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關鍵在落實,難點也在落實。落實,就是要把上級制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吹糠見米”,做到工作有章法,任務有進度,措施有創(chuàng)新,結果有實效。落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
落實的表現(xiàn)只有一種,就是求真務實,敢于擔當。不落實的表現(xiàn)卻有多種,不是不全部落實,就是全部不落實,或者是選擇性落實,花拳繡腿式落實。譬如,有的工作做起來像“算盤珠”,推一推動一動,不推就不動,消極懶惰;柿子光揀軟的捏,該啃的硬骨頭不啃,該接的燙手山芋不接,挑肥揀瘦;有的雷聲大雨點小,“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投機取巧;有的沙灘流水不到頭,開頭紅紅火火,結尾不了了之,有始無終。其結果是,再好的頂層設計、再好的政策制度、再重要的戰(zhàn)略機遇期也只會白白耽誤,一切美好愿景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其危害甚大,不能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要徹底打破四平八穩(wěn)、暮氣沉沉的工作狀態(tài)。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學規(guī)范的行政問責制度,嚴格按照“從嚴治黨、從嚴執(zhí)紀”要求,追究不落實的人,問責不落實的事,決不姑息遷就。同時,科學劃定部門職責,從源頭上防止扯皮現(xiàn)象,切實解決體制、機制上存在的梗阻問題。對不落實者的追究,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進一步激發(fā)干部隊伍敬業(yè)奉獻、爭先進位的工作激情,促使全體干部強化責任意識,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只有把落實作為生命線,堅持抓落實導向,樹立抓落實權威,才能提高工作的社會對接度、公眾認可度、群眾調(diào)動度、效果能見度、評價滿意度。
治頑疾需下猛藥。領導帶頭抓落實就是一劑猛藥,其味之“苦”,“苦”在一竿子插到底,讓“不落實”無處遁形;其性之“烈”,“烈”在刺刀見紅,斬斷“不落實”殘根?!盎疖嚺艿每欤寇囶^帶?!鳖I導帶頭抓落實,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在推進改革發(fā)展各項工作中既當“指揮員”又做“主攻手”,既“掛帥”又“出征”,既“掛名”又“親臨”,既“掛號”又“看病”,既“表態(tài)”又“表率”,記住不忘、抓住不放、盯住不讓,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跟進,做到瞅準的事不丟手、難干的事不罷手、正干的事不松手,使得一些既定事項做得“流水到頭、落地有聲”。這樣扛著責任往前走、帶著大家一起干,狠抓工作推進和落實,謀在新處、干在實處,必將會產(chǎn)生強勁推動力和巨大感召力,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生動局面,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天下之事,皆成于實。俗話說,這能力那能力,不落實就等于沒能力;千般忙萬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乎忙。落而不實,等于不抓;抓而不緊,等于白抓?!皩彺笮《鴪D之,酌緩急而布之”。在落實上下功夫,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責任和境界,也反映一個人的能力與作風。抓落實不能一勞永逸,更不能“一陣風”,必須堅持抓經(jīng)常、經(jīng)常抓,抓反復、反復抓,做到不出成績不罷休、出了成績也不撒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要有新希望,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我們要緊緊抓住大有作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堅決杜絕“掛著空檔轟油門,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形式主義歪風。把狠抓落實作為考量責任的檢測儀、衡量能力的試金石、度量業(yè)績的主標尺,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把“知難不畏難、搶灘不守攤、扛事不避事”作為主基調(diào),以只爭朝夕、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鼓實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全力以赴謀發(fā)展,凝心聚力抓落實,形成“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拼命干,撲下身子搶著干”生動局面。
人生無捷徑,幸??繆^斗。中國改革發(fā)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來的。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改革的任務越來越重,我們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拿出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咬定青山不放松,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各項工作才能枝繁果碩、卓有成效。