài)人生,早讓劉峰、何小萍看淡人情冷暖,兩人只愿余生相偎活在這個無情的世界里,他倆是那么平靜的生活在一起,是因為他倆無愧于心。他們從特殊年代走來,經(jīng)歷了熱血和硝煙,付出了遠比常人的代價,換來的也只是這份平靜。
看到影片這個結(jié)尾,欣慰之中又有一絲懷疑,在我看來,劉峰和和小萍特別像看金庸小說中的兩個人——《連城訣》里面的狄云和水笙,狄云為江湖上的真?zhèn)b士,和劉峰一樣有著赤子之心,而水笙則是人世中的忠貞女,但是江湖上、人世中根本就容不得這樣的真?zhèn)b士與忠貞女。這兩個“素心人”在小說的最后只能到與紅塵隔絕的藏邊的雪谷相依相偎,人心太可怕,他們別無他處可去!金庸的小說,如同寓言一般寫出了劉峰們的歸宿。嚴歌苓的原著中,劉峰悲慘的死去,小萍一生深愛的劉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直照顧他,但她卻始終不能走進他心里。相對于蒙上一層溫情脈脈面紗的電影,原著才更接近于殘酷的現(xiàn)實。
另外一個情節(jié)是文工團解散前夕,大家舉杯豪飲,通宵達旦,抱著痛哭,這場景讓很多人淚目。但是對這個情節(jié),卻很多批評的聲音,有人說太煽情了,這個內(nèi)容跟全劇主題沒太大關(guān)系,主要是打懷舊情懷;也有的人說電影過分美化文工團里的人了,這些人要么如林丁丁,是劉峰與小萍兩個悲劇人物的施暴者,要么如蕭穗子,是對他們的痛苦無動于衷的看客們,干嗎還還要讓他們自我感動?
我卻覺得這一段拍的不錯,很生動地給我們展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先說林丁丁,很多人覺得她就是蛇蝎美人,其實想想,丁丁是罪大惡極的人嗎?不愛劉峰并不是丁丁的錯,甚至她說“誰都可以,就是劉峰不可以,誰讓他是活雷鋒呢”也并不是不可理解的,誰會愛上一個對所有人都好的人呢。這就是“雷鋒式”好人的悲哀。你的好,沒人珍惜。觸摸事件之后,戰(zhàn)友們說“林丁丁,你居然敢腐蝕活雷鋒!”林丁丁怕自己難以洗清,只好向組織告發(fā):劉峰是主動強行“觸摸”她。這件事成了劉峰人生的分水嶺。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林丁丁是劉峰悲劇命運的制造者,說她天使的面孔卻有魔鬼的心腸。不是想為林丁丁翻案,這個女孩的確存在著愛慕虛榮,恩將仇報的缺點,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為了保全自己而出賣親人朋友的人何其之多,丁丁因為害怕連累自己而去告發(fā)劉峰固然不值得提倡,可是你我這樣的平凡人,在這樣的時候,大都會做出和丁丁一樣的選擇吧,劉峰幫了那么多人,在劉峰落難的時候又有誰伸出援助之手呢?丁丁是個有明顯缺點的人,但是她并不是壞到罪大惡極,人人得而株之吧。
至于文工團,和我們大家日常相處的集體何等相似啊,雖然文工團里的人傷害漠視劉峰和何小萍,可是這并不代表文工團的戰(zhàn)友們就是就是完全沒有感情的人?。∥覀冏约旱那啻翰灰惨粯訂?,我們在一個集體的時候,也會有爭執(zhí),也會有矛盾,也會排擠、疏遠一些人。但是,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年紀一起陪自己走過的這些人,又怎么輕易忘記?在這個將要離別的時候,當那離別傷感的音樂響起的時候,怎么可能不熱淚盈眶,抱頭痛哭?雖然在送戰(zhàn)友之后的第二天,大家各奔前程,但并不能因此懷疑大家離別時候的真誠。大家對待劉峰的態(tài)度當然需要我們深刻的反思,但也不能因此就斷定他們都是一無所取的,《送戰(zhàn)友》更能讓我們覺得人性是復雜。
芳華是我們最美麗的青春年華,但我們終將逐漸長大,曾經(jīng)熟悉的人也會慢慢變老,變得自己不認識。但是那些一起走過的歲月,那些分別時候的酩酊大醉和淚水,從來不需要想起,卻永遠難以忘記。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芳華》里要詮釋更多的是時間的無情。因為青春芳華,如此短暫。
參考文獻:
[1]嚴歌苓:《芳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5月版。
[2]孟繁華:《芳華的悲歌——評嚴歌苓的長篇小說〈芳華〉》,名作欣賞,2017年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